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注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260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层注水装置,所述煤层注水装置包括钻头、驱动件和第一注水管路,所述钻头内设有钻头注水孔,所述驱动件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内设有旋转轴注水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钻头相连且所述旋转轴注水孔与所述钻头注水孔连通,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钻头旋转,所述第一注水管路与所述旋转轴注水孔远离所述钻头的一端相连。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使用钻头在煤层内钻孔,并在钻孔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注水管路将压力水注入旋转轴注水孔与钻头注水孔内,对驱动件与钻头进行冷却,并且压力水通过钻头注水孔进入钻孔内,浸润煤层,使得煤块破碎时所产生的煤尘量减少,也有效降低了煤体破碎时粉尘的扩散。也有效降低了煤体破碎时粉尘的扩散。也有效降低了煤体破碎时粉尘的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层注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煤层注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矿井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井下割煤、运煤及移架等各环节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危害作业人员生命健康,而具有爆炸性的煤尘可能引发爆炸风险,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更大的威胁。矿井粉尘主要来源于井下采煤、掘进、运输、提升等生产环节,但其产生量又受地质构造、开采方法、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采煤机、掘进机割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尘,占总粉尘的85%左右,其中包括存在于煤层孔隙之间的原生煤尘和采煤机切割煤壁产生的开采煤尘。
[0003]因此,如何减少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煤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煤层注水装置,所述煤层注水装置可以有效减少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煤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包括钻头、驱动件和第一注水管路,所述钻头内设有钻头注水孔,所述驱动件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内设有旋转轴注水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钻头相连且所述旋转轴注水孔与所述钻头注水孔连通,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钻头旋转,所述第一注水管路与所述旋转轴注水孔远离所述钻头的一端相连。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使用钻头在煤层内钻孔,并在钻孔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注水管路将压力水注入旋转轴注水孔与钻头注水孔内,对驱动件与钻头进行冷却,并且压力水通过钻头注水孔进入钻孔内,浸润煤层,使得煤块破碎时所产生的煤尘量减少,也有效降低了煤体破碎时粉尘的扩散。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注组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设有连接轴注水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钻头相连,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连接轴注水孔的一端与所述钻头注水孔连通,所述连接轴注水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注水孔连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注组件还包括封孔水囊和第二注水管路,所述封孔水囊绕设在所述连接轴和/或所述钻头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注水管路与所述封孔水囊的内腔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头上设有第一小径段,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二小径段,所述第一小径段和所述第二小径段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小径段和所述第二小径段相连并限定出一环形槽,所述封孔水囊设在所述环形槽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液压马达或电机。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支架包括底座、连杆组件、掩护梁、顶梁、护帮板和液压立柱,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掩护梁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相连,所述顶梁的第一段与所述掩护梁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护帮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梁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液压立柱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顶梁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自行走平移台,所述自行走平移台与所述液压支架相连,所述钻注组件与所述自行走平移台相连,且所述钻注组件沿所述自行走平移台的长度方向可移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行走平移台的一端与所述护帮板远离所述顶梁的一端可转动地相连,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护帮板可转动地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自行走平移台可转动地相连。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第二液压缸和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上端和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上端均与所述顶梁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下端和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下端均与所述自行走平移台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和所述第三液压缸沿所述顶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支架还包括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一端与所述顶梁可转动地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筒或所述第三液压缸的缸筒相连。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的钻注组件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的自行走平移台掩护状态时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所示的煤层注水装置的局部放大图A;
[0020]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的自行走平移台收回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的自行走平移台掩护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2]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的自行走平移台收回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液压支架1、底座11、连杆组件12、掩护梁13、顶梁14、护帮板15、液压立柱16,第一液压缸171、第二液压缸172、第三液压缸173、第四液压缸174,
[0025]钻注组件2,钻头21、钻头注水孔211,驱动件22、旋转轴221、旋转轴注水孔222、马达进液口223、马达出液口224,第一注水管路23,连接轴24、连接轴注水孔241,封孔水囊25、第二注水管路26、胶囊注水管261、胶囊注水口262,环形槽27,
[0026]自行走平移台3。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包括液压支架1和钻注组件2,所述
钻注组件2安装于所述液压支架1上,液压支架1起到对钻注组件2的支撑和控制作用,所述钻注组件2包括钻头21、驱动件22、第一注水管路23,钻头21横置在驱动件22的左侧,第一注水管路23位于驱动件22的右侧。
[0029]所述钻头21内同轴开设有钻头注水孔211,钻头注水孔211沿横向贯穿钻头21。
[0030]所述驱动件22具有旋转轴221,旋转轴221与钻头21同轴设置,所述旋转轴221内同轴开设有旋转轴注水孔222,旋转轴注水孔222沿横向贯穿旋转轴221,旋转轴221的左端与钻头21的右端相连,并且旋转轴注水孔222与钻头注水孔211相连通,所述驱动件22用于驱动所述钻头21旋转。
[0031]所述第一注水管路23与旋转轴注水孔222的右端相连,第一注水管路23将压力水供入旋转轴注水孔222中。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煤层注水装置,使用钻头21在煤层内钻孔,并在钻孔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注水管路23将压力水注入旋转轴注水孔222与钻头注水孔211内,对驱动件22与钻头21进行冷却,并且压力水通过钻头注水孔211进入钻孔内,浸润煤层,使得煤块破碎时所产生的煤尘量减少,也有效降低了煤体破碎时粉尘的扩散。
[0033]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注组件2还包括连接轴24,所述连接轴24与所述钻头21同轴设置,连接轴24内同轴开设有连接轴注水孔241,连接轴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支架和设在所述液压支架上的钻注组件,所述钻注组件包括:钻头,所述钻头内设有钻头注水孔;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具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内设有旋转轴注水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钻头相连且所述旋转轴注水孔与所述钻头注水孔连通,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钻头旋转;第一注水管路,所述第一注水管路与所述旋转轴注水孔远离所述钻头的一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注组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内设有连接轴注水孔,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钻头相连,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所述连接轴注水孔的一端与所述钻头注水孔连通,所述连接轴注水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注水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注组件还包括封孔水囊和第二注水管路,所述封孔水囊绕设在所述连接轴和/或所述钻头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注水管路与所述封孔水囊的内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层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上设有第一小径段,所述连接轴上设有第二小径段,所述第一小径段和所述第二小径段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小径段和所述第二小径段相连并限定出一环形槽,所述封孔水囊设在所述环形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液压马达或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煤层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文术王伟卢德来黄园月王统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