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进样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398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自动进样系统和方法,所述自动进样系统包括:二维移动装置用于在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承载件;第一承载件用于承载托盘;支架具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承载位,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承载位,并用于承载多个样品舟;第一平移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承载件在第二方向上平移,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互相垂直;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分别用于承载所述样品舟;第二平移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承载件竖直平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成本低等优点。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进样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进样,特别涉及自动进样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实验室利用仪器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时,首先需要将定量的样品送入仪器中进行分析检测。传统的进样方式为手动进样,操作人员将称量好的待测样品手持放入检测仪器中,随后仪器对样品自动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具有诸多不足如:
[0003]1.手动进样方式受制于仪器操作员的操作水平的高低和熟练程度的影响,操作不当会出现样品舟中待测物洒落、倾覆等状况;
[0004]2.受到仪器操作员的操作水平的高低和熟练程度的影响,会有一定的误差存在,且重现性差;
[0005]2.操作人员需要一直值守在仪器旁,当一个样品测量完成后再次重复以上的手动进样操作,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样系统。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自动进样系统,所述自动进样系统包括:
[0009]二维移动装置,所述二维移动装置用于在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承载件;
[0010]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用于承载托盘;
[0011]支架和托盘,所述支架具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承载位,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承载位,并用于承载多个样品舟;
[0012]第一平移装置,所述第一平移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承载件在第二方向上平移,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互相垂直;
>[0013]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分别用于承载所述样品舟;
[0014]第二平移装置,所述第二平移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承载件竖直平移。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给了应用上述自动进样系统的自动进样方法,该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自动进样系统的自动进样方法,所述自动进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A1)所述二维移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在竖直方向平移以及第一方向正向平移,所述第一承载件处于支架上选择的托盘下侧;
[0018](A2)所述二维移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竖直上移,所述第一承载件承载选择的托盘,所述二维移动装置驱动第一承载件在第一方向上反向平移,使得托盘脱离承载位,并被移出所述支架;
[0019](A3)所述二维移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承载件在竖直方向平移以及第一方向正向平移,所述托盘上选择的样品舟处于所述第三承载件的上侧;
[0020](A4)第二平移装置驱动第三承载件竖直向上平移,所述第三承载件顶着所述选择的样品舟脱离所述托盘并竖直向上平移;
[0021](A5)第一平移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承载件在第二方向上正向平移,所述第二承载件移动到所述选择的样品舟的下侧;
[0022](A6)第二平移装置驱动第三承载件竖直向下平移,所述选择的样品舟被所述第二承载件承载,所述第三承载件与选择的样品舟脱离;
[0023](A7)所述第二承载件携带所述选择的样品舟进入分析装置。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5]1.成本低;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之间保持独立,能够独立进行集成测试,降低维护成本;
[0027]2.避免了样品间交叉污染;
[0028]托盘支架多层结构,每个托盘承载多个样品舟,实现了多样品检测,并且避免了样品交叉污染;
[0029]3.第二承载件内置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真实反应了炉内温度,有利于样品分解温度的精确控制;
[0030]4.独特的偏心轮顶杆机构,行程稳定,进样快速稳定;
[0031]5.定位准确;
[0032]位置检测单元采用独特周期型锯齿测条,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0033]承载件采用凸起设计,保证了托盘的精确插取和定位;
[0034]6.自动化;
[0035]自动连续称量机构,高效、稳定、重现性好、可实现数据自动记录,与其它仪器数据共享,减轻分析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36]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37]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进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承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承载件和第二平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进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图1

4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可选实施方式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和再现本专利技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些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型或替换将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组合以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变型。由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可选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0042]实施例1:
[0043]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进样系统的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所述自动进样系统包括:
[0044]二维移动装置,所述二维移动装置用于在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承载件;
[0045]第一承载件41,所述第一承载件41用于承载托盘51;
[0046]支架21和托盘51,所述支架21具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承载位,所述托盘51设置在所述承载位,并用于承载多个样品舟61;
[0047]第一平移装置34,所述第一平移装置34用于驱动第二承载件42在第二方向上平移,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互相垂直;
[0048]第二承载件42和第三承载件43,所述第二承载件42和第三承载件43分别用于承载所述样品舟61;
[0049]第二平移装置33,所述第二平移装置33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承载件43竖直平移。
[0050]为了实现第一承载件21的二维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二维移动装置包括:
[0051]第三平移装置31,所述第三平移装置31用于驱动第四平移装置32在竖直方向上平移;
[0052]第四平移装置32,所述第四平移装置32用于驱动第一承载件41在第一方向上平移。
[0053]为了稳定地承载托盘51,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承载件41包括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所述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三承载件43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分别具有凸起14;
[0054]所述托盘51具有允许所述凸起14卡入的凹槽,托盘5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承载件43的长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样系统包括:二维移动装置,所述二维移动装置用于在竖直方向和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承载件;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用于承载托盘;支架和托盘,所述支架具有多个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承载位,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承载位,并用于承载多个样品舟;第一平移装置,所述第一平移装置用于驱动第二承载件在第二方向上平移,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互相垂直;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和第三承载件分别用于承载所述样品舟;第二平移装置,所述第二平移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承载件竖直平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移动装置包括:第三平移装置,所述第三平移装置用于驱动第四平移装置在竖直方向上平移;第四平移装置,所述第四平移装置用于驱动第一承载件在第一方向上平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三承载件的长度;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分别具有凸起;所述托盘具有允许所述凸起卡入的凹槽,托盘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承载件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移装置包括:电机和偏心轮,所述电机驱动偏心轮;导向件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在竖直设置的导向件上,所述偏心轮连接所述滑动件,当所述偏心轮旋转时,驱动所述滑动件沿着所述导向件上下平移,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三承载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件包括: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样品舟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件还包括:测温传感器,所述测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臂和/或第四支撑臂内;挡片,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样系统还包括:位置检测单元,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承载件承载的托盘上样品舟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毅徐相涛石庭山史保营李振林裴晓华薛辰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