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性能评估装置、电子设备、充电器以及电池性能评估方法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评估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的性能的技术。
[
技术介绍
][0002]将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与电阻R和电容C的并联电路多级连接而构成等效电路,讨论了电流
‑
电压的行为波形的变化。但是,为了说明电压的数秒以上的过渡响应波形,作为时间常数要素的电容器电容值不得不使用数百F到数千F的值。这样的值是不能与电池的AC特性的评估方法即AC阻抗及其等效电路模型相对应的数值,很难说再现了电池的性状。
[0003]作为二次电池的特性项目,有内部电阻。例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下称为LIB二次电池)中,由于电池内部的电极反应、SEI反应、离子的扩散反应等复杂的化学反应混杂地发生,所以电池电压的行为也不是将内部电阻视为单纯的直流电阻而能够应用欧姆定律的类别。
[0004]作为强化电池的内部电阻的方法,以往已知有基于频率响应分析法(FRA: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的AC阻抗分析法,确立了应用等效电路的模型而将各种内部反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池性能评估装置,其用于评估作为电源搭载于电子设备的二次电池的性能,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控制单元,其基于与所述电子设备或连接有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器的通信,使搭载于所述电子设备或所述充电器的电流产生装置产生电流并将其输入到所述二次电池,识别从所述二次电池输出的作为电压的变化状态的测量结果的实测输出电压;第二控制单元,其基于与所述电子设备或所述充电器的通信,识别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流特性的二次电池模型,在对该二次电池模型输入电流时,识别从该二次电池模型输出的作为电压的变化状态的模型输出电压;以及第三控制单元,其基于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识别出的所述实测输出电压与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识别出的所述模型输出电压的对比结果,评估所述二次电池的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性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以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入接口有第一指定操作为必要条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识别所述实测输出电压,且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识别所述模型输出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性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以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输入接口有电源OFF操作作为所述第一指定操作为必要条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识别所述实测输出电压,且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识别所述模型输出电压。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性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连接端子连接于所述充电器为必要条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识别所述实测输出电压,且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识别所述模型输出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性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电子设备连接于搭载有所述电流产生装置的所述充电器为必要条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识别所述实测输出电压,且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识别所述模型输出电压。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性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基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使该电子设备识别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池性能评估结果,由此使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出接口输出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性能相关的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性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以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入接口有第二指定操作为必要条件,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基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使所述输出接口输出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性能相关的信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性能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以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入接口有所述输出接口的休眠状态的解除操作作为第二指定操作为必要条件,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基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通信,使所述输出接口输出与所述二次电池的性能相关的信息。9.一种电子设备,其搭载有作为电源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设备控制单元,其基于与电池性能评估装置的通信,使电流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像一郎,猪狩俊太郎,庄司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