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墙面打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墙面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装修房屋的时候,免不了要在墙面上打孔,打孔的方式一般都是利用钻机作用于墙面,通过转动的钻头实现打孔。
[0003]在利用钻机打孔时,不可避免得会产生灰尘和碎屑,灰尘进入空气中不仅污染空气,还会对施工人员的呼吸带来影响,而碎屑产生后会掉落在地面,使得地面和墙面被弄脏,且碎屑在钻头的作用下还可能会飞溅,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墙面打孔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用墙面打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设有缓冲机构,且外壳的顶端内壁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侧设有圆柱齿轮,所述圆柱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钻头在圆形开口处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外壳的一侧在钻头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罩壳,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墙面打孔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内壁设有缓冲机构,且外壳(1)的顶端内壁设有驱动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侧设有圆柱齿轮(6),所述圆柱齿轮(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7),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开口,所述钻头(7)在圆形开口处延伸至外壳(1)的外部,外壳(1)的一侧在钻头(7)的外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罩壳(8),所述第一罩壳(8)的底端一侧开设有矩形开口,且第一罩壳(8)在矩形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罩壳(11),所述第二罩壳(11)呈漏斗状,且第二罩壳(11)的顶端与外壳(1)固定连接,第二罩壳(11)远离第一罩壳(8)的一侧顶端开设有圆形通孔,且第二罩壳(11)在圆形通孔孔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在矩形开口处延伸至第一罩壳(8)的内部,且转动杆(10)处于第一罩壳(8)内部的杆体外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墙面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桩,且固定桩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的一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与圆柱齿轮(6)啮合,所述转动轴(16)的另一端通过键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7),所述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有延,陈晓辉,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勤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