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花扣林专利>正文

一种室内建筑地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355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建筑地面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层处理;步骤二:竖向隔音片铺设处理;步骤三:铺设保温板;步骤四:防水胶带黏贴;步骤五:进户门洞处支模处理和灰饼施工;步骤六:铺设钢丝网片;步骤七:细石砼干法找平层浇筑处理;步骤八:成品面养护;步骤九:切缝;以竖向隔音片、挤塑聚苯板、钢丝网片及自拌细石混凝土等为主要材料,该工艺工法的应用和实际精细的操作将主材本身良好的延伸性、耐老化、不透水、保温隔音的作用应用优化,彻底解决了因撞击噪声干扰及混凝土保护层的表面开裂和空鼓等问题,密实和密封性好,强度高。强度高。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建筑地面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居住建筑楼地面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居住建筑室内保温隔声楼地面防裂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居住建筑楼地面新设保温设计的要求,众多新建居住建筑采用了多种地面保温隔声构造。现有室内建筑原有混凝土通常很难解决撞击噪声干扰、混凝土保护层的表面开裂和空鼓等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1610114049.9一种湿对湿摊铺型高耐磨地坪的施工方法,用该施工方法制造的地坪强度高,耐磨性好,整体颜色一致,外观质量好。方法是:混凝土垫层施工;放线切割;设置模板;混凝土垫层扫浆;铺设钢筋防裂网;混凝土找平层施工;过渡层施工;耐磨层施工:地坪成品面施工;地坪养护;卸模;地坪伸缩缝切割;对地坪宽边两侧混凝土进行放线,用大切割锯把破损及弯曲部分进行切割,人工进行凿除后进行填仓作业;对经填仓作业后的地坪进行渗透抛光处理,但并不能解决撞击噪声干扰、混凝土保护层的表面开裂和空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出了一种以竖向隔音片、挤塑聚苯板、钢丝网片及自拌细石混凝土等为主要材料,通过应用和实际精细的操作将主材本身良好的延伸性、耐老化、不透水、保温隔音的作用应用优化,解决了因撞击噪声干扰及混凝土保护层的表面开裂和空鼓等问题,具有保温、隔声和防止楼地面防裂的功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建筑地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基层处理;
[0007]在地坪保温系统施工前,将楼板基层清理,对墙体四周根部的浮浆、混凝土进行凿除清理,墙体根部平整,进一步对楼板大面若通过凿除或修补方式进行平整,最后将楼面的灰尘颗粒清理干净;
[0008]步骤二:竖向隔音片铺设处理;
[0009]基层清理后沿墙体四周弹标高控制线,根据控制线黏贴隔音片,隔音片采用条纹式或者格栅式成品隔音片结构,隔音片保持与四周墙体黏贴密实平整,隔音片与四周墙体整体衔接,隔音片间接缝宽度间隙范围为0.5mm~1.5mm,隔音片接缝位置避开阳角≥200mm;隔音片与墙角处墙面、穿楼板管道底部铺设并粘贴有竖向隔声片,竖向隔声片顶端高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表面层,所述竖向隔声片铺设布满墙角处墙面,竖向隔声片拼缝宽度间隙0.1mm~1mm,竖向隔声片接缝处贴有防水胶带;
[0010]步骤三:铺设保温板;
[0011]保温隔声板整块板铺设室内四周,保温隔声板的切割板材铺设于室内中间,保温
隔声板带有凹槽面采用朝下平整铺设方式,保温隔声板板缝间相互对齐摆设,相邻保温隔声板间拼缝宽度间隙0.8~2mm;
[0012]步骤四:防水胶带黏贴;
[0013]保温板铺设后,采用胶带对保温隔声板拼缝及隔音片间缝隙进行密封黏贴,接缝胶带在拼缝两侧宽度相等,保持胶带抹平消除皱褶或者胶带外侧再覆盖、黏贴防水胶带加强密封;
[0014]步骤五:进户门洞处支模处理和灰饼施工;
[0015]进户门洞处用木模进行支设,支设位置为门洞处外侧墙体面层向内2

3cm处,公共部位地砖镶贴时伸入进户门槛下,使进户门槛与地砖紧密结合;灰饼施工在保温板层,施工间距范围为0.8*0.8m~1.5m*1.5m,每个灰饼面标高采用红外线扫平仪精确控制确保地坪施工的标高及平整度;
[0016]步骤六:铺设钢丝网片;
[0017]铺设时,在钢丝网片下方铺垫垫块,垫块间距为300mm~500mm,钢丝网片与地面层间距为15mm~20mm,钢丝网片搭接处采用细铁丝绑扎,搭接宽度为60mm~100mm;
[0018]步骤七:细石砼干法找平层浇筑处理;
[0019]细石砼采用自拌干料,水根据砂、石含水量进行调整配比,出料成手捏成团散于钢丝网片上;
[00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先用刮尺找平,再用电动磨光机振捣密实至表面挤出浆,并对表面孔隙较大处浇素水泥浆进行二次打磨找平,初凝前东西方向拉出细毛;
[0021]步骤八:成品面养护;
[0022]细石砼成型后第2天进行洒水养护,每天应洒水3~4次,连续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小时,地面施工抗压强度达到5MPa。
[0023]步骤九:切缝;
[0024]细石混凝土浇筑48~72h后,应力集中处切割分格缝,切缝弹线施工,缝成型呈顺直状态,切缝深度不小于1.5cm。
[0025]优选地,步骤七中,细石砼配合比为1.5斗车水泥:2斗车细石瓜子片:3斗车中粗砂,水根据砂、石含水量进行调整,出料成手捏成团。
[0026]优选地,步骤七中,在墙角处、穿楼板管道处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能进入竖向隔声片和墙体之间,浇筑时调整钢丝网片的位置。
[0027]优选地,步骤七中,对表面孔隙较大处浇素水泥浆进行二次打磨找平,在面层压入一道玻纤网。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下列优点:
[0029]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是对原有施工工艺进行改进,本专利技术以竖向隔音片、挤塑聚苯板、钢丝网片及自拌细石混凝土等为主要材料,该工艺工法的应用和实际精细的操作将主材本身良好的延伸性、耐老化、不透水、保温隔音的作用应用优化,彻底解决了因撞击噪声干扰及混凝土保护层的表面开裂和空鼓等问题,隔声效果好,密实和密封性好,强度高,抗压强度达到5MPa以上。
[0030]根据DGJ32/TJ194

2015《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
[0031][0032]根据DGJ32/TJ194

2015《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技术标准》,楼板空气声隔声性能:
[0033][0034]根据Q/TZSCJZCL001

2017《SC建筑楼地面保温隔声系统应用》标准,检验保温隔声板参数:
[0035][0036]最后,根据GB/T50081

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检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
[0037]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温隔声楼地面构造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室内建筑地面施工方法流程框图。
[0040]图3为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计算图。
[0041]图4为楼板空气声隔声性能计算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
[004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室内建筑地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4]步骤一:基层处理;
[0045]在地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建筑地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层处理;在地坪保温系统施工前,将楼板基层清理,对墙体四周根部的浮浆、混凝土进行凿除清理,墙体根部平整,进一步对楼板大面若通过凿除或修补方式进行平整,最后将楼面的灰尘颗粒清理干净;步骤二:竖向隔音片铺设处理;基层清理后沿墙体四周弹标高控制线,根据控制线黏贴隔音片(1),隔音片(1)采用条纹式或者格栅式成品隔音片结构,隔音片保持与四周墙体黏贴密实平整,隔音片与四周墙体整体衔接,隔音片间接缝宽度间隙范围为0.5mm~1.5mm,隔音片接缝位置避开阳角≥200mm;隔音片与墙角处墙面、穿楼板管道底部铺设并粘贴有竖向隔声片(2),竖向隔声片(2)顶端高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表面层,所述竖向隔声片(2)铺设布满墙角处墙面,竖向隔声片(2)拼缝宽度间隙0.1mm~1mm,竖向隔声片(2)接缝处贴有防水胶带;步骤三:铺设保温板;保温隔声板(3)整块板铺设室内四周,保温隔声板(3)的切割板材铺设于室内中间,保温隔声板(3)带有凹槽面采用朝下平整铺设方式,保温隔声板(3)板缝间相互对齐摆设,相邻保温隔声板(3)间拼缝宽度间隙0.8~2mm;步骤四:防水胶带黏贴;保温板铺设后,采用胶带对保温隔声板(3)拼缝及隔音片(1)间缝隙进行密封黏贴,接缝胶带在拼缝两侧宽度相等,保持胶带抹平消除皱褶或者胶带外侧再覆盖、黏贴防水胶带加强密封;步骤五:进户门洞处支模处理和灰饼施工;进户门洞处用木模进行支设,支设位置为门洞处外侧墙体面层向内2

3cm处,公共部位地砖镶贴时伸入进户门槛下,使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扣林
申请(专利权)人:花扣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