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304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6
一种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及系统,涉及智慧停车技术领域,所述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包括利用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与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对标记路内停车区域进行多角度监测和测距,判断标记路内停车区域是否具有有效车位。所述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监测空余车位数量的准确率,能够有效增强路内停车位的管理精确度。路内停车位的管理精确度。路内停车位的管理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停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车辆的快速增长,很多城市不得不在道路的两侧设置停车位,以对停车车辆进行统一地管理。这类停车场一般都是全开放式的停车场,车辆进出不受道闸等护栏装置的约束,因此这类停车通常称为路侧停车(也称路侧占道停车或路内停车)。
[0003]目前路侧停车中的平行停车场(即车位首尾相连形成一排的停车场,以下称路侧平行停车场)主要由高位摄像机(枪机)进行监控管理,车辆停泊和离开均进行记录,大大缓解了人工管理的压力。
[0004]但利用这种高位摄像机监测空余有效车位的方式仍有不妥,主要因为单侧的高位摄像机不能识别有效空余车位。导致路内停车位的车位管理精确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及系统,其能够快速识别有效车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路内停车位的管理准确度。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智能停车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用于对路内停车位精确管理,其特征在于,包括:S1: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校准,定义坐标为(X1,Y1);S2:在无车辆停放状态下,获取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所拍摄路内停车区域图像,划分停车位并进行编号,得到路内停车位额定车位数量M及各车位对应编号;S3:获取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采集路内停车位视频数据,解析获得路内停车位在停车辆数量N;S4:获得理想状态下剩余车位数量P=所述额定车位数量M

所述在停车辆数量N;S5:通过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采集路内停车位车位图像数据,解析获得当前状态下剩余车位数量R;S6:获得差值E=所述理想状态下剩余车位数量P

所述当前状态下剩余车位数量R;若所述差值E=0,判断所述路内停车正常,向发出查询请求的客户端反馈所述路内停车位实际数量A=P;若所述差值E>0或E<0,判断所述路内停车异常,解析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此时所拍摄图像,获得所述路内停车位的车辆图像,逐一检测不同编号的路内停车位及其所停放车辆图像的对应关系;对于路内停车位与所停放车辆唯一对应关系的车位进行识别,对于路内停车位的完整空余车位进行识别并计数G,对于同一编号的路内停车位不能与该车位上所停放车辆产生唯一对应关系的路内停车位进行编号标记;将标记后路内停车位的图像信息及对应的编号,打包为协助请求报文发送给相邻的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将相邻的标记后的路内停车位合并为标记路内停车区域;识别标记路内停车区域所停放车辆与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最大距离的车牌,标记为第一标记车牌,检测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第一标记车牌之间的距离d1,记录此时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的拍摄角度与水平线夹角θ1,通过三角函数计算获得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第一标记车牌之间的距离L1=sin(90
°‑
θ1)*d1;所述标记路内停车区域距离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最大距离的车位线,标记为第一车位线,检测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第一车位线之间的距离d2,记录此时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的拍摄角度与水平线夹角θ2,通过三角函数计算获得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第一标记车牌之间的距离L2=sin(90
°‑
θ2)*d2;对L1与L2数值进行比较,获得最大值L;相邻的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定义坐标(X2,Y2);接收所述协助请求报文,判断所述标记路内停车区域的图像及对应编号是否超出采集范围,如超出范围则将协助请求报文发送给相邻的其他高位双目摄像机,否则进行协助处理;所述协助处理包括:根据所述标记路内停车区域的编号锁定该路内停车位,识别所述标记路内停车区域中所停放车辆与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最大距离的车牌,标记为第二标记车牌;检测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第二标记车牌之间的距离d1

,记录此时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的拍摄角度与水平线夹角θ1

,通过三角函数计算获得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第二标记车牌之间的距离L1

=sin(90
°‑
θ1

)*d1

;识别所述标记路内停车区域中距离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最大距离的车位线,标记为第二车位线,检测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第二车位线之间的距离d2

,记录此时
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的拍摄角度与水平线夹角θ2

,通过三角函数计算获得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第二标记车牌之间的距离L2

=sin(90
°‑
θ2

)*d2

;对L1

与L2

数值进行比较,获得最大值L

;所述标记路内停车区域的长度H=(L+L

)

|X2

X1|;向发出查询请求的所述客户端反馈所述路内停车位实际数量A=G+H/6,数量A向下取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路内停车区域的长度H=(L+L

)

|X2

X1|+Δ;上述公式误差数值Δ可由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及所述标记路内停车区域三者在所述路内停车位的宽度方向上的偏差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运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通过对焦拍摄固定坐标位置的标识,获得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标识之间的距离数据以及当前的拍摄角度数据,记录当前数据作为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复位数据;在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执行拍摄任务前,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通过对焦拍摄所述标识获得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标识之间的距离数据以及当前的拍摄角度数据,与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复位数据进行比对,若一致,完成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的位置校准;若不一致,调整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位置及拍摄角度直至与所述第一高位双目摄像机复位数据一致;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通过对焦拍摄固定坐标位置的标识,获得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标识之间的距离数据以及当前的拍摄角度数据,记录数据作为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复位数据;在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执行拍摄任务前,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通过对焦拍摄所述标识获得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与所述标识之间的距离数据以及当前的拍摄角度数据,与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复位数据进行比对,若一致,完成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的位置校准;若不一致,调整所述第二高位双目摄像机位置及拍摄角度直至与所述第二高位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何安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新泰基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