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446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锅炉检验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手柄、上位机、若干连杆和若干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弧形检测楔块、探头外壳和超声探头,超声探头固定在探头外壳内部,超声探头与弧形检测楔块可拆卸的连接,弧形检测楔块的检测弧面的曲率与待测管道的外壁匹配;手柄分别通过连杆与每个探头外壳连接,上位机通过信号线与每个超声探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精准的完成电站锅炉“四管”壁厚的检测,通过结构设计保证检测数据的稳定;同时检测时不需要耦合剂,极大节约了成本;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不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有效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景。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检验检测
,涉及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锅炉受热面、集箱等设备含有大量密集型管排,构成管排的钢管多为大曲率薄壁钢管。管排钢管的实际厚度是评价锅炉受热面寿命的重要指标,管壁减薄会导致锅炉后期运行过程中发生爆管事故,因此,在锅炉安全性能检验及安装监检时需要对上述钢管进行厚度测量。
[0003]常规的“四管”壁厚检测手段中,常采用或的纵波直探头开展钢管的壁厚超声检测,受制于大曲率钢管与探头接触面积小、耦合不良、壁厚薄检测数据反应慢等因素影响,存在检测数值不稳定、检测效率低下、检测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一系列问题,为锅炉重要设备的安全运行留下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快速精准的完成电站锅炉“四管”壁厚的检测,通过结构设计保证检测数据的稳定;同时检测时不需要耦合剂,极大节约了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包括手柄、上位机、若干连杆和若干检测单元;
[0007]检测单元包括弧形检测楔块、探头外壳和超声探头,超声探头固定在探头外壳内部,超声探头与弧形检测楔块可拆卸的连接,弧形检测楔块的检测弧面的曲率与待测管道的外壁匹配;
[0008]手柄分别通过连杆与每个探头外壳连接,上位机通过信号线与每个超声探头连接。
[0009]优选地,手柄与连杆通过可锁定铰链铰接。
[0010]优选地,连杆和手柄中空,信号线穿过连杆和手柄。
[0011]优选地,手柄外壁设有防滑套。
[0012]优选地,连杆为伸缩杆。
[0013]进一步优选地,连杆上设有伸缩长度标识。
[0014]优选地,弧形检测楔块与超声探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两者之间设有限位装置,当两者旋紧时,超声探头的晶片分割线与待测管道的外壁切线垂直。
[0015]优选地,上位机包括与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的若干显示屏。
[0016]优选地,弧形检测楔块为有机玻璃材质,探头外壳、连杆和手柄均为铝合金材质。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上述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0018]S1:将弧形检测楔块与待测的受热面管排贴合,打开上位机,调试至信号传输正常;
[0019]S2:通过手柄施加压力,使每个弧形检测楔块分别与受热面管排中的管道外壁紧密贴合;
[0020]S3:沿管道轴向拖动手柄带动所有检测单元直线运动,实现受热面管排中若干组管道的同时检测。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能够克服常规超声测厚技术在大曲率管排检测时存在的接触面积小、耦合不良、单点检测、效率低等缺点,将弧形检测楔块底部制作成与待检钢管相配合的弧面,探头与楔块把合,若干检测单元通过连杆与手柄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稳定结构。检测时,弧形检测楔块与管外壁贴合,通过手柄施加一定的力,保证弧形检测楔块与管外壁相贴紧,沿管排轴向拖拉手柄即可同时实现若干根大曲率钢管不同部位的同时检测。该装置结构合理,安装和使用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检测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同时探头工作时不与管壁直接接触,避免了探头的损耗,不需要施加耦合剂,极大节约了成本。楔块厚度均匀,保证了探头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了大曲率钢管运行安全风险,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
[0023]进一步地,手柄与连杆通过可锁定铰链铰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锁定,提高适用性。
[0024]进一步地,连杆和手柄中空,信号线穿过连杆和手柄,避免了信号线之间相互缠绕,以及受到损伤或损坏。
[0025]进一步地,手柄外壁设有防滑套,提高抓握性能,便于施力。
[0026]进一步地,连杆采用伸缩杆,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长度调节,提高适用性。
[0027]更进一步地,连杆上设有伸缩长度标识,方便操作人员同步调节若干根连杆。
[0028]进一步地,上位机包括与检测单元一一对应的若干显示屏,操作人员能够同时观察每个检测单元反馈的检测信号,效率高。
[0029]进一步地,探头外壳、连杆和手柄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强度高、质量轻。
[003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上述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的使用方法,操作简便,适用型强,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不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有效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准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3]图3为连杆与手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为弧形检测楔块,2为探头外壳,3为连杆,4为手柄,5为信号线,6为上位机,7为超声探头,8为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6]如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包括手柄4、上位机6、若干连杆3和若干检测单元8;
[0037]检测单元8包括弧形检测楔块1、探头外壳2和超声探头7,超声探头7固定在探头外壳2内部,超声探头7与弧形检测楔块1可拆卸的连接,弧形检测楔块1的检测弧面的曲率与待测管道的外壁匹配;
[0038]手柄4分别通过连杆3与每个探头外壳2连接,上位机6通过信号线5与每个超声探头7连接。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手柄4与连杆3通过可锁定铰链铰接。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连杆3和手柄4中空,信号线5穿过连杆3和手柄4。
[004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手柄4外壁设有防滑套,如带有防滑纹路的硅胶套、尼龙套等。
[004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连杆3为伸缩杆。优选地,连杆3上设有伸缩长度标识。
[004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弧形检测楔块1与超声探头7通过螺纹连接,并且两者之间设有限位装置,当两者旋紧时,超声探头7的晶片分割线与待测管道的外壁切线垂直。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上位机6包括与检测单元8一一对应的若干显示屏。
[004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弧形检测楔块1为有机玻璃材质,探头外壳2、连杆3和手柄4均为铝合金材质。
[0046]上述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0047]S1:将探头7与弧形检测楔块1通过螺纹旋紧,通过信号线5与上位机6连接;将弧形检测楔块1与待测的受热面管排贴合,打开上位机6,调试至信号传输正常;
[0048]S2:通过手柄4施加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4)、上位机(6)、若干连杆(3)和若干检测单元(8);检测单元(8)包括弧形检测楔块(1)、探头外壳(2)和超声探头(7),超声探头(7)固定在探头外壳(2)内部,超声探头(7)与弧形检测楔块(1)可拆卸的连接,弧形检测楔块(1)的检测弧面的曲率与待测管道的外壁匹配;手柄(4)分别通过连杆(3)与每个探头外壳(2)连接,上位机(6)通过信号线(5)与每个超声探头(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4)与连杆(3)通过可锁定铰链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3)和手柄(4)中空,信号线(5)穿过连杆(3)和手柄(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柄(4)外壁设有防滑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3)为伸缩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锅炉受热面管排的超声测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会亮邓月海周昊李太江李生文吴连东刘强李巍王富民孟庆君姜超高雪松王骏陈香保张鹤王焱祥李轶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