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3650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包括转换板、料筒、机架、驱动机构,所述转换板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所述机架,所述转换板两侧安装有所述料筒,所述料筒底部设置有阀门,所述料筒外侧底部一体成型有凸环,所述料筒外侧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凸环和所述转换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把搅拌成桨的物料转移至机架前方进行造粒,另一个料筒内部填充有物料继续进行搅拌,不仅解决了人工转移物料的功能,还可以使得造粒和搅拌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对环境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与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化工、制药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其治理

直是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该类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物化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和催化氧化技术。催化氧化技术中的光催化法是通过化学氧化的方法把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无毒无害的无机酸等,被认为是目前实现清洁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最有效、最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技术。
[0003]物化技术和化学氧化技术具有去除率低、运转费用高、二次污染等缺陷。对于目前,应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光催化的水处理药剂基本都是粉末状的,虽然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所以我们需要利用造粒装置将传统的粉末状水处理药剂固定化,产出颗粒状的水处理药剂,这样能不但不需要过滤分离,还能克服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4]公开号为CN2127912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剂生产用环保型造粒设备,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箱,外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处理箱,第一处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烘干箱,烘干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阻丝块,外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处理箱,第二处理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造粒箱,造粒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钢板网,钢板网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紧固螺栓,造粒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但是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人工随物料进行多次转移,不利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包括转换板、料筒、机架、驱动机构,所述转换板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所述机架,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转换板两侧安装有所述料筒,所述料筒底部设置有阀门,所述料筒外侧底部一体成型有凸环,所述料筒外侧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凸环和所述转换板之间,所述转换板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上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为L型,且所述上限位板的水平段位于所述凸环顶部,这样设置可以把搅拌成桨的物料转移至机架前方进行造粒,另一个料筒内部填充有物料继续进行搅拌,不仅解决了人工转移物料的功能,还可以使得造粒和搅拌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气缸、连接板、盖板、搅拌装置本体、第二气缸、压料板,所述支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
支架,且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能够盖合在所述料筒顶部的所述盖板,后方的所述盖板顶部中央安装有所述搅拌装置本体,前方的所述盖板顶部中央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盖板,且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压料板,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气缸带动连接板下降,使得盖板盖合在料筒上,然后搅拌装置本体对物料进行搅拌,第二气缸带动压料板下降,压料板挤压物料,使得物料进入到成粒机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架、盖板、搅拌装置本体、滑轨、滑动板、第三气缸、连接杆,所述支架内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滑轨,所述滑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底部设置有驱动其升降的第三气缸,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后方的所述盖板顶部中央安装有所述搅拌装置本体,前方的所述盖板底部中央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料板,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三气缸带动滑动板下降,使得安装有搅拌装置本体的盖板盖合在料筒上,然后搅拌装置本体对物料进行搅拌,另一个盖板逐渐下降,盖板带动连接杆下降,连接杆带动压料板下降,压料板挤压物料,使得物料进入到成粒机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机架前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成粒机构。
[0011]优选的,所述成粒机构包括安装板、外壳、转动架、顶杆、网孔板,所述转动架外侧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外壳,所述转动架顶部中央设置有顶杆,所述网孔板套设在所述顶杆外侧,且卡接在所述外壳内侧,所述外壳位于所述阀门下方,所述外壳通过所述转动架固定在所述机架前端,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外壳带动转动架转动,使得经过网孔板的物料被转动架切断,实现了造粒的功能。
[0012]有益效果在于:
[0013]1、可以把搅拌成桨的物料转移至机架前方进行造粒,另一个料筒内部填充有物料继续进行搅拌,不仅解决了人工转移物料的功能,还可以使得造粒和搅拌同时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4]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8]图3是图2中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A

A剖视俯视图;
[0019]图4是图3中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I局部放大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1、转换板;2、料筒;3、机架;4、驱动机构;5、成粒机构;201、阀门;202、凸环;203、弹簧;204、上限位板;401、支架;402、第一气缸;403、连接板;404、盖板;405、搅拌装置本体;406、第二气缸;407、压料板;41、滑轨;42、滑动板;43、第三气缸;44、连接杆;501、安装板;502、外壳;503、转动架;504、顶杆;505、网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包括转换板(1)、料筒(2)、机架(3)、驱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板(1)底部设置有驱动其转动的所述机架(3),所述转换板(1)两侧安装有所述料筒(2),所述料筒(2)底部设置有阀门(201),所述料筒(2)外侧底部一体成型有凸环(202),所述料筒(2)外侧套设有弹簧(203),且所述弹簧(203)位于所述凸环(202)和所述转换板(1)之间,所述转换板(1)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上限位板(204),所述上限位板(204)为L型,且所述上限位板(204)的水平段位于所述凸环(202)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剂制备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支架(401)、第一气缸(402)、连接板(403)、盖板(404)、搅拌装置本体(405)、第二气缸(406)、压料板(407),所述支架(401)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一气缸(402),所述第一气缸(402)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支架(401),且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连接板(403),所述连接板(403)两端底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能够盖合在所述料筒(2)顶部的所述盖板(404),后方的所述盖板(404)顶部中央安装有所述搅拌装置本体(405),前方的所述盖板(404)顶部中央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第二气缸(406),所述第二气缸(406)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盖板(404),且通过螺栓连接有所述压料板(4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智杜旭涛杨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伊汇龙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