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舱关节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71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舱关节配件,其包括可折叠式接杆组件(12),可折叠式接杆组件包括:第一接杆连接块(120),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右接杆I(120a),所述第一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中接杆(120b);长度大于第一接杆连接块的第二接杆连接块(121),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右接杆II(121a),所述第二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于中接杆(120b)。该隔离舱关节配件可以方便实现第一端支承件、第二端支承件连接的同时,还方便透明舱体角度调节。舱体角度调节。舱体角度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舱关节配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离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离舱关节配件。

技术介绍

[0002]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防控以及避免交叉性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员的隔离转运过程中,病原体易于扩散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对沿途环境造成污染是需要积极应对的挑战。
[0003]负压隔离舱则可以很好的实现上述病员的转运工作,而对于传统负压隔离舱而言通常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即废弃。本公司研发了可以反复使用的负压隔离舱,此时需要可以重复使用的部分则是可复用的外构造单元,而该外构造单元需要连接第一端支承件、第二端支承件的同时,还要方便透明舱体角度调节,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可以连接第一端支承件、第二端支承件的同时,还方便透明舱体角度调节的隔离舱关节配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舱关节配件,其可以连接第一端支承件、第二端支承件的同时,还方便透明舱体角度调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隔离舱关节配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折叠式接杆组件(12),可折叠式接杆组件包括:
[0006]第一接杆连接块(120),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右接杆I(120a),所述第一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中接杆(120b);
[0007]长度大于第一接杆连接块的第二接杆连接块(121),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右接杆II(121a),所述第二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于中接杆(120b)。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接杆连接块(120)、第二接杆连接块(121)为截面呈U的薄壁式构件。
[0009]进一步,其还包括:可折叠式接杆组件固定组件(4),其具有:
[0010]安装于第一端支承件和第二端支承件的端锁紧机构;
[0011]设置于透明舱体所设支承杆的可折叠式接杆组件中间固定件。
[0012]进一步,所述可折叠式接杆组件中间固定件为接杆扣。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隔离舱关节配件可以方便实现第一端支承件、第二端支承件的同时,还方便透明舱体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负压隔离舱立体图一。
[0015]图2为负压隔离舱立体图二。
[0016]图3为透明舱体立体图。
[0017]图4为外构造单元立体图,其中,(a)为外构造单元未布置柔性连接部的效果图;
(b)为外构造单元布置有柔性连接部的效果图。
[0018]图5为隔离舱关节配件,该图为两组可折叠式接杆组件折叠后的状态图,而这隔离舱关节配件使用状态图可参考图1和图2。
[0019]图6为第一端支承件立体图。
[0020]图7为第二端支承件立体图。
[0021]图8为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端锁紧机构局部放大图。
[0023]图10为中间固定件局部放大图。
[0024]图11为双向调节正负压接阀整机立体图一。
[0025]图12为双向调节正负压接阀整机立体图二。
[0026]图13为双向调节正负压接阀整机爆炸图。
[0027]图14为双向调节正负压接阀整机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9]本实施例提供了隔离舱关节配件,参见图5,其包括可折叠式接杆组件12,可折叠式接杆组件包括:第一接杆连接块120,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右接杆I120a,所述第一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中接杆120b。长度大于第一接杆连接块的第二接杆连接块121,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右接杆II121a,所述第二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于中接杆120b。
[0030]下面介绍配套该隔离舱关节配件的负压隔离舱,参见图1

10,负压隔离舱包括:外构造单元1、透明舱体单元2。这里的外构造单元作为外骨架可以回收利用,而受到污染的透明舱体单元直接从外构造单元分离后直接丢弃。
[0031]本技术中可复用的外构造单元1是有多个组件构成,可以收叠起来,也可以展开,完全展开后的效果如图4所示,具体来讲,该外构造单元其包括设置于第一端的第一端支承件10、设置于第二端的第二端支承件11,图4的左端部为隔离舱关节配件的第一端,右端部为隔离舱关节配件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支承件和第二端支承件之间设置有可折叠式接杆组件12,可折叠式接杆组件12设置在两个端支承件的腰部位置,既不阻挡操作人员的操作,也可以方便起到骨架支撑效果。所述负压生成系统13设置于第一端,所述第一端支承件和第二端支承件之间可以设置构成外构成单元底部的柔性连接部14,这里的柔性连接部可以是柔性塑料等材质,所述柔性连接部设置有固定带扣组件15。
[0032]该隔离舱关节配件具有设置于外构造单元的透明舱体单元2,透明舱体单元2属于公知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
[0033]值得一提的是,该隔离舱关节配件的负压生成系统3设置有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30,参见图8以及图11

14,该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30具有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30a,而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30a的控制面板30b可参见图1,控制面板30b连接于控制模块,该控制面板设置有机械按钮来操作设备,例如风机的“start/stop”按钮、“模式转换”按钮等,模式转换按钮可以利用控制模块控制风机不同工作模式来满足正压和负压调整,而
该控制面板处设置有显示屏,该显示屏连接于控制模块,以便于显示相关工作参数。安装于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的电池30c连接于控制模块。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安装有第一风扇30d,例如台达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的接口I连接防毒面具I30d

1,所述第一风扇的接口II连接转接腔室第一接口30f

1,而转接腔室第三接口30f

3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30d

2,所述连接接头I通过连接管而连接于透明舱体。双向正负压调节装置外壳内还安装有第二风扇30e,例如台达风扇,所述第二风扇的接口I连接防毒面具II30e

1,所述第二风扇的接口II连接转接腔室第二接口30f

2,而转接腔室第四接口30f

4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I30e

2,所述连接接头II通过连接管而连接于透明舱体,控制模块连接第一风扇、第二风扇。
[0034]该双向调节正负压接阀整机的工作过程如下:两根导气管一端分别连接防毒面具I30d

1、防毒面具II30e

1,另一端连接透明舱体,连接接头I30d

2、连接接头II30e

2分别安装过滤罐,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隔离舱关节配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折叠式接杆组件(12),可折叠式接杆组件包括:第一接杆连接块(120),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右接杆I(120a),所述第一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中接杆(120b);长度大于第一接杆连接块的第二接杆连接块(121),其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右接杆II(121a),所述第二接杆连接块另一端通过转动轴连接于中接杆(120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舱关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联敏孙业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医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