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392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及应用,喷淋车的上端安装有竖向伸缩杆,竖向伸缩杆的顶部安装有水平方向设置的顶部展臂,每个顶部展臂的端部均安装有若干向心喷头;喷淋车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底部展臂,每个底部展臂端部安装有多个偏心喷头;底部展臂偏心喷头喷水管道采用圆管,圆管折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在弯管上开孔,垂直孔面的中心线与圆弧管纵向对称平面呈15度夹角;偏心喷头的沿圆弧偏心布置,通过直线式喷射能喷淋预制梁的底部端面以及预制梁的底面;向心喷头沿圆弧向心布置,通过直线式喷射能喷淋预制梁的腹板外侧面和翼缘下表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预制箱梁的养护对箱梁的质量有重要作用,箱梁养护保护了预制箱梁混凝土质量。梁场用环向喷淋车的车载喷头,应能喷翼缘下表面、腹板外侧面、梁底面、端面,梁体端面及底面喷淋是技术难点。
[0003]现有技术一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预制箱梁养护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3876026 U,包括:基座、立杆、喷头、竖向给水管、弯头、横向给水管、纵向给水管、阀门,所述基座上设有立杆,立杆一侧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竖向给水管连通;所述竖向给水管通过弯头与横向给水管、纵向给水管连通,所述竖向给水管底部与压力水管连通,所述竖向给水管与压力水管之间设有阀门;所述横向给水管和纵向给水管设有多个喷头。
[0004]现有技术二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轨道式养护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7954238 U,包含主机、控制箱、配电系统、控制器、养护管路、移动架、左侧箱梁、右侧箱梁、微型调焦喷头、高雾扇形喷头、电缆线等;主机与养护管路相连接,养护管路安装在移动家的周边,左侧箱梁设置在移动架的左侧,右侧箱梁设置在移动架的右侧,养护管路左下与右下安装微型调焦喷头,顶端按爪给你高雾扇形喷头,控制箱包含配电系统与控制器,控制箱安装在移动架上,控制箱通过电缆线连接外部电源,电子压力表安装在养护管路的前端,电子压力表与控制器电连接,移动架底部安装又一对主动轮与一对被动轮。
[0005]现有技术二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箱梁自动养护系统,授权公告号:CN 212528147 U,包括有自动化养护控制单元和现场采集单元;所述的自动化养护控制单元包括有控制柜、梁场数据服务器、箱梁信息采集设备、设置于养护区内的多个供水支管、二级主管道和清水池,所述的箱梁信息采集设备与梁场数据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的梁场数据服务器与控制柜通讯连接,所述的清水池通过增压泵与二级主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多个供水支管均与二级主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控制柜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增压泵连接;所述的现场采集单元包括有设置于养护区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柜连接。
[0006]现有喷头在喷淋小车顺梁长方向行进时,喷淋覆盖区域很难全覆盖梁体端面及底面,且耗水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及应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8]该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设置有喷淋车,所述喷淋车的上端安装有竖向伸缩杆,所述竖向伸缩杆的顶部安装有与梁体横断面平行且水平设置的顶部展臂,
每个顶部展臂的端部均安装有若干向心喷头;所述喷淋车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底部展臂,每个底部展臂端部安装有多个偏心喷头;
[0009]偏心喷头的喷水管道采用圆管,该圆管折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并在弯管上开设与偏心喷头相匹配的安装孔,安装孔间错分布,安装孔的中心线平面投影的夹角为2.5度,垂直孔面的中心线与圆弧管纵向对称平面呈15度夹角;偏心喷头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小喷头,所述第一小喷头沿圆弧偏心布置并通过螺纹安装在弯管上;第一小喷头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安装孔位及偏心点的连线的平面投影一致;
[0010]向心喷头的喷水管道采用圆管,该圆管折弯成半圆弧,并在弯管上开设与向心喷头相匹配的安装孔,安装孔间错分布,垂直孔面的中心线与圆弧管纵向对称平面呈15度夹角;向心喷头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小喷头,所述第二小喷头沿圆弧向心布置并通过螺纹安装在弯管上,相邻两个第二小喷头中心线平面投影的夹角为2.5度。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展臂相对于所述竖向伸缩杆对称设置。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展臂的末端通过第二双头内丝接头安装有向心喷头,所述底部展臂的末端通过第一双头内丝接头安装有偏心喷头;
[0013]所述第一小喷头和第二小喷头均采用带螺纹的铜喷头,铜喷头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铜喷头的直径不超过6mm,铜喷头的出水孔径为1mm。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水管道采用内径为19mm

22mm的圆管,所述圆管采用铝合金管或紫铜管,所述圆管的壁厚为1.2mm

2.0mm。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管折弯成圆弧的直径为320mm。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淋车内部的水箱通过管道分别与顶部展臂和底部展臂相连通。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心喷头及偏心喷头采用直线式喷射方式,向心喷头及偏心喷头所安装的圆管的圆弧半径160mm。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为计算喷淋横截面面积,把每个第一小喷头和第二小喷头喷水喷到壁面扩展宽度按矢量进行水平及竖向分解,根据向心喷头及偏心喷头喷到梁面经扩展后宽度的和计算出喷淋横截面面积,计算公式近似为:
[0019][0020]其中,s为喷淋横截面面积,h为下部喷头最上端的第一组向心喷头距梁底面的竖向距离,z为下部喷头最上第一组偏心喷头距梁底平面外边线的距离;10为第一小喷头和第二小喷头在给定水压下,离壁面给定距离下的扩展宽度,单位为cm;为水泵压力形成的放大系数;为偏心喷头上第一小喷头喷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心喷头上设置的第一小喷头长向中心线与圆弧管纵向对称平面呈15度夹角,偏差为
±
2度;向心喷头上设置的第二小喷头长向中心线与圆弧管纵向对称平面呈15度夹角,偏差为
±
2度。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所述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预制梁喷淋中的应用。
[0023]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偏心喷头的沿圆弧偏心布置,通过直线式喷射能喷淋预制梁的底部端面以及预制梁的底面;向心喷头沿圆弧向心布置,通过直线式喷射能喷淋预制梁的腹板外侧面和翼缘下表面;该喷淋装置可满足梁体移动喷淋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2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的布置结构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小喷头及第二小喷头的分布主视示意图。
[0027]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向心喷头横断面图。
[0028]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偏心喷头横断面图。
[0029]图4是喷淋横截面计算中下部偏心喷头距离预制梁的底面的竖向距离h、下部偏心喷头距离预制梁的底面近边线的距离z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小喷头在弧形主水管上安装孔位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设置有喷淋车(5),所述喷淋车(5)的上端安装有竖向伸缩杆(4),所述竖向伸缩杆(4)的顶部安装有与梁体横断面平行且水平设置的顶部展臂(3),每个顶部展臂(3)的端部均安装有若干向心喷头(1);所述喷淋车(5)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底部展臂(6),每个底部展臂(6)端部安装有多个偏心喷头(7);偏心喷头(7)的喷水管道采用圆管,该圆管折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并在弯管上开设与偏心喷头(7)相匹配的安装孔,安装孔间错分布,安装孔的中心线平面投影的夹角为2.5度,垂直孔面的中心线与圆弧管纵向对称平面呈15度夹角;偏心喷头(7)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小喷头(2

1),所述第一小喷头(2

1)沿圆弧偏心布置并通过螺纹安装在弯管上;第一小喷头(2

1)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安装孔位及偏心点的连线的平面投影一致;向心喷头(1)的喷水管道采用圆管,该圆管折弯成半圆弧,并在弯管上开设与向心喷头(1)相匹配的安装孔,安装孔间错分布,垂直孔面的中心线与圆弧管纵向对称平面呈15度夹角;向心喷头(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小喷头(2

2),所述第二小喷头(2

2)沿圆弧向心布置并通过螺纹安装在弯管上,相邻两个第二小喷头(2

2)中心线平面投影的夹角为2.5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展臂(3)相对于所述竖向伸缩杆(4)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箱梁养护用一体化分布式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展臂(3)的末端通过第二双头内丝接头(8

2)安装有向心喷头(1),所述底部展臂(6)的末端通过第一双头内丝接头(8

1)安装有偏心喷头(7);所述第一小喷头(2

1)和第二小喷头(2

2)均采用带螺纹的铜喷头,铜喷头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铜喷头的直径不超过6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承昊赵光伟余洋陶然郑修凯郭晓松李洪达张文超乔越何浩博徐宁波殷启阳张天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