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82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开关面板,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开关外壳和开关底壳,所述开关外壳与所述开关底壳固定连接并围成内部空间,所述开关外壳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按键、至少一个保护框架和至少一个硅胶块,所述保护框架为内外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保护框架的外周壁与所述开关外壳上的所述开口适配,所述保护框架的内周壁包裹所述开关按键的外周壁,所述保护框架和所述开关按键从所述内部空间穿过所述开关外壳上的所述开口而伸出所述开关外壳,所述保护框架固定,所述硅胶块设置在内部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开关按键与开关触点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开关的防尘和防水性能、提升开关的按压手感。提升开关的按压手感。提升开关的按压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开关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开关面板。

技术介绍

[0002]开关是一种常用的电气元件,目前常见的是跷跷板式开关。中国专利文件CN212182177U公开了一种开关面板壳体结构,包括开关面板底盒、开关面板上盖,所述开关面板上盖,包括上盖本体、卡爪,上盖本体内侧固定连接若干个卡爪,卡爪包括爪座、卡爪部,卡爪部包括沿圆周分布的若干个花瓣形弹片,花瓣形弹片的根部与爪座连接,花瓣形弹片之间设有缝隙,花瓣形弹片由根部向顶部外展后内收,外展部与内收部连接的位置设有球面突起,所述开关面板底盒,包括底盒本体,底盒本体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卡扣连接的限位孔三,卡爪通过球面突起与限位孔三卡接,上盖本体的边部设有凹槽缺口,底盒本体的边部设有与凹槽缺口对应的斜底凹槽,凹槽缺口与斜底凹槽组合后形成开关面板壳体的拆卸口。但是该跷跷板式开关为了使开关键有一定的跷动空间,开关键与壳体之间有较大的缝隙,因此灰尘或者污渍容易渗入开关内部,而且防水性能差,擦拭清洁开关容易浸水而存在较大引发事故的风险。另外,该开关的开关键手感僵硬,舒适度差,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开关面板,提高开关的防尘和防水性能、提升开关的按压手感。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面板,包括开关外壳和开关底壳,所述开关外壳与所述开关底壳固定连接并围成内部空间,所述开关外壳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按键、至少一个保护框架和至少一个硅胶块,所述保护框架为内外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保护框架的外周壁与所述开关外壳上的所述开口适配,所述保护框架的内周壁包裹所述开关按键的外周壁,所述保护框架和所述开关按键从所述内部空间穿过所述开关外壳上的所述开口而伸出所述开关外壳,所述保护框架固定,所述硅胶块设置在内部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开关按键与开关触点之间。
[0005]可选地,所述开关按键为内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硅胶块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开关按键内。
[0006]可选地,所述硅胶块的内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开关触点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凹槽内。
[0007]可选地,所述保护框架与所述开关底壳固定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保护框架包括外圈、套框和法兰板,所述套框的外端与所述外圈相连,所述套框的内端与所述法兰板相连,所述外圈覆盖所述开关按键的外端面的外周,所述套框的内周壁包裹所述开关按键的外周壁,所述法兰板位于所述内部空间,所述法兰板与所述开关底壳固定连接。
[0009]可选地,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法兰板与所述开关底壳之间,所述垫片
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开关按键穿过的开口。
[0010]可选地,所述开关外壳为内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开关底壳为外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开关外壳的内周壁与所述开关底壳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所述开关外壳的外端面上开设有供所述保护框架和所述开关按键伸出的所述开口。
[0011]可选地,所述开关外壳的内周壁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开关底壳的外周壁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多个卡扣分别卡接固定于所述多个卡槽。
[0012]可选地,所述保护框架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塑成型,所述开关外壳、所述开关底壳和所述开关按键由聚氯乙烯注塑成型。
[0013]可选地,所述保护框架内添加有荧光粉。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面板在开关外壳上的开口与开关按键之间具有保护框架,保护框架与开关外壳和开关按键的配合精度高,开关按键与开关外壳之间没有缝隙,能够防止灰尘或者污渍渗入开关内部,而且防水性能好,能够避免擦拭开关由于浸水而引发事故;另外,硅胶块作为开关按键与开关触点的物理连接介质,弹性强,按压开关按键的手感舒适,用户体验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本对专利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正面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背面视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面板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开关面板10,包括开关外壳100和开关底壳200,所述开关外壳100与所述开关底壳200固定连接并围成内部空间,所述开关外壳10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110。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按键300、至少一个保护框架400和至少一个硅胶块500,所述保护框架400为内外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保护框架400的外周壁与所述开关外壳100上的所述开口110适配,所述保护框架400的内周壁包裹所述开关按键300的外周壁,所述保护框架400和所述开关按键300从所述内部空间穿过所述开关外壳100上的所述开口110而伸出所述开关外壳100,所述保护框架400固定,所述硅胶块500设置在内部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开关按键300与开关触点(图中未示出)之间。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面板10在开关外壳100上的开口110与开关按键300之间具有保护框架400,保护框架400与开关外壳100和开关按键300的配合精度高,开关按键300与开关外壳100之间没有缝隙,能够防止灰尘或者污渍渗入开关内部,而且防水性能好,能
够避免擦拭开关由于浸水而引发事故;另外,硅胶块500作为开关按键300与开关触点的物理连接介质,弹性强,按压开关按键300的手感舒适,用户体验好。
[002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开关按键300为内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硅胶块500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开关按键300内。
[0023]所述硅胶块500的内端开设有凹槽510,所述开关触点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凹槽510内。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硅胶块500至少部分容纳于开关按键300内、开关触点至少部分容纳于凹槽510内,能够减小开关面板10的厚度。
[0025]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保护框架400与所述开关底壳200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框架400包括外圈410、套框420和法兰板430,所述套框420的外端与所述外圈410相连,所述套框420的内端与所述法兰板430相连,所述外圈410覆盖所述开关按键300的外端面的外周,所述套框420的内周壁包裹所述开关按键300的外周壁,所述法兰板430位于所述内部空间,所述法兰板430与所述开关底壳200固定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保护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面板,包括开关外壳和开关底壳,所述开关外壳与所述开关底壳固定连接并围成内部空间,所述开关外壳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按键、至少一个保护框架和至少一个硅胶块,所述保护框架为内外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保护框架的外周壁与所述开关外壳上的所述开口适配,所述保护框架的内周壁包裹所述开关按键的外周壁,所述保护框架和所述开关按键从所述内部空间穿过所述开关外壳上的所述开口而伸出所述开关外壳,所述保护框架固定,所述硅胶块设置在内部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开关按键与开关触点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键为内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硅胶块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开关按键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块的内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开关触点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架与所述开关底壳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架包括外圈、套框和法兰板,所述套框的外端与所述外圈相连,所述套框的内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钟诚沈家明郑海军杨旺江李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