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及其复合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2373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包括一复合支架,在复合支架上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第一复合平台、第二复合平台,在第一复合平台上安装有第一复合输送带,在第二复合平台上安装有第二复合输送带,所述第一复合平台沿着复合支架进行水平往复移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第二复合输送带,所述第二复合平台沿着复合支架进行上下升降;还涉及一种复合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传统的复合模式进行改进,采用水平移动的第一复合平台与上下移动的第二复合平台的配合来对海绵进行复合,这样的一种复合模式能够对不同数量、不同厚度的海绵进行自由复合,不受传统复合模式的两层海绵的限制,复合更方便,适用场景更广泛。适用场景更广泛。适用场景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及其复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复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还涉及一种基于上述的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的复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绵的主要成分大多是聚氨酯,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会造出不同的东西,例如海绵床垫等等。而目前,在海绵床垫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发泡后的海绵整体先通过切片机切割成多个单独的海绵片,然后再根据需海绵床垫的厚度,选择对应数量的海绵片通过粘胶的方式进行复合。而传统的复合的方式,采用的是人工复合的方式,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低,不能实现自动生产。
[0003]而现目前有采用机器人复合,但机器人复合的缺点是:加工成本高,维护成本高,对场地要求也高,不利于实现更大规模的场景应用,如在专利CN210821306U中提到了一种全自动海绵滚胶复合流水线,包括一复合机架,在复合机架上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有滚胶工位、复合工位、压合工位、转接工位,所述滚胶工位包括滚胶输送、海绵滚胶机,复合工位包括复合输送、检测机构、海绵抓取机构,其中,复合输送包括设置于复合机架上的主海绵输送以及设置于复合机架旁侧的副海绵输送,压合工位包括压合输送、海绵复合压机,转接工位包括转接输送平台。
[0004]上述的这种复合流水线,其仍然存在着几个缺陷:首先,在进行复合时,对于海绵抓取机构采用的是针刺抓取夹具的配合来实现对海绵的抓取的,这样的一种方式,在对海绵进行抓取时,容易导致抓取针的断裂,而不论是抓取针断在海绵内部还是海绵外部都非常的麻烦,若抓取针断在海绵内部,则需要人员将海绵中的断裂的抓取针取出,而且这一过程有可能会刺伤取针人员,若抓取针断在海绵外部,也需要人员将断裂的抓取针找出,由于抓取针掉落的位置并不固定,因此这一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查找,否则也容易刺伤人员,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另外,当抓取针断裂后,还需要将整个流水线停机,然后再进行更换抓取针,也非常的麻烦;其次,上述的这种复合流水线,其只能实现对两层海绵的复合,而目前现有的海绵床垫会有需要三层甚至更多层复合的情况,上述的复合流水线就无法实现,或是将已经复合好的两层海绵作为主海绵再次通过复合流水线进行二次复合,但是,这个过程操作就比较的麻烦,不太方便,复合效率不高;再次,在使用抓取针对海绵进行抓取时,若需要复合的海绵的厚度较薄时,抓取针抓取就不太方便,即使抓取成功了,也容易出现海绵褶皱的现象,影响到后续的海绵复合的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以及一种基于上述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的复合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复合支架,在复合支架上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第一复合平台、第二复合平台,在第一复合平台上安装有第一复合输送带,在第二复合平台上安装有第二复合输送带,所述第一复合平台沿着复合支架进行水平往复移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第二复合输送带,所述第二复合平台沿着复合支架进行上下升降。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支架与第一复合平台、第二复合平台之间的配合为:在复合支架上具有并列分布的待复合区、复合区;所述第一复合平台置于待复合区中,在复合支架的幅宽方向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水平导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的一侧置于待复合区内,另一侧延伸至复合区内,在第一复合平台两侧还安装有与第一水平导轨相配合的第一水平滑块,在复合支架的幅宽方向两侧还均安装有第一传送带,同时在第一复合平台的两侧安装有与第一传送带相连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传送带由第一传送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复合平台沿着第一水平导轨在待复合区与复合区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二复合平台置于复合区中,在复合支架的复合区内还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升降立柱,在各个升降立柱上均安装有一竖直延伸的第二升降导轨,同时在第二复合平台上还安装有与各个第二升降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升降滑块,在各个升降立柱上还均安装有一第二升降链条,同时在第二复合平台上安装有与第二升降链条相连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升降链条由升降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二复合平台沿着第二升降导轨进行上下升降。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合平台上安装有若干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第一复合输送辊,第一复合输送带套装在第一复合输送辊上,并由第一复合输送辊带动实现对海绵的输送,在各个第一复合输送辊中,位于靠近第二复合平台的至少一个第一复合输送辊的高度低于其余的第一复合输送辊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复合输送带在位于靠近第二复合平台一侧的上端面上形成一个导向斜面,在第一复合平台靠近第二复合平台的一侧还安装有一复合导向板,该复合导向板安装在第一复合输送带的外侧,且复合导向板的上端面为一倾斜的斜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合平台靠近第二复合平台的一侧还安装有一压辊,该压辊位于第一复合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压辊由安装在第一复合平台上的旋转气缸驱动靠近或远离第一复合输送带。
[0010]进一步的,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还包括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厚度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厚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复合平台上,并用于对第一复合平台上输送的海绵的厚度进行检测,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复合平台上,并用于对第一复合平台的水平移动位置进行检测,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复合平台上,并用于对第二复合平台的升降高度进行检测,所述厚度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均接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厚度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传输过来的信号,并控制第一复合平台的水平移动距离、第二复合平台的升降高度。
[0011]一种基于上述的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的复合方法,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复合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 :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处于初始状态,第一复合平台与第二复合平台的高度
一致,等待对海绵进行复合操作;S2 :第一层海绵由前道工序输送给第一复合输送带,并由第一复合输送带继续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由厚度传感器对第一层海绵的厚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第一复合平台保持位置不动,由第一复合输送带将海绵输送给第二复合输送带,并在海绵完全输送至第二复合输送带上,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复合,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否,则进入步骤S3;S3 :第二复合平台保持位置不变,由第二复合输送带直接将海绵输送给下道工序;S4 :升降电机工作,带动第二复合平台沿着复合支架向下移动,由控制器根据第二复合输送带上的海绵的厚度决定第二复合平台的下降高度,同时通过第二位移传感器对第二复合平台的下降高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并判断第二复合平台是否下降的到位,若是,则进入步骤S5,若否,则进入步骤S6;S5 :下一层海绵由前道工序输送给第一复合输送带,并由第一复合输送带继续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由厚度传感器对此时输送的海绵的厚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信号传输给控制器,再由第一传送电机工作,带动第一复合平台向第二复合平台方向移动,同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复合支架,在复合支架上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依次分布第一复合平台、第二复合平台,在第一复合平台上安装有第一复合输送带,在第二复合平台上安装有第二复合输送带,所述第一复合平台沿着复合支架进行水平往复移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第二复合输送带,所述第二复合平台沿着复合支架进行上下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支架与第一复合平台、第二复合平台之间的配合为:在复合支架上具有并列分布的待复合区、复合区;所述第一复合平台置于待复合区中,在复合支架的幅宽方向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水平导轨,所述第一水平导轨的一侧置于待复合区内,另一侧延伸至复合区内,在第一复合平台两侧还安装有与第一水平导轨相配合的第一水平滑块,在复合支架的幅宽方向两侧还均安装有第一传送带,同时在第一复合平台的两侧安装有与第一传送带相连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传送带由第一传送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复合平台沿着第一水平导轨在待复合区与复合区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二复合平台置于复合区中,在复合支架的复合区内还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升降立柱,在各个升降立柱上均安装有一竖直延伸的第二升降导轨,同时在第二复合平台上还安装有与各个第二升降导轨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升降滑块,在各个升降立柱上还均安装有一第二升降链条,同时在第二复合平台上安装有与第二升降链条相连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升降链条由升降电机驱动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二复合平台沿着第二升降导轨进行上下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平台上安装有若干沿着海绵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的第一复合输送辊,第一复合输送带套装在第一复合输送辊上,并由第一复合输送辊带动实现对海绵的输送,在各个第一复合输送辊中,位于靠近第二复合平台的至少一个第一复合输送辊的高度低于其余的第一复合输送辊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复合输送带在位于靠近第二复合平台一侧的上端面上形成一个导向斜面,在第一复合平台靠近第二复合平台的一侧还安装有一复合导向板,该复合导向板安装在第一复合输送带的外侧,且复合导向板的上端面为一倾斜的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平台靠近第二复合平台的一侧还安装有一压辊,该压辊位于第一复合输送带的上方,所述压辊由安装在第一复合平台上的旋转气缸驱动靠近或远离第一复合输送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软体材料精准复合系统还包括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厚度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厚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复合平台上,并用于对第一复合平台上输送的海绵的厚度进行检测,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复合平台上,并用于对第一复合平台的水平移动位置进行检测,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复合平台上,并用于对第二复合平台的升降高度进行检测,所述厚度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均接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厚度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传输过来的信号,并控制第一复合平台的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张根袁海峰吴晓宇朱亮亮刘璐沈安祥王力吴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恒康数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