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56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吊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该种安全帽包括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以升降吊顶板,包括用以放置吊顶板的升降台面、铰接于所述本体的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以及固接于第一折叠结构的拉绳;其中,介于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之间的拉绳套设有弹簧;当拉动拉绳时,限定在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之间的弹簧被压缩,将升降台面升起;放松拉绳时,所述弹簧弹开,使得升降台面下降。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吊顶板置于安全帽的升降装置上,作为吊顶安装的辅助设备,不但减少人手的支撑和胳膊抬起的频次,节省体力,而且便于调整和挪动吊顶板的位置,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兼具防砸功能。具防砸功能。具防砸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吊顶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家装修房子也是会选用吊顶装修的方式,安装吊顶时进入现场一定要戴安全帽避免砸伤。
[0003]目前在吊顶安装时,大多为人工用手支撑,不仅费劲,而且有吊顶板掉落或者人员受伤的风险;或者用机器或其他设备作为吊顶板的支撑,但需要经常挪动位置,极不方便,增加安装周期。
[0004]中国专利CN 107772603 A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砸功能的安全帽,该种安全帽包括透气孔、外壳、帽檐、固定带、系带、塑料壳、铁丝网、第一连接板、第一弹簧、滑杆、挡板、第二弹簧、海绵层、支撑板、第二连接板、凸块、转轴、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滑槽和滑轮。当安全帽受到杂物的冲击时,塑料壳会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滑轮在滑槽内向上移动,降低了杂物对安全帽的冲击力,当杂物对安全帽的冲击过大时,滑轮移动到滑槽的顶端,安全帽还要承受巨大冲击时,铁丝网会向下压滑杆,进而使滑杆绕着转轴向下旋转,进而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进而降低了杂物对安全帽的冲击力,进而可以对工人的头部进行保护。但此申请的安全帽仅具有防砸功能,功能单一,在吊顶安装时对吊顶板起不到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用以辅助吊顶安装时人工用手的支撑,以解决现有技术吊顶板安装过程中不易调整和挪动位置、耗费体力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包括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以升降吊顶板,包括用以放置吊顶板的升降台面、铰接于所述本体的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以及固接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的拉绳;其中,介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叠结构之间的拉绳外套设有弹簧;当吊顶板被放置于所述升降台面后,拉动所述拉绳,进而拉动所述第一折叠结构,与此同时,限定在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之间的弹簧被压缩,将所述升降台面升起,从而抬起所述吊顶板;放松所述拉绳时,所述弹簧弹开,使得所述升降台面降落,进而将所述吊顶板下降。
[0007]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叠结构由第一腹杆和第二腹杆铰接形成;所述第二折叠结构由第三腹杆和第四腹杆铰接形成。
[0008]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分别呈V型。
[0009]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的开口端相向设置。
[0010]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腹杆和第三腹杆分别铰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
二腹杆和第四腹杆分别与所述升降台面铰接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腹杆和第三腹杆长度相等;所述第二腹杆和所述第四腹杆长度相等。
[0012]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本体的滑轮和控制所述滑轮转动的摇杆。
[0013]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拉绳的拉动端环绕于所述滑轮。
[0014]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折叠结构靠近所述滑轮的一侧固接一用以支撑所述拉绳的辅助滑轮。
[0015]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摇杆可折叠。
[0016]本专利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上还设置一帽檐和可拆卸安装的照明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安装吊顶时,先戴上安全帽,然后将吊顶板放置于升降台面上,减少用手支撑,节省体力;再通过身体的移动,将吊顶板挪动到需要安装的位置,不需要用机器或其他设备来移动,避免了对设备的控制时间,减少安装周期;最后转动安全帽上的摇杆,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升降台面的升降和下降,从而调整吊顶板的高度,使吊顶板顺利到达指定位置并进行安装,同时安全帽上的照明灯可以为室内光线较暗的地方提供照明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吊顶板置于安全帽的升降装置上,作为吊顶安装的辅助设备,不但减少人手的支撑和胳膊抬起的频次,节省体力,而且便于调整和挪动吊顶板的位置,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兼具防砸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本体;11、帽檐;12、照明灯;2、升降装置;21、滑轮;22、摇杆;23、拉绳;24、升降台面;25、第一折叠结构;251、第一腹杆;252、第二腹杆;26、第二折叠结构;261、第三腹杆;262、第四腹杆;27、辅助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该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包括本体1和安装于本体1的升降装置2;升降装置2用以升降吊顶板,包括用以放置吊顶板的升降台面24、铰接于本体1的第一折叠结构25和第二折叠结构26以及固接于第一折叠结构25的拉绳23;其中,位于第一折叠结构25和第二折叠结构26之间的拉绳23外套设有弹簧;当吊顶板被放置于升降台面24后,拉动拉绳23,进而拉动第一折叠结构25,与此同时,限定在第一折叠结构25和第二折叠结构26之间的弹簧被压缩,将所述升降台面升起,从而抬起所述吊顶板;放松拉绳23时,弹簧弹开,使得升降台面24降落,进而将吊顶板下降。
[0021]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体1呈半球形,可以是玻璃钢、聚碳酸酯塑料、ABS塑料、超高分子聚乙烯塑料、改性聚丙烯塑料等,但不限于此。
[0022]半球形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帽檐11,佩戴安全帽时,半球形本体1可以对施工人员的头部进行保护,帽檐11便于对施工人员的眼睛进行保护。帽檐11的上方还安装有照明灯12,通过照明灯12的作用,便于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观察,无需他人照明,结构简单可靠。
[0023]升降装置2设置在本体1的顶部,通过升降装置2控制吊顶板的升降,包括滑轮21和环绕于滑轮21的拉绳23;滑轮21固定安装在本体1的一侧面上,滑轮21远离本体1的一侧可转动安装一摇杆22,通过转动摇杆22可以带动滑轮21转动,从而拉动拉绳23运动;摇杆22可以折叠,当不需要调整升降装置2的高度或吊顶板安装完成时,可以将摇杆22折叠起来,避免与周围墙壁或物体发生碰撞,且固定拉绳23不做移动。升降装置2还包括由第一腹杆251和第二腹杆252铰接形成的第一折叠结构25以及由第三腹杆261和第四腹杆262铰接形成的第二折叠结构26;第一折叠结构25和第二折叠结构26分别呈V型,且第一折叠结构25和第二折叠结构26的开口端相向设置,以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0024]拉绳23穿过第二折叠结构26中第三腹杆261与第四腹杆262铰接部位的铰接缝,即“V”型结构的闭合端,并延伸至第一折叠结构25,与第一腹杆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安装于所述本体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以升降吊顶板,包括用以放置吊顶板的升降台面、铰接于所述本体的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以及固接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的拉绳;其中,介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和所述第二折叠结构之间的拉绳外套设有弹簧;当吊顶板被放置于所述升降台面后,拉动所述拉绳,进而拉动所述第一折叠结构,与此同时,所述弹簧因限定在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之间而被压缩,将所述升降台面升起,从而抬起所述吊顶板;放松所述拉绳时,所述弹簧弹开,使得所述升降台面降落,进而将所述吊顶板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由第一腹杆和第二腹杆铰接形成;所述第二折叠结构由第三腹杆和第四腹杆铰接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吊顶安装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结构和第二折叠结构分别呈V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吊顶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朱书荻周东珊彭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