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位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456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位测量系统,包括支架、第一定位接收器、第二定位接收器、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及控制系统;支架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接收器及第二定位接收器,第一定位接收器及第二定位接收器位于泥水池的上方,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自由漂动于泥水池中;控制系统与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第一定位接收器及第二定位接收器相连接,该系统能够准确测量泥位。该系统能够准确测量泥位。该系统能够准确测量泥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位测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火力发电厂给水预处理
,涉及一种泥位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日常运行中,原水澄清处理、煤水处理、废水处理等工艺环节中往往需要密切监测相应水处理设备中的泥位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排泥、报警、设备解列等相应操作,满足电厂安全、经济、环保运行的要求。
[0003]现有泥位测量主要有超声波泥位测量和玻璃管泥位测量两种方式,其中超声波泥位测量,通过测量泥、水分界面超声波反射的差异性来定位、测量泥位,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泥水中杂质、分界面悬浮物、超声波反射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准确性较差、影响测量的因素较多,实际使用效果欠佳。
[0004]玻璃管泥位计通过读取泥浆在有机玻璃管内的上升位置获取相对应的刻度,完成测量。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有机玻璃管和测定管的长度有限,当被测深度增加时,需相应增加有机玻璃管或测量管的长度,此措施在现场即不易实现又增加了现场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由于玻璃管内泥水污染玻璃管内壁,长期运行时导致玻璃管或测量管管壁的刻度模糊,无法准确读取;最后,部分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设置刮渣装置并在设备内进行圆周运动,这样就会导致泥位计出现在了刮渣装置运行轨迹内,阻碍刮渣装置正常操作。因此,利用有机玻璃管或测量管管壁上的刻度读取泥位深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5]最后无论是超声波测量泥位还是玻璃管测量泥位,其泥位测点始终固定不变,在泥位界面波动时,其测量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欠佳,不能有效反映实际设备中的泥位变化情况,不利于相应工艺环节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的监控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泥位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准确测量泥位。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泥位测量系统包括支架、第一定位接收器、第二定位接收器、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及控制系统;
[0008]支架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接收器及第二定位接收器,第一定位接收器及第二定位接收器位于泥水池的上方,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自由漂动于泥水池中;
[0009]控制系统与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第一定位接收器及第二定位接收器相连接。
[0010]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的密度小于所测泥水密度,且大于清水密度。
[0011]所述支架包括测量衍架立杆及测量衍架横杆,其中,测量衍架立杆安装于泥水池的侧面,测量衍架横杆的端部与测量衍架立杆的上端相连,第一定位接收器及第二定位接收器位于测量衍架横杆上。
[0012]控制系统根据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与第一定位接收器及第二定位接收器之间的距离S1及S2,以及第一定位接收器与第二定位接收器之间的距离L计算等密度浮子信号
发生器与测量衍架横杆之间的距离,再以此确定泥水池中的泥位。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泥位测量系统在具体操作时,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自由漂动于泥水池中,实现测点的自由移动,根据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与第一定位接收器及第二定位接收器之间的距离S1及S2,以及第一定位接收器与第二定位接收器之间的距离L计算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与测量衍架横杆之间的距离,再以此确定泥水池中的泥位,有效避免当前广泛使用的超声波泥位测量和玻璃管泥位测量中存在的测量准确性较差、影响测量的因素较多、测量局限性较大、实际使用效果欠佳的问题。在实际操作时,可以通过多个测点测量结果的相互对比彻底解决泥位界面波动时测量结果代表性和准确性欠佳、不能有效反映实际设备中泥位变化的固有难题,提高相应工艺环节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监控、调整的针对性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为测量衍架立杆、2为测量衍架横杆、3为第一定位接收器、4为第二定位接收器、5为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6为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19]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泥位测量系统包括测量衍架立杆1、测量衍架横杆2、第一定位接收器3、第二定位接收器4、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及控制系统6;
[0020]测量衍架立杆1安装于原水澄清处理、煤水处理、废水处理等工艺环节中泥水池的侧面,测量衍架横杆2的端部与测量衍架立杆1的上端相连,测量衍架横杆2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接收器3及第二定位接收器4,调整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的密度,使其小于所测泥水密度,且大于清水密度,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自由漂动于泥水池中,且跟随着泥水池内的泥位上升/下降而变化。
[0021]控制系统6与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第一定位接收器3及第二定位接收器4相连接,并根据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与第一定位接收器3及第二定位接收器4之间的距离S1及S2,以及第一定位接收器3与第二定位接收器4之间的距离L计算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
与测量衍架横杆2之间的距离,再以此确定泥水池中的泥位。
[002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
[0023]将测量衍架立杆1竖立安装于原水澄清处理、煤水处理、废水处理等工艺环节中泥水池的侧边,测量衍架横杆2的端部与测量衍架立杆1的上端相连接,其中,测量衍架横杆2位于泥水池的上方,将第一定位接收器3及第二定位接收器4安装于测量衍架横杆2上,其中,第一定位接收器3与第二定位接收器4之间的间距为L。
[0024]根据具体工艺环节中的泥水密度,调整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的密度,使其小于所测泥水密度,且大于清水密度,再将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置于泥水池中,由于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的密度略小于泥水密度,但大于清水密度,因此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漂浮于泥水与清水的分界面处,并跟随泥位的上升/下降而变化,同时自由漂浮于泥水池中。
[0025]控制系统6控制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发出位置信号,并通过第一定位接收器3及第二定位接收器4分别接收所述位置信号,再以此计算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与第一定位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S1以及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与第一定位接收器3之间的距离S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位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定位接收器(3)、第二定位接收器(4)、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及控制系统(6);支架(2)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接收器(3)及第二定位接收器(4),第一定位接收器(3)及第二定位接收器(4)位于泥水池的上方,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自由漂动于泥水池中;控制系统(6)与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第一定位接收器(3)及第二定位接收器(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位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等密度浮子信号发生器(5)的密度小于所测泥水密度,且大于清水密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位测量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钊王宁飞贾予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