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12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涉及蟑螂诱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盖、中间层和底座,底座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柱,底座的上方安装中间层,中间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固定柱贯穿第一通孔,中间层的上方安装有上盖,上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固定柱贯穿第二通孔,固定柱的顶部安装有螺帽,螺帽设置于上盖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蟑螂药引诱蟑螂穿过第一单向门,随后第一单向门自动关闭,使得蟑螂无法逃脱,一部分蟑螂留在底座的内部,另一部分蟑螂穿过第二单向门进入中间层的上方,引诱到盒体内部的蟑螂可通过饿死或浸水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固,便于携带与安装,使用范围广,诱杀效率高。诱杀效率高。诱杀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


[0001]本技术涉及蟑螂诱捕设备
,具体为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

技术介绍

[0002]蟑螂在生活中常见的害虫,常藏匿在厨房、食品柜、饲料库、卫生间的缝隙处等人们不易注意到的阴暗角落处。其不仅危害粮油食品、衣物和书籍等仓储物品,而且还能传播疾病对人造成伤害。蟑螂有边吃、边吐、边排泄的恶习,并分泌臭液,在其活动中,不仅可携带麻风分支杆菌、鼠疫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40多种病原体,而且也是肠道病和寄生虫病重要的传播媒介,其分泌物和粪便中均含有多种致癌物质。不仅如此,厨房电器的故障有时也与蟑螂有关,像微波炉、电磁炉等。蟑螂还能轻而易举地钻进大型电器、电子计算机、仪表和家用电器中咬坏线路,或者制造短路,造成意外的故障,因此人们现在也称蟑螂为“电器害虫”。
[0003]目前,现有技术大多数采用在室内喷洒杀虫剂或者放置杀虫药的方式来灭虫;大量的喷洒杀虫剂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需要长时间的敞放空气,才能将杀虫剂散去;而且现有的杀虫药引诱蟑螂的效果不好,而且由于蟑螂的适应能力强,同一款杀虫药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效果,需要及时换取其它品种的杀虫药来继续进行杀虫。而现有的蟑螂诱捕盒功能少,诱捕效果差,诱捕盒放置后容易被儿童取走玩耍或误食蟑螂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夜间放置的蟑螂诱捕盒极易被踩踏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通过采用荧光灯解决夜间蟑螂盒易被踩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包括上盖、中间层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所述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柱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中间层的上方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柱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外侧。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隔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门,所述第一单向门设置有多组。
[0007]优选的,所述中间层的外侧安装有投食盒,所述投食盒设置有多组,所述投食盒设置于所述隔板的外侧,多组所述投食盒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门,所述第二单向门设置有多组。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外侧安装有荧光灯,所述荧光灯的外径略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荧光灯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入口,所述入口设置有多组,所述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向门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为双面吸盘。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蟑螂药引诱蟑螂穿过第一单向门,随后第一单向门自动关闭,使得蟑螂无法逃脱,一部分蟑螂留在底座的内部,另一部分蟑螂穿过第二单向门进入中间层的上方,引诱到盒体内部的蟑螂可通过饿死或浸水进行处理,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固,便于携带与安装,使用范围广,诱杀效率高,同时采用无毒的引诱药剂,避免有人误食蟑螂药中毒;
[0013]2、在上盖的上方安装荧光灯,使得盒体夜间发光避免踩踏损坏盒体。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分层结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吸盘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中:1

上盖,2

中间层,3

底座,4

第一单向门,5

荧光灯,6

固定柱, 7

隔板,8

第二单向门,9

投食盒,10

第一通孔,11

第二通孔,12

入口,13
‑ꢀ
螺帽,14

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包括上盖1、中间层2和底座3,底座3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柱6,底座3的上方安装中间层2,中间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0,固定柱6贯穿第一通孔10,中间层2的上方安装有上盖1,上盖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11,固定柱6贯穿第二通孔11,固定柱6的顶部安装有螺帽13,螺帽13设置于上盖1 的外侧。
[0021]将少量无毒的蟑螂药撒入底座3的内部,将中间层2贯穿固定柱6安装于底座3的上方,在投食盒9的内部分别撒入适量的蟑螂药,随后盖上上盖1,并通过螺帽13固定,将吸盘14的一面吸附在底座3的底部,另一面吸附在地面或墙壁上,通过蟑螂药引诱蟑螂穿过第一单向门4,随后第一单向门4自动关闭,使得蟑螂无法逃脱,一部分蟑螂留在底座3的内部,另一部分蟑螂穿过第二单向门8进入中间层2的上方,引诱到盒体内部的蟑螂可通过饿死或浸水进行处理。
[0022]在本实施中,底座3的上方固定有隔板7,隔板7设置有多组,多组隔板7 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门4,第一单向门4设置有多组。
[0023]通过设置多组隔板7,避免吸引到盒体内部的蟑螂随意窜动,同时安装第一单向门4,使得蟑螂进入盒体内部后自动关闭,从而防止蟑螂逃脱出去。
[0024]在本实施中,中间层2的外侧安装有投食盒9,投食盒9设置有多组,投食盒9设置于隔板7的外侧,多组投食盒9的内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门8,第二单向门8设置有多组。
[0025]在投食盒9的内部分别撒入适量的蟑螂药,吸引部分蟑螂穿过第二单向门8 进入
中间层2的上方。
[0026]在本实施中,固定柱6的外侧安装有荧光灯5,荧光灯5的外径略小于第一通孔10的内径,荧光灯5设置于第一通孔10的上方。
[0027]通过在上盖1的上方安装荧光灯5,使得盒体夜间发光,避免踩踏损坏盒体。
[0028]在本实施中,底座3的上方设置有入口12,入口12设置有多组,入口12 设置于第一单向门4的外侧。
[0029]通过蟑螂药引诱蟑螂从入口12进入并穿过第一单向门4,随后第一单向门 4自动关闭,使得蟑螂无法逃脱。
[0030]在本实施中,底座3的下方安装有吸盘14,吸盘14为双面吸盘。
[0031]将吸盘14的一面吸附在底座3的底部,另一面吸附在地面或墙壁上,便于固定放置盒体。
[0032]工作原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包括上盖(1)、中间层(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柱(6),所述底座(3)的上方安装所述中间层(2),所述中间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0),所述固定柱(6)贯穿所述第一通孔(10),所述中间层(2)的上方安装有上盖(1),所述上盖(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11),所述固定柱(6)贯穿所述第二通孔(11),所述固定柱(6)的顶部安装有螺帽(13),所述螺帽(13)设置于所述上盖(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上方固定有隔板(7),所述隔板(7)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隔板(7)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门(4),所述第一单向门(4)设置有多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吸盘的荧光灯灭蟑螂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蒂锦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