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219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放电装置。放电装置具备放电部件、支承部、包覆构件以及盖部。放电部件通过施加电压来放电。支承部支承放电部件。包覆构件包覆支承部。盖部覆盖包覆构件的一对端部中的放电部件侧的第一端部。放电装置优选还具备基板和绝缘部件。备基板和绝缘部件。备基板和绝缘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某放电装置具备外壳、多个放电电极针、高电压基板以及填充剂。外壳收容多个放电电极针、高电压基板以及填充剂。
[0003]多个放电电极针被施加高电压,并生成离子。高电压基板与多个放电电极针连接。高电压基板与外部的高电压电源连接。填充剂为绝缘性的树脂。
[0004]但是,在某放电装置中,在湿度高、冷凝这样的环境下,水滴会附着于填充剂上的放电电极针这样的支承部,水分会侵入支承部与填充剂之间。由于水滴附着于支承部,放电电极针有可能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支承部腐蚀的放电装置。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放电装置具备放电部件、支承部、包覆构件以及盖部。所述放电部件通过施加电压来放电。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放电部件。所述包覆构件覆盖所述支承部。所述盖部覆盖所述包覆构件的一对端部中所述放电部件侧的第一端部。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放电装置,能够抑制支承部腐蚀。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放电装置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放电装置的II

II截面的图。图3是放大表示图2所示的电极的图。图4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图3的电极的图。图5是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放电装置的电极的图。图6是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放电装置的电极的图。图7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图6的电极的图。图8是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放电装置的电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记符号,且不重复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X轴、Y轴及Z轴相互正交,X轴及Y轴与水平面平行,Z轴与铅直线平行。
[0010]参照图1~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电装置100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放电装置100。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放电装置100的图。放电装置
100放电并产生活性基。活性基含有离子。
[0011]放电装置100具有多个电极19、收容部1和盖部2。多个电极19通过被施加电压来放电。多个电极19例如是两个电极19。即,多个电极19例如是一对电极19。一对电极19的各自的一部分贯通盖部2。
[0012]收容部1收容一对电极19的一部分。收容部1是箱型的壳体。收容部1具有绝缘性。收容部1例如由树脂形成。
[0013]盖部2覆盖收容部1中配置有一对电极19的部分。盖部2具有绝缘性。盖部2例如由树脂形成。
[0014]接着,参照图2,详细说明放电装置100。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放电装置100的II

II截面的图。如图2所示,放电装置100还具备多个感应电极132、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第三基板53、电子部件7、变压器8以及绝缘部件9。
[0015]如图2所示,收容部1收容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第三基板53、电子部件7、变压器8、绝缘部件9。收容部1是具有开口13的箱形状。收容部1具有侧壁部11和底壁部12。
[0016]底壁部12支承侧壁部11。在底壁部12配置变压器8和电子部件7。侧壁部11包围底壁部12的周围。侧壁部11从底壁部12向开口13延伸。
[0017]多个感应电极132在感应电极132与电极19之间形成电场。多个感应电极132例如是两个感应电极132。即,多个感应电极132例如是一对感应电极132。一对感应电极132分别配置在电极19的周围。感应电极132为环状或大致环状。大致环状的情况表示在周方向上感应电极132的一部分被切断。一对感应电极132连接于第一基板51。
[0018]一对电极19例如是刷状的电极。一对电极19与第二基板52连接。被施加高电压的一对电极19产生电晕。即,一对电极19分别放电而产生离子。
[0019]例如,一对电极19中的一个电极19通过放电来释放正离子。正离子是在氢离子(H
+
)的周围多个水分子簇化而成的簇离子(H
+
(H2O)
m
(m是零以上的任意的正数))。而且,例如,一对电极19中的另一电极19通过放电来释放负离子。负离子是在氧离子(O2‑
)的周围多个水分子簇化而成的簇离子(O2‑
(H2O)
n
(n为零以上的任意的正数))。
[0020]在释放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情况下,释放正离子的电极19与释放负离子的电极19之间的间隔越大,从各个电极19释放的离子的量越增加。
[0021]释放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分别例如包围空气中浮游的霉菌,在霉菌的表面上引起化学反应。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活性基的羟基自由基(
·
OH)。而且,通过羟基自由基(
·
OH)的作用,霉菌被除去。
[0022]在第一基板51上配置一对感应电极132。第一基板51与一对感应电极132电连接。第一基板51是所谓的印刷基板。第一基板51配置在比第二基板52更靠开口13侧的位置。第一基板51通过引线与变压器8连接。第一基板51经由变压器8与第三基板53连接。
[0023]在第二基板52上配置有一对电极19。第二基板52与一对电极19电连接。第二基板52是所谓的印刷基板。第二基板52配置在比第三基板53更靠开口13侧的位置。第二基板52通过引线与变压器8连接。第二基板52经由变压器8与第三基板53连接。
[0024]在第三基板53上形成电路。具体而言,在第三基板53上形成用于与第一基板51、第二基板52、变压器8以及电子部件7电连接的电路。更具体而言,第三基板53通过图案与变压器8和电子部件7电连接。具体而言,第三基板53与变压器8的端子连接。第三基板53配置在
电子部件7与第二基板52之间。
[0025]电子零件7例如包括电源端子、二极管、电阻元件、晶体管、电容器等。电源端子经由图案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0026]变压器8使电子部件7中产生的电压升压,并将产生的高电压施加到一对电极19。
[0027]绝缘部件9具有绝缘性。绝缘部件9例如是聚氨酯树脂或者环氧树脂。绝缘部件9例如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固化。另外,例如,绝缘部件9通过温度(热)或光(紫外线)来固化。
[0028]盖部2覆盖收容部1的开口13。盖部2包括主体部21和一对开口20。一对电极19分别穿过一对开口20。
[0029]接着,参照图3和图4,更详细地说明放电装置100。图3是放大表示图2所示的电极19的图。为了容易理解专利技术,在图3及图4中表示了电极19、第二基板52以及绝缘部件9。图4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3的电极19的图。
[0030]如图3及图4所示,电极19包括支承部191和放电部件192。
[0031]支承部191支承放电部件192。支承部1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放电部件,其通过施加电压来放电;支承部,其支承所述放电部件;包覆构件,其包覆所述支承部;以及盖部,其覆盖所述包覆构件的一对端部中所述放电部件侧的第一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其与所述支承部连接;以及绝缘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包覆构件的一对端部中所述基板侧的第二端部的周围,所述第二端部表示与所述基板抵接的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表示所述包覆构件的一对端部中从所述绝缘部件的表面向所述放电部件突出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崎哲也大江信之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