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35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属于电力设备布置结构技术领域。该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包括GIS设备和用于支撑GIS设备输出线路的塔架,所述塔架包括两支撑构架和连接在两支撑构架的三组连接梁,通过在两个支撑构架之间设置三组不同的连接梁,并在每组连接梁设置四个耐张绝缘子串,将GIS设备的每一相都通过不同连接梁上的耐张绝缘子串引出,实现了四根引出线共用一跨架,大幅度压缩了相线之间的间隔宽度,同时降低了GIS设备母线筒的长度,在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时降低了设备成本。时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布置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户内GIS 屋顶架空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变电站的立体空间,采用“空间换平面”的设计理念,将220kV GIS配电装置布置于建筑物内,提高了变电站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实现“功能区叠放布置”。按照现有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变电站220kV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在布置上较大地优化了配电装置的纵向尺寸,但是目前设计的出线构架一般仍采用常规的“一字型”出线的门型构架,两根出线引线共用一跨构架,构架宽度为24m,构架布置于配电装置场地,使得配电装置的横向尺寸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受场地限制,变电站没有足够的场地实现规划中的出线规模,从而限制了变电站的规模,制约了电网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通过在两个支撑构架之间设置三组水平的连接梁,并在每组连接梁上设置四个耐张绝缘子串,将GIS设备的每一相线都通过四个耐张绝缘子串引出,实现了四根相线引出线共用一跨架,大幅压缩了出线间隔宽度,有效地减少了GIS设备母线筒的长度,有效地提高了GIS配电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包括GIS设备和用于支撑GIS设备输出线路的塔架,所述塔架包括两个支撑构架和连接两个支撑构架的三组连接梁,三组所述连接梁沿水平方向分布且相互平行共面,所述GIS设备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引出GIS设备的三相线的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任一所述连接梁均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四个耐张绝缘子串,所述GIS设备的三相线分别通过三组所述连接梁上的所述耐张绝缘子串悬挂且每一相均由四个耐张绝缘子串悬挂引出。
[000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GIS设备上还设置用于引出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的三根引线导管,三根所述引线导管与分别对应连接所述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
[000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上均设置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安装座和防水垫圈,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相线穿过的相线通过孔,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垫圈安装槽,所述防水垫圈嵌设于所述垫圈安装槽且套设于所述相线。
[000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共面且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000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构架之间的距离为23.5m,三组所述连
接梁的高度分别为14.1m、19.6m和25.6m。
[001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构架顶部还设置有避雷引线。
[001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构架呈A形,所述支撑构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钢杆、相对所述钢杆倾斜设置的支撑杆和连接所述钢杆和所述支撑杆的水平杆。
[001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钢杆上端设置有航空障碍灯架,所述航空障碍灯架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连接架,三根所述上支架以环形阵列方式分布于所述钢杆,三根所述下支架以环形阵列方式分布于所述钢杆,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架连接且共同构成三棱台结构。
[001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三组所述连接梁根据设置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上连接梁、中连接梁和下连接梁,所述上连接梁悬挂C相线,所述中连接梁悬挂B相线,所述下连接梁对应悬挂A相线。
[001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支撑构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支柱绝缘子串,所述GIS设备的C相线通过所述支柱绝缘子串牵引悬挂于所述上连接梁。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提供的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通过在两个支撑构架之间设置三组不同的连接梁,并在每组连接梁设置四个耐张绝缘子串,将 GIS设备的每一相都通过不同连接梁上的耐张绝缘子串引出,实现了四根相线共用一跨架,大幅度压缩了相线之间的间隔宽度,同时降低了GIS设备母线筒的长度,在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
[0017]本技术提供通过在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上均设置有防水组件,利用防水组件上的防水垫圈有效避免雨水从出线套管与相线之间的空隙进入,有效防水。
[0018]本技术通过在钢杆顶部设置航空障碍灯架,可以有效避免夜晚条件下,飞行物碰撞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向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航空障碍灯架B向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水组件的C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标:10

GIS设备;101

引线导管;11

塔架;111

支撑构架;112
‑ꢀ
钢杆;113

水平杆;114

支撑杆;115

避雷引线;12

出线套管;121

A相出线套管;122

B相出线套管;123

C相出线套管;13

耐张绝缘子串;14
‑ꢀ
支柱绝缘子串;15

连接梁;151

上连接梁;152

中连接
梁;153

下连接梁; 16

航空障碍灯架;161

上支架;162

下支架;163

连接架;17

防水组件; 171

安装座;172

垫圈安装槽;173

防水垫圈;174

相线通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包括GIS设备和用于支撑GIS设备输出线路的塔架,所述塔架包括两个支撑构架和连接两个支撑构架的三组连接梁,三组所述连接梁沿水平方向分布且相互平行共面,所述GIS设备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引出GIS设备的三相线的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任一所述连接梁均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四个耐张绝缘子串,所述GIS设备的三相线分别通过三组所述连接梁上的所述耐张绝缘子串悬挂且每一相均由四个耐张绝缘子串悬挂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GIS设备上还设置用于引出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的三根引线导管,三根所述引线导管与分别对应连接所述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上均设置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安装座和防水垫圈,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用于相线穿过的相线通过孔,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垫圈安装槽,所述防水垫圈嵌设于所述垫圈安装槽且套设于所述相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内GIS屋顶架空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出线套管、B相出线套管和C相出线套管共面且均沿竖直方向设置。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龙龙杨柳徐晨郑建南朱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