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37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所述热辐射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电介质衬底、金属反射镜和磁光晶体异质结构层,所述磁光晶体异质结构层包括第一堆叠层组和设于第一堆叠层组上的第二堆叠层组,所述第一堆叠层组和第二堆叠层组均由交替堆叠设置的磁光材料层和电介质平板层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灵活方便、非互易性高,可以产生双带强非互易性等优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双带非互易热辐射器件,利用镀膜工艺,可以大批量、低成本地生产,制作后的热辐射器件性能稳定、可靠,具有重要的实用前景。具有重要的实用前景。具有重要的实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光材料的热辐射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传统的热辐射器,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一个器件的光谱方向辐射率一般等于光谱方向吸收率。这个现象是由于一般化麦克斯韦尔方程的洛伦茨互易特性所致【L.D.Landau,et al.,Electrodynamics of Continuous Media,2nd ed.(Pergamon,1984)】。然而,近年来,人们发现通过在热辐射器中引入非互易材料(比如,I型磁外耳半金属,磁光材料和石墨烯等),将会产生非互易热辐射现象(光谱方向辐射率不等于光谱方向吸收率),从而验证了违背基尔霍夫定律的现象。这些发现也显示了将非互易材料引入光子结构将促进具有更先进功能的新型能量器件的发展。
[0003]虽然在能量捕获器件和热辐射器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关于实现强的非互易辐射的研究仍然非常少。Zhu等人设计了一种基于磁光材料(InAs)光栅

InAs平板

金属反射镜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当外部磁场为3T时,可以在15.96微米处实现强的非互易辐射【Zhu,et al.,Phys.Rev.B 90,220301(2014)】。随后,为了减少工作时的外加磁场,Zhao等人提出了一种导模谐振结构,即一层InAs平板被放置在一个电介质光栅

波导混合层和金属反射镜之间,该结构可以在0.3T的外加磁场下实现近乎完美的非互易热辐射【Zhao,et al.,Opt.Lett.44,4203(2019)】。尽管此处所需要的外加磁场很小,但是工作波长必须远至25微米,这是由于InAs材料在更长的波长处拥有更强的磁光效应,因而在更长的波长处也更容易在更小的外加磁场下获得强的非互易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外在温度高于300K,因而热辐射的作用波长通常被限制在20微米以内。此外,Wu等人设计了一种电介质光栅

InAs平板

金属反射镜的三明治结构,在外加磁场2T时,它可以在15.835微米处获得强的非互易辐射【Wu,et al.,ES Energy Environ.13(2021)】。但是,这些热辐射器都基于微纳光学结构,会增加实际应用中的制作成本。为此,Wu等人设计了一种平板结构,基于棱镜的耦合效应来实现强的非互易辐射,但是棱镜的使用会限制器件的集成化【Wu,et al.,ES Energy Environ.12(2021)】。尽管如此,这些所实现的非互易热辐射,仅仅可用于单个波长,这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0004]一维光子晶体结构通常是利用镀膜工艺,在衬底上加工出的多层薄膜结构的晶体。基于磁光材料的衍射问题,不能由简单的光栅衍射来处理,而必须采用矢量形式的基于各向异性材料的麦克斯韦方程并结合边界条件,通过编码的计算机程序精确地求解。Li等人已给出了各向异性严格耦合波理论的算法【Li et al.,J.Opt.Soc.Am.A,13,1870

1876(1996);Li et al.,J.Opt.A:Pure Appl.Opt.5,345

355(2003)】,可以解决这类基于各向异性材料的光子结构的衍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目的是使热辐射器产生双带非互易性。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所述热辐射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电介质衬底、金属反射镜和磁光晶体异质结构层,所述磁光晶体异质结构层包括第一堆叠层组和设于第一堆叠层组上的第二堆叠层组,所述第一堆叠层组和第二堆叠层组均由交替堆叠设置的磁光材料层和电介质平板层构成。
[0007]所述第一堆叠层组与第二堆叠层组对称设于第一堆叠层组和第二堆叠层组相接面的上下侧。
[0008]所述第一堆叠层组和第二堆叠层组均为四个堆叠层。
[0009]所述第一堆叠层组包括两层磁光材料层和两层电介质平板层,且磁光材料层与电介质平板层由下到上依次交替堆叠设置;所述第二堆叠层组包括两层磁光材料层和两层电介质平板层,且磁光材料层与电介质平板层由上到下依次交替堆叠设置。
[0010]所述磁光材料层的厚度为4.55

4.65微米;所述电介质平板层的厚度为3.18

3.28微米,所述金属反射镜的厚度大于0.1微米。
[0011]所述磁光材料层的厚度为4.6微米,电介质平板层的厚度为3.23微米,所述金属反射镜的厚度为0.2微米。
[0012]所述金属反射镜为铝反射镜。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的热辐射器的顶部磁光晶体异质结构层由磁光材料(C)和电介质平板(A)按照序列排列((CA4(AC)4)组成,当外加磁场为3T,光以56
°
角入射时,本专利技术的热辐射器在15~16微米的波段范围内,将产生强的双带非互易辐射,随着结构参数的变化,非互易辐射的光谱会发生频移,非互易的峰值会随之发生频移,但是在各组的峰值波长处可始终保持高于0.80的非互易性。特别是电介质平板的厚度为3.23微米,磁光材料平板的厚度为4.6微米,底部金属反射镜的厚度为0.2微米时:当外加磁场为3T,红外波段的光以56
°
角入射时,其在15.337微米处将产生第一个非互易峰值,其非互易性高于0.86,在15.731微米处将产生第二个非互易峰值,其非互易性高于0.92。
[0015](2)本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灵活方便、非互易性高,可以产生双带强非互易性等优点,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双带非互易热辐射器件,利用镀膜工艺,可以大批量、低成本地生产,制作后的热辐射器件性能稳定、可靠,具有重要的实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外加磁场3T,TM偏振光以56
°
角入射时器件吸收和辐射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图;
[0019]图3为图2中实施例的非互易性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图。
[0020]图中标记为:
[0021]1、入射区域;2、磁光晶体异质结构层;3、金属反射镜;4、电介质衬底;h1、电介质平板A的厚度;h2、磁光材料层C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电介质衬底、金属反射镜和磁光晶体异质结构层,所述磁光晶体异质结构层包括第一堆叠层组和设于第一堆叠层组上的第二堆叠层组,所述第一堆叠层组和第二堆叠层组均由交替堆叠设置的磁光材料层和电介质平板层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层组与第二堆叠层组对称设于第一堆叠层组和第二堆叠层组相接面的上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层组和第二堆叠层组均为四个堆叠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磁光晶体异质结构的非互易热辐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叠层组包括两层磁光材料层和两层电介质平板层,且磁光材料层与电介质平板层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吴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