一种精孔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65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孔钻,其解决了现有定位精孔加工需要多种刀具协同的技术问题,其为立式结构,主要包括刀柄、刀头。刀头为复合式结构,由顶端至根部依次为:钻头部、铰孔部、倒角部。其中,钻头部为麻花钻,前端刀刃为变角度设计,形成凸起的锥状钻尖;铰孔部的圆柱面设有铰孔刀刃;倒角部的周侧面设有至少一条倒角刀刃。锥状钻尖的顶角为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孔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孔、铰孔刀具,特别涉及一种精孔钻。

技术介绍

[0002]机加工过程中,常见一些精加工的孔,这一类精加工的孔往往需要承担精确定位的作用,对于整个加工至关重要。常见定位精孔加工需要两把刀具共同完成,首选利用中心钻打孔,后通过铰刀进行精抛和倒角加工。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两刀具替换使用,会产生误差累积,严重影响定位精孔的加工精度。
[0003]中国专利CN204321266U公开了一种集钻孔、铰孔、倒角为一体的复合阶梯钻头,包括刀杆;刀杆的一端延伸设有加工部,加工部的头部为钻孔刀刃,加工部的中部为铰孔刀刃,加工部的尾部为倒角加工刀刃;刀杆与加工部一体成型;钻孔刀刃、铰孔刀刃及倒角加工刀刃也一体成型。加工部从头部钻孔刀刃、中部铰孔刀刃及尾部倒角加工刀刃依次成锥形结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钻头与铰孔刀集成一体的形式,实现了单次加工定位精孔的能力,避免了换刀加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加工精度的问题。但是,该结构的刀尖稳定性不足,还是会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孔钻。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精孔钻,为立式结构,包括刀柄、刀头;
[0006]所述刀头为复合式结构,由顶端至根部依次为:钻头部、铰孔部、倒角部;
[0007]所述钻头部为麻花钻,前端刀刃为变角度设计,形成凸起的锥状钻尖;铰孔部的圆柱面设有铰孔刀刃;所述倒角部的周侧面设有至少一条倒角刀刃;
[0008]所述铰孔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钻头部的外径,所述钻头部、铰孔部、倒角部均为同轴设置;所述刀头上还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
[0009]所述锥状钻尖的顶角为70
°‑
100
°
,且钻尖高度为0.5mm

1.2mm;所述麻花钻的切削部顶角为118
°‑
140
°

[0010]优选的,所述锥状钻尖的顶角为70
°
,且钻尖高度为1mm;所述麻花钻的切削部顶角为120
°

[0011]优选的,所述刀头还包括阶梯式刀刃;所述阶梯式刀刃位于所述钻头部与所述铰孔部之间,所述阶梯式刀刃下部连接所述钻头部的刀刃,上部连接所述铰孔部的刀刃。
[0012]优选的,所述刀柄与所述刀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刀柄为直柄型刀柄,且尾端面的边缘处为倒角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刀头为硬质合金刀头,刀尖与侧刃覆有类金刚石或金刚石涂层。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孔钻,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组合式刀头设计,将钻孔、铰孔(精抛)、倒角等工作一次性完成,不需要更换刀具,减免了换刀时间,节省了刀具位置,同时结构上,在刀具刀尖位置,进行一个导向点结
构加工,使刀尖结构角度变小,刀具刀尖比较锋利,可加强稳定性,且控制刀尖延伸长度可加强刀具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精孔钻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精孔钻局部放大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刀头几何参数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1.刀头,2.刀柄,101.钻头部,102.阶梯式刀刃,103.铰孔部,104.倒角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精孔钻,为立式结构,主要包括刀柄2、刀头1。刀头1与刀柄2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结合图2所示,刀头1为复合式结构,由顶端至根部依次为:钻头部101、铰孔部103、倒角部104。钻头部101用于对加工表面进行钻孔使用,具体为麻花钻;铰孔部103的圆柱面设有铰孔刀刃;倒角部104的周侧面设有至少一条倒角刀刃。铰孔部103的外径大于钻头部101的外径,且钻头部101、铰孔部103、倒角部104均为同轴设置,这样钻头部101优先加工,中后段铰孔部103尺寸到位,作为精修,从而满足生产需求;优选的,为了扩大铰孔部103的外径,实现精抛的目的,在钻头部101与铰孔部103之间设置阶梯式刀刃102,阶梯式刀刃102下部连接钻头部101的钻孔刀刃,上部连接铰孔部103的铰孔刀刃,实现加工过渡。
[0022]刀头上还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以便将钻头产生的碎屑排出。
[0023]为了增加钻头与工件表面接触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钻头部101前端刀刃为变角度设计,形成凸起的锥状钻尖。进一步,为了减少钻尖崩刃情况,需要控制锥状钻尖的几何参数,结合图3所示,锥状钻尖的顶角α(尖部对向刀刃的夹角)为70
°‑
100
°
,且钻尖高度H(钻尖顶点到刀刃变角度处轴向长度)为0.5mm

1.2mm;而麻花钻的切削部顶角β(切削部对向刀刃延长线夹角)为118
°‑
140
°

[0024]优选的,刀头材质由之前的HSS高速钢替换成高强度耐磨性极强的硬质合金,并将刀具的刀尖与侧刃涂覆用于精抛的金刚石本色涂层,不仅增加了定位精孔的表面加工精度,还延长了刀具寿命。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几何参数设计,结合图3所示,锥状钻尖的顶角α为70
°
,且钻尖高度H为1mm;而麻花钻的切削部顶角β为120
°

[0027]实际验证,本实施例中通过优化结构参数,相较初始设计(刀尖刀刃无变角度设计)刀尖结构角度变小,刀具刀尖比较锋利,可加强钻孔稳定性,改善孔定位精度;且刀尖延伸长度整体控制在1mm,有利于加强刀具使用寿命,不仅满足生产稳定需求,同时品质提升了15%,同步一把刀具一次性完成加工,也使产能提速1%。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顶”、“底”、

前”、“后”、“内”、“外”、“背”、“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孔钻,为立式结构,包括刀柄、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为复合式结构,由顶端至根部依次为:钻头部、铰孔部、倒角部;所述钻头部为麻花钻,前端刀刃为变角度设计,形成凸起的锥状钻尖;铰孔部的圆柱面设有铰孔刀刃;所述倒角部的周侧面设有至少一条倒角刀刃;所述铰孔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钻头部的外径,所述钻头部、铰孔部、倒角部均为同轴设置;所述刀头上还设有螺旋状的排屑槽;所述锥状钻尖的顶角为70
°‑
100
°
,且钻尖高度为0.5mm

1.2mm;所述麻花钻的切削部顶角为118
°‑
140
°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淑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