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20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它包括有外壳,外壳内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装袋筒,外壳上连接有抽风管,抽风管与外部抽气机连接,装袋筒筒壁上设有抽气孔,装袋筒顶部开口形成装袋入口。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装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培育
,尤其是指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食用菌在装袋时,采用的都是单个套袋筒,人工将空袋打开,然后套入套袋筒,再将袋口外翻使袋口打开,打开后再进行食用菌装袋,换袋(装空袋)时需要停机,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装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的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它包括有外壳,外壳内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装袋筒,外壳上连接有抽风管,抽风管与外部抽气机连接,装袋筒筒壁上设有抽气孔,装袋筒顶部开口形成装袋入口。
[0005]所述的外壳为密封的盒体或箱体,装袋筒顶部向上穿过外壳形成装袋入口。
[0006]所述的抽气孔为多个,内外贯穿于装袋筒筒壁上。
[0007]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抽风管上安装有电磁阀,菌袋在放至装袋筒内之后,外部抽气机抽风,使外壳内形成负压,同时在抽气孔的作用下使菌袋打开,菌袋袋壁紧贴于装袋筒内腔壁上,然后即可进行食用菌装袋,本方案的其中一个在装袋时,另一个可以套入空袋,第三个则将装好食用菌的袋体拿出,如此循环实现无需停机即可连续装袋,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装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抽气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包括有外壳1,外壳1内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装袋筒2,外壳1为密封的盒体或箱体,装袋筒2顶部向上穿过外壳1形成装袋入口。外壳1上连接有抽风管3,抽风管3与外部抽气机连接,装袋筒2筒壁上设有抽气孔4,装袋筒2顶部开口形成装袋入口。抽气孔4为多个,内外贯穿于装袋筒2筒壁上。
[0011]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抽风管上安装有电磁阀,菌袋在放至装袋筒内之后,外部抽气机抽风,使外壳内形成负压,同时在抽气孔的作用下使菌袋打开,菌袋袋壁紧贴于装袋筒内腔壁上,然后即可进行食用菌装袋,本方案的其中一个在装袋时,另一个可以套入空袋,第三个则将装好食用菌的袋体拿出,如此循环实现无需停机即可连续装袋,采用本方
案后的结构合理、装袋效率高、使用效果好。
[0012]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式食用菌装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外壳(1),外壳(1)内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装袋筒(2),外壳(1)上连接有抽风管(3),抽风管(3)与外部抽气机连接,装袋筒(2)筒壁上设有抽气孔(4),装袋筒(2)顶部开口形成装袋入口。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光佑龚培鸿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将士象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