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469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8
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及其使用方法,它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要解决现有市售微生物类氨氮调控产品主要针对淡水养殖环境,在盐碱水养殖环境中应用效果较差的问题。它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315,它为Bacillus idriensis 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集约化养殖导致的水质污染问题愈加显著。养殖过程残余的饵料与养殖动物排出的粪便等经过水体微生物代谢最终形成氨氮,水体氨氮的持续积累导致的浓度过高会对养殖动物造成严重危害。
[0003]氨氮在水体中以离子氨(NH
4+

N)和非离子氨(NH3)两种形态存在,其中对养殖动物产生毒性作用的主要是非离子氨(NH3)。根据盐碱水体的碱性条件会促使反应向非离子氨方向移动,导致相同浓度的氨氮中非离子氨含量比例更高,产生更高的毒性。非离子氨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它通过鳃和皮膜进入养殖动物体,损伤鳃表皮细胞,使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破坏水生动物排泄系统和渗透平衡,从而使之出现呼吸困难、食量减少、抵抗力下降等症状,大大降低养殖动物存活率。因此,有效控制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浓度成为了发展盐碱水体养殖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0004]养殖水体氨氮控制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微生物法。其中微生物法即通过微生物繁殖消耗水体中氨氮而控制浓度,因其安全环保、成本低、操作简单而成为近年来控制养殖水体氨氮浓度的最主要方法。然而,目前符合国家规定的市售微生物类氨氮调控产品主要针对淡水养殖环境,在盐碱水养殖环境中应用效果较差。目前为止,尚缺少专门针对盐碱水养殖环境的氨氮调控微生态制剂。
专利技术内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市售微生物类氨氮调控产品主要针对淡水养殖环境,在盐碱水养殖环境中应用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及其使用方法。
[0006]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315,保藏时间为2021年10月25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它为Bacillus idriensis CT

WN

B3。
[0007]上述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的使用方法:
[0008]一、将菌株Bacillus idriensis CT

WN

B3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于37℃、150rpm/min震荡发酵,24h后将发酵液再进行一次转接扩增,发酵至细菌终浓度达1
×
109‑
10
10
CFU/mL,获得发酵菌液;
[0009]二、当盐碱水养殖池塘的养殖过程进行至6月中下旬,发酵菌液按照300ml/亩用量,每14天定期泼洒至池塘内,并同时加入糖蜜,即完成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的使用。
[0010]上述步骤一中所述菌株Bacillus idriensis CT

WN

B3的接种量为2%。
[0011]上述步骤一中所述转接扩增的接种量为10%。
[0012]上述步骤一中所述发酵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粉5g,氯化钠10g,加氢氧化钠调至pH 7.0,加无菌水定容至1000ml。
[0013]上述步骤二中泼洒的时间为晴天上午;泼洒时开启增氧机;泼洒方式为全池均匀泼洒或池塘上风头泼洒。
[0014]上述步骤二中糖蜜添加量A,单位为kg;依据公式A=H
×
S
×
(30
×
C
TAN

N

19)/1000计算,其中H为池塘水深,单位为m;S为池塘面积,单位为m2;C
TAN

N
为池塘初始总氨氮浓度,单位为mg/L。
[0015]上述糖蜜作为菌株繁殖的补充碳源。
[0016]本专利技术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它为菌株Bacillus idriensis CT

WN

B3,其菌株的形态特征:杆状细胞,有芽孢;其菌落的形态特征:淡黄色圆形菌落,菌落隆起,边缘整齐。
[0017]本专利技术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它为菌株Bacillus idriensis CT

WN

B3,其菌株的理化性质:好氧细菌,革兰氏阳性菌,37℃下生长良好,在LB培养基中,耐碱上限达pH9.0。
[0018]本专利技术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它为菌株Bacillus idriensis CT

WN

B3,其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16SrR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MW893673.1,与Bacillus idriensis HH

2序列相似度达到100%,亲源关系最近。
[0019]本专利技术在东北碳酸盐型盐碱水域环境中取得水土样品,从中分离出耐碱菌株并进行菌种鉴定。通过50mg/l初始氨氮浓度pH7.0条件下从上述耐碱菌中筛选出能够利用无机氮源——氨态氮进行繁殖的菌株。随后将上述菌株在10mg/l初始氨氮浓度pH8.0条件下培养24h,通过菌株的氨氮降解率复筛出降解效果更好的候选菌株;继而在碱性pH(8.0

9.0)低初始氨氮浓度(1

3mg/L)条件下培养候选菌株,通过测定24h后降解率以及96h内定时监测氨氮剩余量、菌株生物量和pH变化情况两种方式,评估菌株在碱性条件下的氨氮降解效果。最终从分布于东北地区碳酸盐型盐碱水域的芽孢杆菌中筛选出氨氮降解效果最佳的菌株Bacillus idriensisCT

WN

B3,并于2021年10月25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ID:CCTCC M 20211315)。该菌株进一步发酵制备成发酵菌液后,结合碳源,在盐碱水养殖池塘中进行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菌株能有效控制盐碱养殖池塘水体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并可降低水体pH,实现盐碱水养殖过程中水质的有效调控。
[0021]本专利技术中菌株Bacillus idriensis CT

WN

B3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的系统发育树谱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不同条件下氨氮降解率的柱状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氨氮浓度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菌株生物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pH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养殖水体氨氮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养殖水体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其特征在于它已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315,保藏时间为2021年10月25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它为Bacillus idriensis CT

WN

B3。2.使用如权1所述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一、将菌株Bacillus idriensis CT

WN

B3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于37℃、150rpm/min震荡发酵,24h后将发酵液再进行一次转接扩增,发酵至细菌终浓度达1
×
109‑
10
10
CFU/mL,获得发酵菌液;二、当盐碱水养殖池塘的养殖过程进行至6月中下旬,发酵菌液按照300ml/亩用量,每14天定期泼洒至池塘内,并同时加入糖蜜,即完成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的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株适用于盐碱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菌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菌株Bacillus idriensis CT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赵志刚罗亮王世会郭坤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