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368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包括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连接有抽水模块(2),抽水模块(2)连接有积水循环再利用模块(3);所述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包括基坑内桩承台坑(101),基坑内桩承台坑(101)坑底的侧壁设有承台间输水孔道(102),承台间输水孔道(102)连接有基坑内集水坑(105);所述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还包括环绕基坑分布且设置于压顶梁上的基坑内排水沟(103)以及设置于基坑围护桩外围的基坑外截洪沟(10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效率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特点。利用率的特点。利用率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坑排水系统,特别是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山边深基坑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设置基坑内外降水和地面截水设施,使得深基坑内外水位保持在一定标高,传统的做法是采用砖砌排水沟和集水井作为截排水系统,这种方式导致基坑内的排水效率较低,而基坑内的排水效率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基坑的水排出基坑后,被直接排放,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排水效率较低以及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本技术具有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效率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特点。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包括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连接有抽水模块,抽水模块连接有积水循环再利用模块;
[0005]所述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包括基坑内桩承台坑,基坑内桩承台坑坑底的侧壁设有承台间输水孔道,承台间输水孔道连接有基坑内集水坑;
[0006]所述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还包括环绕基坑分布且设置于压顶梁上的基坑内排水沟以及设置于基坑围护桩外围的基坑外截洪沟。
[0007]前述的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中,抽水模块包括位于基坑内集水坑的内抽水泵,内抽水泵连接有内部抽水管道,内部抽水管道与基坑内排水沟相连;所述基坑内集水坑的坑底还设有内部水位传感器,内部水位传感器连接有抽水泵控制装置,抽水泵控制装置与内抽水泵相连。
[0008]前述的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中,所述积水循环再利用模块包括相互连通的基坑外沉淀池和基坑外蓄水池,基坑外蓄水池内设有外部抽水泵,外部抽水泵连接有外部抽水管道,外部抽水管道分别经管道和智能阀门连接有洗手间蓄水设备和洗车池蓄水设备;所述外部抽水管道还连接有市政水管。
[0009]前述的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中,所述基坑内排水沟和基坑外截洪沟均与基坑外沉淀池相连通。
[0010]前述的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中,所述洗手间蓄水设备和洗车池蓄水设备内均设有外部水位传感器。
[0011]前述的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中,所述外部水位传感器、智能阀门和外部抽水泵与抽水泵控制装置相连。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抽水模块和积水循环
再利用模块组成,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由基坑内桩承台坑、承台间输水孔道、基坑内集水坑、基坑内排水沟和基坑外截洪沟组成,可用于山边深基坑工程,通过坑内、坑外双排水的形式,提高了排水效率以及水资源利用率,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基坑内积水,降低了基坑工程安全隐患、提高了基坑工程施工质量;通过抽水模块与积水循环再利用模块的搭配,实现基坑内积水的循环再利用,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
[0013]具体的,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通过在基坑内桩承台坑侧壁设置承台间输水孔道,实现了各个坑之间的相互连通,积水通过势能汇聚于基坑内集水坑,降低了基坑内抽水泵的使用数量;通过设置水位传感器实现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通过设置基坑内排水沟和基坑外截洪沟,实现坑内、坑外联合排水,极大地降低了山水对基坑内积水的影响,克服雨季对基坑内积水的影响,施工简单且降低了人员、设备的投入,同时可充分利用基坑内的积水,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能够有效提高排水效率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流程图;
[0016]图2是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的结构视图;
[0017]图3是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中基坑内排水沟和基坑外截洪沟的排布视图;
[0018]图4是积水循环再利用模块的结构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控制流程图。
[0020]附图中的标记为:1

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2

抽水模块,3

积水循环再利用模块,101

基坑内桩承台坑,102

承台间输水孔道,,103

基坑内排水沟,104

基坑外截洪沟,105

基坑内集水坑,201

抽水泵控制装置,202

内抽水泵,203

内部水位传感器,204

内部抽水管道,301

基坑外沉淀池,302

基坑外蓄水池,303

洗手间蓄水设备,304

洗车池蓄水设备,305

智能阀门,306

外部抽水泵,307

外部抽水管道,308

市政水管,309

外部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2]实施例。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构成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连接有抽水模块2,抽水模块2连接有积水循环再利用模块3;
[0023]所述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包括基坑内桩承台坑101,基坑内桩承台坑101坑底的侧壁设有承台间输水孔道102,承台间输水孔道102连接有基坑内集水坑105;
[0024]所述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还包括环绕基坑分布且设置于压顶梁上的基坑内排水沟103以及设置于基坑围护桩外围的基坑外截洪沟104。
[0025]抽水模块2包括位于基坑内集水坑105的内抽水泵202,内抽水泵202连接有内部抽水管道204,内部抽水管道204与基坑内排水沟103相连;所述基坑内集水坑105的坑底还设有内部水位传感器203,内部水位传感器203连接有抽水泵控制装置201,抽水泵控制装置
201与内抽水泵202相连。
[0026]所述积水循环再利用模块3包括相互连通的基坑外沉淀池301和基坑外蓄水池302,基坑外蓄水池302内设有外部抽水泵306,外部抽水泵306连接有外部抽水管道307,外部抽水管道307分别经管道和智能阀门305连接有洗手间蓄水设备303和洗车池蓄水设备304;所述外部抽水管道307还连接有市政水管308。
[0027]所述基坑内排水沟103和基坑外截洪沟104均与基坑外沉淀池301相连通。
[0028]所述洗手间蓄水设备303和洗车池蓄水设备304内均设有外部水位传感器309。
[0029]所述外部水位传感器309、智能阀门305和外部抽水泵306与抽水泵控制装置201相连。
[0030]所述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连接有抽水模块(2),抽水模块(2)连接有积水循环再利用模块(3);所述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包括基坑内桩承台坑(101),基坑内桩承台坑(101)坑底的侧壁设有承台间输水孔道(102),承台间输水孔道(102)连接有基坑内集水坑(105);所述深基坑积水输送收集模块(1)还包括环绕基坑分布且设置于压顶梁上的基坑内排水沟(103)以及设置于基坑围护桩外围的基坑外截洪沟(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工程智能化绿色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水模块(2)包括位于基坑内集水坑(105)的内抽水泵(202),内抽水泵(202)连接有内部抽水管道(204),内部抽水管道(204)与基坑内排水沟(103)相连;所述基坑内集水坑(105)的坑底还设有内部水位传感器(203),内部水位传感器(203)连接有抽水泵控制装置(201),抽水泵控制装置(201)与内抽水泵(202)相连。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尚锦金钟邵建辉周士伟戚琳飞林康康胡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杰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