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磨合金钢锻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耐磨合金钢锻造衬板的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零件失效原因中磨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机械零件的磨损所导致的材料和能源的损耗是相当惊人的;大量耐磨材料应用于矿山、煤炭、冶金、化工等部门,在这些行业中由于材料的磨损失效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因此耐磨材料的开发对于技术积累和经济增长都是十分有利的。
[0003]近年来,已有多种合金耐磨钢衬板广泛应用于制造、采矿和冶金等部门,包括XAR500、NM500、HARDOX450等。通常情况下,钢铁材料的耐磨性与其硬度成正比关系,而提高钢铁硬度的方法往往是通过增加钢中的碳或铬的含量。然而钢中较高的碳和铬含量会剧烈恶化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可焊接性,同时会明显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法在不损害钢材可加工性和可焊接性的前提下来提高其耐磨性。以前公开的多种专利技术专利已证明通过在金属基体上复合硬质颗粒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这些硬质颗粒包括TiC、WC、NbC、Al2O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合金钢锻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合金元素的设计、热锻变形与后续热处理过程,使合金碳钢组织中产生多尺度(Ti,Mo)C颗粒与细小的贝马复相组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真空熔炼:按照设计成分称取纯铁、铝块、锰铁、铬铁、钛铁、硅铁、钼铁、钒粒、镍板、石墨电极块、硼铁,真空熔炼后得到金属锭,将脱模后的金属锭加温至850~950℃并保温0.5~1h,保温结束后将金属锭锻造成铸锭后冷却至室温;(2)锻造处理:将铸锭以50~100℃/h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000~1200℃保温0.5~2h,随后以5~10℃/s的速度降温至850~950℃后保温10~30min后进行锻造,锻造分为两道次变形,两道次变形时间间隔为0.5~1.5h,变形速率为0.5~1/s;热锻完成后进行淬火处理,冷却速度5~10℃/s;(3)锻后热处理:将衬板以50~100℃/h加热至600~700℃并保温1h以上,再以40~60℃/h的速率加热至850~900℃并保温2h以上,再以5~10℃/s的速率冷却至310~360℃并保温2h以上,保温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所述合金钢的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斌,高炳臣,赵跃林,山泉,陈思达,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