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480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具体涉及运输提升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底部与第二底座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地坦克,所述第一底座顶部与第二底座顶部均设置有两组运输提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需要进行运输提升的变配电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之后吊装环与变配电设备进行连接,在连接完成之后再将吊装环与吊装钩进行连接,在连接完成之后再同时启动多个液压千斤顶使得设备向上进行平移,之后再通过多个地坦克推动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的设置,使得此装置可以狭小空间内提升变配电设备与移动变配电设备。设备。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提升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变配电工程大多涉及高低压柜、电缆线路、架空线路,其中高低压柜顾名思义就是接高压或低压线缆的设备,一般供电局、变电所都是用高压柜,然后经变压器降压再到低压柜,低压柜再到各个用电的配电箱,里面无非就是把一些开关断路器之类保护器件组装成一体的电气设备。
[0003]但是由于一般高层建筑配电室置于地库,受地库高度和配电室门尺寸限制,吊车、叉车等起重机械无法进入配电室,且配电室内空间有限,各种高低压柜基础排列紧凑,进出通道狭窄,高低压柜及变压器等电器设备质量重、体积大,在这种条件下设备运输、就位困难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通过运输提升机构的设置,使得此装置可以狭小空间内提升设备、移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底部与第二底座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地坦克,所述第一底座顶部与第二底座顶部均设置有两组运输提升机构,每两组所述运输提升机构均以其对应的第一底座、第二底座顶部中心线对称分布。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输提升机构包括带孔外立钢柱,所述带孔外立钢柱底部与第一底座顶部相连接,所述带孔外立钢柱内部设置有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顶部设置有内立柱。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立柱顶部设置有吊装板,所述吊装板所述内立柱顶部设置有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吊装板,所述吊装板与多个内立柱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吊装板底部设置有多个吊装钩,多个所述吊装钩底部均配套有吊装环,所述吊装环底部设置有变配电设备。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座顶部与第二底座顶部均设置有三组放缆机构,所述放缆机构包括支座,多个所述支座顶部均开设有放置槽。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支座底部均开设有定位销孔,其中两个所述支座之间设置有电缆轴,所述电缆轴两端端底部均与其对应的支座顶部相接触,所述支座两端均分别与其相对应的内立柱相连接。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座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加固板,两个所述加固板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其中两个所述带孔外立钢柱与第一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撑杆,另两个所述带孔外立钢柱与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撑杆。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通过将需要进行运输提升的变配电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之后吊装环与变配电设备进行连接,在连接完成之后再将吊装环与吊装钩进行连接,在连接完成之后再同时启动多个液压千斤顶使得设备向上进行平移,之后再通过多个地坦克推动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的设置,使得此装置可以狭小空间内提升变配电设备与移动变配电设备;
[0014]2、通过设置多个支座安装其对应的两个内立柱之间,且通过支座的特殊设置,不仅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放置电缆轴的位置,而且还使得电缆轴在放置完成之后可以轻松的得到转动,并且通过吊装板与内立柱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的设置,使得吊装板在影响到电缆轴放置时,操作人员可以快速的对吊装板进行拆卸,因此使得该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运输变配电设备时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对电缆轴进行转动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对电缆轴进行转动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为: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地坦克;4、带孔外立钢柱;5、液压千斤顶;6、内立柱;7、吊装板;8、吊装钩;9、变配电设备;10、支座;11、电缆轴;12、加固板;13、第一斜撑杆;14、第二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附图1

4所示的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2,第一底座1底部与第二底座2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地坦克3,第一底座1顶部与第二底座2顶部均设置有两组运输提升机构,每两组运输提升机构均以其对应的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顶部中心线对称分布。
[0022]如附图1、2、3、4所示,运输提升机构包括带孔外立钢柱4,带孔外立钢柱4底部与第一底座顶部相连接1,带孔外立钢柱4内部设置有液压千斤顶5,液压千斤顶5顶部设置有内立柱6,以便于通过运输提升机构对变配电设备9进行运输提升。
[0023]如附图1所示,内立柱6顶部设置有吊装机构,吊装机构包括吊装板7,吊装板7与多个内立柱6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吊装板7底部设置有多个吊装钩8,多个吊装钩8底部均配套有吊装环,吊装环底部设置有变配电设备9,以便于通过吊装机构对变配电设备9进行吊装。
[0024]如附图4所示,第一底座1顶部与第二底座2顶部均设置有三组放缆机构,放缆机构包括支座10,多个支座10顶部均开设有放置槽,以便于通过放缆机构进行放缆。
[0025]如附图4所示,多个支座10底部均开设有定位销孔,其中两个支座10之间设置有电缆轴11,电缆轴11两端端底部均与其对应的支座10顶部相接触,支座10两端均分别与其相对应的内立柱6相连接,以便于使得定位销能够顺利的安装在支座10上对应的位置。
[0026]如附图1、2、3所示,第一底座1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加固板12,两个加固板12与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以便于方便操作人员对加固板12进行安装。
[0027]如附图1、2、3所示,其中两个带孔外立钢柱4与第一底座1之间设置有第一斜撑杆13,另两个带孔外立钢柱4与第二底座2之间设置有第二斜撑杆14,以便于通过第一斜撑杆13与第二斜撑杆14分别对其相对应的带孔外立钢柱4进行加固。
[0028]本技术工作原理:在需要对变配电9设备进行运输提升时,先将需要进行运输提升的变配电设备9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之后在变配电设备9顶部安装多个吊装环,随后再将吊装环与吊装钩8进行连接,在连接完成之后再同时启动多个液压千斤顶5带动内立柱6向上进行平移,由于多个吊装钩8安装在吊装板7底部,而吊装板7安装在内立柱6顶部的设置,使得设备可以通过液压千斤顶5的运作向上进行平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一侧设置有第二底座(2),所述第一底座(1)底部与第二底座(2)底部均设置有多个地坦克(3),所述第一底座(1)顶部与第二底座(2)顶部均设置有两组运输提升机构,每两组所述运输提升机构均以其对应的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顶部中心线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提升机构包括带孔外立钢柱(4),所述带孔外立钢柱(4)底部与第一底座(1)顶部相连接,所述带孔外立钢柱(4)内部设置有液压千斤顶(5),所述液压千斤顶(5)顶部设置有内立柱(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配电工程用运输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立柱(6)顶部设置有吊装机构,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吊装板(7),所述吊装板(7)与多个内立柱(6)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吊装板(7)底部设置有多个吊装钩(8),多个所述吊装钩(8)底部均配套有吊装环,所述吊装环底部设置有变配电设备(9)。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亮刘霞张琪任晓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