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22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包括:将建筑泥浆注入沉淀池,加入絮凝剂,并用ALLU搅拌头进行搅拌,上层清水通过水泵抽排完毕,获得第一建筑泥浆;向第一建筑泥浆中加入固化剂,并用ALLU搅拌头继续进行搅拌,获得第二建筑泥浆;将第二建筑泥浆静置,上层清水通过水泵进行抽排,排水完毕,静置,获得第三建筑泥浆;将第三建筑泥浆用挖机取出,移入晾晒场地,在晾晒场地晾晒后,获得固化的建筑泥浆。有效的解决了建筑泥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且无需压滤或离心等工艺,处置工艺简单,并对建筑固废进行了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对环境十分友好,固化后的建筑泥浆具有一定强度,可进行回填或生产砖制品,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涉及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建设,很大一部分矮小建筑物开始拆除重建成高楼大厦,又或者新旧房屋装修,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与装修垃圾,其中建筑泥浆这项容易被人忽略的废弃物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当前,针对废弃砖骨料、废弃加气块、再生机制砂收尘粉等建筑固废主要处理方式为就地填埋,占用了大量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如能对上述建筑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有效的资源化利用,将会产生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效益。在工程建设的桩基工程中,通常采用原土造浆护壁进行钻孔灌注桩或地下连续墙施工,循环使用后的泥浆密度大于施工规程的要求,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传统的处理方式是用槽罐车把现场废弃的泥浆装车外运,这种方式产生了许多问题:工地开工后废泥浆产生量巨大,装车运输费用高、效率低,运输过程中会因泥浆漏洒而污染环境,甚至有一些泥浆运输单位因为利益驱使,随意偷排泥浆,更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针对建筑废泥浆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而当前建筑泥浆的处置主要使用压滤机进行压滤或离心机进行离心,设备投资成本高,设备维护复杂,维护费用高,且处置后的泥浆强度低,难以满足制砖等资源化利用途径。
[0003]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环保、节能的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包括步骤:(1)将建筑泥浆注入沉淀池,加入絮凝剂,并用ALLU搅拌头进行搅拌,静置30分钟后,上层清水通过水泵抽排完毕,获得第一建筑泥浆;(2)向所述第一建筑泥浆中加入固化剂,并用ALLU搅拌头继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

60分钟,获得第二建筑泥浆;(3)将所述第二建筑泥浆静置2h,上层清水通过水泵进行抽排,排水完毕,静置6

24小时,获得第三建筑泥浆;(4)将所述第三建筑泥浆用挖机取出,移入晾晒场地,在所述晾晒场地晾晒1

3天后,获得固化的建筑泥浆。
[0006]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每吨建筑泥浆加入2

15g絮凝剂。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和/或聚合氯化铝。
[0008]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当所述第一建筑泥浆的含水量大于或等于90%时,所述固化剂和第一建筑泥浆的重量比为3.5:6.5;当所述第一建筑泥浆的含水量大于或等于80%且
小于90%时,所述固化剂和第一建筑泥浆的重量比为2.5:7.5;当所述第一建筑泥浆的含水量大于或等于70%且小于80%时,所述固化剂和第一建筑泥浆的重量比为2:8。
[0009]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固化剂由胶凝材料、吸附材料、再生骨料和添加剂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胶凝材料的含量为10

40%、所述吸附材料的含量为30

70%、所述再生骨料的含量为5

40%、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0

5%。
[0010]进一步的,所述胶凝材料为水泥、粉煤灰、氧化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当选择水泥时,所述水泥的强度等级为32.5级或42.5级;当选择所述粉煤灰时,所述粉煤灰的等级为Ⅱ级或Ⅲ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材料为再生机制砂收尘粉、废弃红砖粉、废弃加气块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再生机制砂收尘粉的粒径为200

400目,含水率为0.5

15%;所述废弃红砖粉的粒径为140

400目;所述废弃加气块粉的粒径为140

400目。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再生骨料为0

5mm再生砼骨料、0

8mm再生砼骨料、5

8mm再生砼骨料、0

10mm再生砖骨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4]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为硅酸钠、碳酸钠、硫氰酸钠、氯化钙、硝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其具有以下优点:1、无需压滤机进行压滤或离心机进行离心,工艺简单;2、可实现废弃砖骨料、废弃加气块、再生机制砂收尘粉等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3、固化后的建筑泥浆强度较高,可进行回填,即可进行制砖,拓展了传统建筑泥浆固化后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包括:将建筑泥浆注入沉淀池,加入絮凝剂,并用ALLU搅拌头进行搅拌,静置30分钟后,上层清水通过水泵抽排完毕,获得第一建筑泥浆;向第一建筑泥浆中加入固化剂,并用ALLU搅拌头继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

60分钟,获得第二建筑泥浆;将第二建筑泥浆静置2h,上层清水通过水泵进行抽排,排水完毕,静置6

24小时,获得第三建筑泥浆;将第三建筑泥浆用挖机取出,移入晾晒场地,在晾晒场地晾晒1

3天后,获得固化的建筑泥浆。在上述过程中,固化剂由胶凝材料、吸附材料、再生骨料和添加剂组成,胶凝材料为水泥、粉煤灰、氧化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吸附材料为再生机制砂收尘粉、废弃红砖粉、废弃加气块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其中,水泥,为胶凝材料,固化速度快,赋予固化后的泥浆一定的强度,可选择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为胶凝材料,可使建筑泥浆固化成型,赋予固化后的泥浆一定的强度;氧化钙,为胶凝材料,可有效的使建筑泥浆沉淀固化,并消解污泥中存在的有机物,赋予固化后的泥浆一定的强度;废弃红砖粉,为吸附材料,由废弃红砖经球磨机粉磨后制得的砖粉,能够吸收建筑泥浆中大量的水分,并具有一定的活性,促进泥浆固化,亦可成为固化产物的惰性填充物,实现了废弃红砖粉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再生机制砂收尘粉、废弃加气块粉,均为吸附材料,再生机制砂收尘粉为生产再生机制砂时的收尘粉,废弃加气块粉为废弃加气
块经球磨机粉磨后制得的粉料,两者均能够吸收建筑泥浆中大量的水分,促进泥浆固化,亦可成为固化产物的惰性填充物,实现了再生机制砂收尘粉、废弃加气块粉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再生骨料,可提高固化后产物的强度,增加固化后泥浆的性能,亦可实现再生骨料的资源化利用;添加剂,迅速提高固化后产物的强度,缩短固化时间,提高固化效率。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列出的实施例,还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的权利范围内其他任何公知的改变。
[0018]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建筑泥浆注入沉淀池,加入絮凝剂,并用ALLU搅拌头进行搅拌,静置30分钟后,上层清水通过水泵抽排完毕,获得第一建筑泥浆;(2)向所述第一建筑泥浆中加入固化剂,并用ALLU搅拌头继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

60分钟,获得第二建筑泥浆;(3)将所述第二建筑泥浆静置2h,上层清水通过水泵进行抽排,排水完毕,静置6

24小时,获得第三建筑泥浆;(4)将所述第三建筑泥浆用挖机取出,移入晾晒场地,在所述晾晒场地晾晒1

3天后,获得固化的建筑泥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每吨建筑泥浆加入2

15g絮凝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和/或聚合氯化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当所述第一建筑泥浆的含水量大于或等于90%时,所述固化剂和第一建筑泥浆的重量比为3.5:6.5;当所述第一建筑泥浆的含水量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时,所述固化剂和第一建筑泥浆的重量比为2.5:7.5;当所述第一建筑泥浆的含水量大于或等于70%且小于80%时,所述固化剂和第一建筑泥浆的重量比为2: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泥浆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固化剂由胶凝材料、吸附材料、再生骨料和添加剂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磊陈连吴晓发张凌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