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侧储能的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565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侧储能的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经转子侧变流器RSC接储能装置,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侧经二极管整流桥接直流电网;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光码盘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PI调节单元获得的转子电压参考值,控制所述转子侧变流器RSC,进而对储能装置充放电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灵活、有效地对储能装置充放电进行控制。充放电进行控制。充放电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侧储能的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侧储能的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发展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风能储量丰富,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其中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发电效率高,功率变流器容量小,成本低。
[0003]由于风电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等特点,储能常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起着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储能接入风力发电系统通常需要额外的设备如DC-DC变换器等,用于储能的充放电控制,这部分额外设备会使系统成本增加,而且提高了控制难度。转子侧储能是利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转子侧变流器RSC连接储能装置,并且通过控制RSC实现对电池充放电的控制,所以在转子侧储能中,储能装置就可以无需其他设备便可直接接入风力发电系统,可以省去这一部分的成本。
[0004]在转子侧储能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取决于转子侧转差功率的大小和流向。如图1所示,当风力发电系统交流并网时,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无法进行灵活控制,这是由于定子电压频率只能恒定为工频,同步速也就为定值,转速高于同步速时,才能给电池充电,转速低于同步速,电池放电,无法根据电池自身状态进行灵活充放电,甚至如果风速过低或者过高,电池的放电和充电电流就可能会超过电池所允许的最大充放电电池,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侧储能的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能够灵活、有效地对储能装置充放电进行控制。
[0006]实现本技术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转子侧储能的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双馈风力发电机、储能装置,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经转子侧变流器RSC接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侧经二极管整流桥接直流电网,还包括:
[0008]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定、转子侧和所述直流电网;
[0009]光码盘,所述光码盘设置用于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侧;
[0010]PI调节单元,经所述PI调节单元PI调节后,输出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电压参考值;
[0011]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光码盘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PI调节单元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PI调节单元,控制所述转子侧变流器RSC。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当前转子转速和所述储能装置当前电流参考值,获
得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当前定子电压频率参考值。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当前定子电压频率参考值,获得定子磁链参考值和定子侧输出功率参考值。
[0014]进一步地,所述PI调节单元包括第一PI调节器,所述第一PI调节器用于对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磁链进行PI调节,输出转子电流d轴分量参考值。
[0015]进一步地,所述PI调节单元包括第二PI调节器,所述第二PI调节器输入端接所述第一PI调节器输出端,所述第二PI调节器用于对转子电流d轴分量进行PI调节,输出转子电压d轴分量参考值。
[0016]进一步地,所述PI调节单元包括第三PI调节器,所述第三PI调节器用于对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侧输出功率进行PI调节,输出转子电流q轴分量参考值。
[0017]进一步地,所述PI调节单元包括第四PI调节器,所述第四PI调节器输入端接所述第三PI调节器输出端,所述第四PI调节器用于对转子电流q轴分量进行PI调节,输出转子电压q轴分量参考值。
[0018]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整流桥为不可控二极管整流桥,使得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侧单向输出功率,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处于超同步发电运行状态或亚同步发电运行状态。
[0019]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定、转子侧电流和和定子侧电压。
[0020]进一步地,所述储能装置采用储能电池。
[0021]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经转子侧变流器RSC接储能装置,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侧经二极管整流桥接直流电网;还包括PI调节单元,经所述PI调节单元PI调节后,输出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电压参考值;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接所述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光码盘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PI调节单元获得的转子电压参考值,控制所述转子侧变流器RSC,进而对储能装置充放电进行控制。本技术双馈风力发电机接直流电网,定子电压频率不需恒定为工频,利用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电压频率的可调节性,通过转子侧变流器RSC灵活、有效地对储能装置充放电进行控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降低成本。本技术通过转子侧变流器RSC直接接入储能装置,可以节省DC-DC变换器的成本,使得系统成本更进一步降低,并且不需要能量多次转换就可以直接起到灵活调节发电功率的作用。本技术储能装置通过转子侧接入,可以在风力不足时,储能装置放电带动DFIG机组发电运行;在风力过剩时,吸收多余的风能给储能装置充电,在提高风能利用率的同时能直接就地解决风电功率波动的问题,更直接,效率也更高。同时,由于转子侧电池储能装置的存在,直流母线故障时,转子侧也不受影响,可以利用储能装置建立初始励磁,带动风力发电机发电,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作为黑启动电源,使得DFIG自启动,并帮助风电微网实现黑启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技术转子侧储能的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控制简单、启动便利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交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如图2所示,包括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储能装置,本实施例中储能装置采用储能电池1,但其并不仅限于电池储能,还包含超级电容、固态电池等储能装置。其中电池储能是由70-200个电池单体串联组成,电压范围为200V到600V,电池电流范围为20Ah-300Ah。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经转子侧变流器RSC 4接储能装置,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侧经二极管整流桥8接直流电网,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整流桥为不可控二极管整流桥,使得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侧单向输出功率,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处于超同步发电运行状态或亚同步发电运行状态。
[0028]还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侧储能的直流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双馈风力发电机、储能装置,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侧经转子侧变流器RSC接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侧经二极管整流桥接直流电网,还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定、转子侧和所述直流电网;光码盘,所述光码盘设置用于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侧;PI调节单元,经所述PI调节单元PI调节后,输出所述双馈风力发电机的转子电压参考值;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光码盘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PI调节单元通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学深吴浩刘其辉赵成勇申旭辉汤海雁李峥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