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479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外骨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包括,抬腿増力机构,抬腿増力机构位于下肢与固定部的连接处,所述抬腿増力机构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中轴外侧壁上沿径向连接有第一杆件,第一杆件的内侧沿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一拨动杆,所述第一拨动杆由第一丝杆驱动,第一拨动杆用于按压下肢上连接板的一端;蹬腿増力机构,位于连接板的另一端,蹬腿増力机构用于对蹬腿时进行増力;二次増力机构,所述二次増力机构通过抬腿増力机构或蹬腿増力机构的拨动杆配合,进行力矩放大;通过调整驱动电机与下肢的联动位置,进而实现动力臂和阻力臂比例的调整,进而满足不同情况下对扭矩和转速的不同要求。不同要求。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外骨骼
,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可穿戴外骨骼通过助力可达到良好甚至省力的穿戴活动效果,但是传动的电机驱动方式,助力效果受到电机性能的限制,且同时,且在需要大扭矩和高速活动的情况下,助力系统的助力方式侧重点并不相同,重量高负载的情况下则需要大扭矩负荷,对活动速度没有过快的要求,毕竟高负载的情况下需要更加小心的运动,而高速运动时,大部分情况下使处于低负载的情况,因此无需较大的扭矩,但是目前单一的电机驱动机构无法满足上述不同场景的需求,为此提供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包括与固定部转动连接的下肢,还包括,抬腿増力机构,抬腿増力机构位于下肢与固定部的连接处,所述抬腿増力机构包括第一杆件、第一拨动杆、第一电机、第一滑槽、第一丝杆,所述第一电机的中轴外侧壁上沿径向连接有第一杆件,第一杆件的内侧沿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一拨动杆,所述第一拨动杆由第一丝杆驱动,第一拨动杆用于按压下肢上连接板的一端;蹬腿増力机构,位于连接板的另一端,且所述蹬腿増力机构的结构与抬腿増力机构一致,抬腿増力机构用于对抬腿时进行助力,蹬腿増力机构用于对蹬腿时进行増力;二次増力机构,所述二次増力机构位于连接板上且靠近端部的位置处,其中,所述二次増力机构通过抬腿増力机构或蹬腿増力机构的拨动杆配合,利用连接转动的角度变化,进行力矩放大,实现助力。
[0005]优选的,所述抬腿増力机构还包括第一丝杆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电机用于驱动第一丝杆,其中,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杆件和第一拨动杆平行,所述第一丝杆贯穿第一拨动杆的内部并利用螺纹驱动第一拨动杆。
[0006]优选的,所述蹬腿増力机构和抬腿増力机构以连接板的中点对称分布,其中,蹬腿増力机构包括第二杆件、第二拨动杆、第二电机、第二滑槽、第二丝杆以及第二丝杆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中轴外侧壁上沿径向连接有第二杆件,第二杆件的内侧沿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拨动杆,所述第二拨动杆由第二丝杆驱动,第二拨动杆用于按压连接板的另一端,第二丝杆电机用于驱动第二丝杆。
[0007]优选的,所述二次増力机构位于连接板的顶部,所述二次増力机构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内侧安装有上下移动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板底面的中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转动,所述连接转动的末端转动连接有插板,插板插设在限位块的内侧,所述限位块顺着第三滑槽滑动,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安装有用于
抬升连接转动的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腔体的敞口端安装有对下压板限位的挡板。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滑槽与连接板平行的设置在腔体的内壁。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转动之间夹角为120~140度。
[0011]优选的,所述下肢的底部安装有弹性连接器,所述弹性连接器具体为波纹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蹬腿増力机构的第二电机固定在外壳体的内壁,所述外壳体通过连接件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固定部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驱动电机与下肢的联动位置,进而实现动力臂和阻力臂比例的调整,进而满足不同情况下对扭矩和转速的不同要求,且当联动位置接近连接板端部的极限时,此时仍需要继续增加扭矩力矩时,可通过二次増力机构进一步放大扭矩力矩,进而满足扭矩力矩需要,同时该部分符合逻辑和工学设计,二次増力机构部分无需额外的电力驱动部件进行驱动,只需与抬腿増力机构和蹬腿増力机构配合就行,结构简单使用,易于后期维护,且可有效的增加外骨骼的助力效果,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连接板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抬腿増力机构和蹬腿増力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二次増力机构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行走的步态示意图。
[0016]图中:1、固定部;2、外壳体;3、下肢;4、弹性连接器;5、连接板;100、抬腿増力机构;101、第一杆件;102、第一拨动杆;103、第一电机;104、第一滑槽;105、第一丝杆;106、第一丝杆电机;200、蹬腿増力机构;201、第二杆件;202、第二拨动杆;203、第二电机;204、第二滑槽;205、第二丝杆;206、第二丝杆电机;300、二次増力机构;301、下压板;302、挡板;303、第一支撑杆;304、连接转动;305、第三滑槽;306、限位块;307、弹簧;308、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8]参照图1

5,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包括与固定部1转动连接的下肢3,下肢3的底部安装有弹性连接器4,弹性连接器4具体为波纹弹簧,用于增加容错率和更好的吸收冲击力,还包括,抬腿増力机构100,抬腿増力机构100位于下肢3与固定部1的连接处,抬腿増力机构100包括第一杆件101、第一拨动杆102、第一电机103、第一滑槽104、第一丝杆105,第一电
机103的中轴外侧壁上沿径向连接有第一杆件101,第一杆件101的内侧沿第一滑槽104滑动连接有第一拨动杆102,第一拨动杆102由第一丝杆105驱动,第一拨动杆102用于按压下肢3上连接板5的一端,抬腿増力机构100还包括第一丝杆电机106,第一丝杆电机106用于驱动第一丝杆105,其中,第一丝杆105与第一杆件101和第一拨动杆102平行,第一丝杆105贯穿第一拨动杆102的内部并利用螺纹驱动第一拨动杆102;蹬腿増力机构200,位于连接板5的另一端,且蹬腿増力机构200的结构与抬腿増力机构100一致;并且,蹬腿増力机构200和抬腿増力机构100以连接板5的中点对称分布,其中,蹬腿増力机构200包括第二杆件201、第二拨动杆202、第二电机203、第二滑槽204、第二丝杆205以及第二丝杆电机206,第一电机103的中轴外侧壁上沿径向连接有第二杆件201,第二杆件201的内侧沿第二滑槽204滑动连接有第二拨动杆202,第二拨动杆202由第二丝杆205驱动,第二拨动杆202用于按压连接板5的另一端,第二丝杆电机206用于驱动第二丝杆205;抬腿増力机构100用于对抬腿时进行助力,蹬腿増力机构200用于对蹬腿时进行増力;二次増力机构300,二次増力机构300位于连接板5上且靠近端部的位置处,其中,二次増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包括与固定部(1)转动连接的下肢(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抬腿増力机构(100),抬腿増力机构(100)位于下肢(3)与固定部(1)的连接处,所述抬腿増力机构(100)包括第一杆件(101)、第一拨动杆(102)、第一电机(103)、第一滑槽(104)、第一丝杆(105),所述第一电机(103)的中轴外侧壁上沿径向连接有第一杆件(101),第一杆件(101)的内侧沿第一滑槽(104)滑动连接有第一拨动杆(102),所述第一拨动杆(102)由第一丝杆(105)驱动,第一拨动杆(102)用于按压下肢(3)上连接板(5)的一端;蹬腿増力机构(200),位于连接板(5)的另一端,且所述蹬腿増力机构(200)的结构与抬腿増力机构(100)一致,抬腿増力机构(100)用于对抬腿时进行助力,蹬腿増力机构(200)用于对蹬腿时进行増力;二次増力机构(300),所述二次増力机构(300)位于连接板(5)上且靠近端部的位置处,其中,所述二次増力机构(300)通过抬腿増力机构(100)或蹬腿増力机构(200)的拨动杆配合,利用连接转动(304)的角度变化,进行力矩放大,实现助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抬腿増力机构(100)还包括第一丝杆电机(106),所述第一丝杆电机(106)用于驱动第一丝杆(105),其中,所述第一丝杆(105)与第一杆件(101)和第一拨动杆(102)平行,所述第一丝杆(105)贯穿第一拨动杆(102)的内部并利用螺纹驱动第一拨动杆(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助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蹬腿増力机构(200)和抬腿増力机构(100)以连接板(5)的中点对称分布,其中,蹬腿増力机构(200)包括第二杆件(201)、第二拨动杆(202)、第二电机(203)、第二滑槽(204)、第二丝杆(205)以及第二丝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晶陈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迈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