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实时频谱分析的宽带干扰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对抗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随着电子对抗领域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众多具有特殊干扰能力的雷达宽带干扰样式层出不穷,给现代雷达对战场干扰态势的感知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干扰环境的有效认知是雷达准确对抗有源干扰的必要条件。首先需要对干扰信号特征进行提取、分析与分类,完成雷达干扰样式识别,进而为抗干扰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雷达干扰样式识别是指雷达系统在收到干扰信号攻击时,对侦收的干扰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信号的特征判断出干扰样式,从而采取相应的抗干扰策略以维持雷达系统正常运行。虽然雷达已具备相对完善的抗干扰功能及策略,但是对具体干扰样式进行自动实时感知方面还有待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经验的主观判断进行抗干扰措施的选择,雷达无法对干扰自动进行有效检测及识别制约了雷达抗干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0003]因此研究雷达干扰信号识别技术,为雷达系统提供准确的指示信息,促进雷达系统资源优化分配,对雷达增强复杂电磁环境态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实时频谱分析的宽带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对宽带干扰信号的中频数据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获得包含时间
‑
频率
‑
幅度信息的时频矩阵;步骤2:对时频矩阵进行频谱统计,映射得到包含频率
‑
幅度
‑
频次信息的概率密度矩阵;步骤3:对概率密度矩阵进行电磁频谱普查,统计环境噪声幅度区间内概率密度矩阵的每个频点上干扰信号出现的频次;步骤4:设置干扰检测门限对概率密度矩阵的每个频点进行检测,根据步骤3中统计的干扰信号出现频次进行判定,若出现频次超过干扰检测门限,则判定当前频点存在干扰信号,统计存在干扰的频点个数,并根据存在干扰的频点个数计算干扰信号的带宽从而判断是否为宽带干扰,若是则进入步骤5,若否则判定为不存在干扰;步骤5:设置干扰密度门限对概率密度矩阵的每个频点进行检测,根据步骤3中统计的干扰信号出现频次进行判定,若出现频次超过干扰密度门限,则判定为当前频点存在干扰信号,统计存在干扰的频点个数,并根据存在干扰的频点个数计算干扰信号的带宽从而判断是否为扫频干扰,若是则判定为扫频干扰,若否则进入步骤6;步骤6:设置干扰间隔门限,遍历检测步骤5中存在干扰的频点,计算相邻的被干扰频点之间的频率差值,记录并更新最大频率差值,若最大频率差值大于干扰间隔门限,则判定干扰为梳状谱干扰,若最大频率差值小于干扰间隔门限,则判定干扰为宽带噪声干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实时频谱分析的宽带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时频矩阵STFT(τ,ω)第l帧的离散表达式为:其中x表示宽带干扰信号,N
STFT
表示短时傅里叶变换长度,H表示不同帧之间的跳跃步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实时频谱分析的宽带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概率密度矩阵P(Amp,f)表示本次干扰检测中幅度值为Amp
i
、频率值为f
j
的干扰信号出现的次数,其中Amp
i
表示概率密度矩阵幅度维上第i个幅度值,0≤i≤N
Amp
,i∈N,N
Amp
=(Amp
max
‑
Amp
min
)/
△
Amp,f
j
表示概率密度矩阵频率维上第j个频率值,其中0≤j≤N
STFT
,j∈N;频谱统计时,若
△
Amp*i≤STFT(t
i
,f
j
)≤
△
Amp*(i+1),则概率密度矩阵在(Amp
i
,f
j
)处的统计值P(Amp
i
,f
j
)加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实时频谱分析的宽带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电磁频谱普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翔飞,张冉,杜清,王谦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