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85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包括外容箱,外容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复合组件和两组对称的推压机构,且两组推压机构的一侧分别活动套接在过滤复合组件中部两侧的内部,过滤复合组件的底部贯穿外容箱的底部并安装有输料机构,输料机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Z字型阀管,Z字型阀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外容箱底部一侧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外容箱、过滤复合组件、Z字型阀管以及两组对称设置的推压机构总成组装成往复推压式过滤装置,进而对后续进入到过滤复合组件内部的垃圾渗滤液施加周期的压力,使其快速通过过滤复合组件内部的滤网结构,提供固液分离效率的同时避免滤网堵塞。供固液分离效率的同时避免滤网堵塞。供固液分离效率的同时避免滤网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以及堆积的准备用于焚烧的垃圾渗漏出的水分等等。
[0003]目前对于垃圾渗滤液进行净化处理,最先的步骤就是利用滤网类的处理装置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固液分离,以此来降低后续在反应池中进行一系列的净化作业的压力,但现有的处理装置在对渗滤液进行过滤时,过滤网上容易滞留垃圾,造成过滤网堵塞,固液分离的效率大大降低,再者对于分离后的固体废料,现有的处理装置没有针对性的取料输出结构,多为手动处理,实用性上有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包括外容箱,所述外容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复合组件和两组对称的推压机构,且两组推压机构的一侧分别活动套接在过滤复合组件中部两侧的内部,所述过滤复合组件的底部贯穿外容箱的底部并安装有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顶部的一侧设置有Z字型阀管,所述Z字型阀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外容箱底部一侧的内部。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过滤复合组件的内部包括有过滤箱,且过滤箱四面的侧壁均固定套接有滤网结构,所述过滤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与外容箱顶部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所述盖板中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的底端固定套接在过滤箱顶部的内侧,所述过滤箱底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输料管。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过滤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一端卡接有卡位套,所述卡位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容箱底部的内壁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推压机构的内部包括有压板,且压板活动套接在过滤箱的内部,所述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渡连接杆,所述过渡连接杆一端活动套接在过滤复合组件侧壁的内部并凸出,且过渡连接杆一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活动套接在外容箱中部侧壁的内部并于套接处安装有第一轴用密封圈,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架,且支撑斜架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外容箱底部的侧面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压板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箱顶部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箱两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加
强杆架,所述加强杆架中部的内侧活动套接在过渡连接杆一端的外侧。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输料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止流阀管,且止流阀管的顶部与输料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止流阀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绞龙杆,所述绞龙杆的一端活动套接在排料管一侧侧壁的内部并凸出,且绞龙杆与排料管的活动套接处设置有第二轴用密封圈,所述绞龙杆一端的端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固定套接在支架中部的内侧。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设置的外容箱、过滤复合组件、Z字型阀管以及两组对称设置的推压机构总成组装成往复推压式过滤装置,进而对后续进入到过滤复合组件内部的垃圾渗滤液施加周期的压力,使其快速通过过滤复合组件内部的滤网结构,提供固液分离效率的同时避免滤网堵塞。
[0013]2、本技术所设置的输料机构可对上述过滤复合组件底部内侧过滤后存放的固体废料进行导流和主动输料,使其自动离开装置,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压板的左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外容箱;2、过滤复合组件;21、过滤箱;22、盖板;23、加液管;24、输料管;3、推压机构;31、压板;32、过渡连接杆;33、电动推杆;34、第一轴用密封圈;4、支架;5、输料机构;51、止流阀管;52、排料管;53、绞龙杆;54、伺服电机;55、第二轴用密封圈;6、导向杆;7、卡位套;8、压缩弹簧;9、Z字型阀管;10、加强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4,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包括外容箱1,外容箱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复合组件2和两组对称的推压机构3,过滤复合组件2的内部包括有过滤箱21,且过滤箱21四面的侧壁均固定套接有滤网结构,过滤箱2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盖板22,盖板22的两侧与外容箱1顶部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盖板22中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加液管23,加液管23的底端固定套接在过滤箱21顶部的内侧,过滤箱21底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输料管24,过滤复合组件2与外容箱1进行模块化安装,方便工作人员的组装加工作业和降低组装作业难度,过滤箱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且导向杆6的一端卡接有卡位套7,卡位套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容箱1底部的内壁上,导向杆6与卡位套7卡接配合为过滤复合组件2与外容箱1初期的组装作业提供安装导向和位置约束,且两组推压机构3的一侧分别
活动套接在过滤复合组件2中部两侧的内部,推压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压板31,且压板 31活动套接在过滤箱21的内部,压板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渡连接杆32,过渡连接杆32一端活动套接在过滤复合组件2侧壁的内部并凸出,且过渡连接杆32一端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电动推杆33,电动推杆33的一端活动套接在外容箱1中部侧壁的内部并于套接处安装有第一轴用密封圈34,电动推杆33 另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架,且支撑斜架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外容箱1底部的侧面上,两组对称设置的推压机构3可对后续进入到过滤复合组件2内部的垃圾渗滤液施加周期的压力,使其快速通过过滤复合组件2内部的滤网结构,完成固液分离,压板31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8,且压缩弹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箱21顶部的内壁上,过滤箱21两侧的内部固定套接有加强杆架10,加强杆架10中部的内侧活动套接在过渡连接杆 32一端的外侧,压缩弹簧8是作为压板31与过滤箱21之间的缓和部件,避免两者之间出现刚性碰撞,过滤复合组件2的底部贯穿外容箱1的底部并安装有输料机构5,输料机构5顶部的一侧设置有Z字型阀管9,Z字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包括外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箱(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复合组件(2)和两组对称的推压机构(3),且两组推压机构(3)的一侧分别活动套接在过滤复合组件(2)中部两侧的内部,所述过滤复合组件(2)的底部贯穿外容箱(1)的底部并安装有输料机构(5),所述输料机构(5)顶部的一侧设置有Z字型阀管(9),所述Z字型阀管(9)的一端固定套接在外容箱(1)底部一侧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复合组件(2)的内部包括有过滤箱(21),且过滤箱(21)四面的侧壁均固定套接有滤网结构,所述过滤箱(2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的两侧与外容箱(1)顶部的两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所述盖板(22)中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加液管(23),所述加液管(23)的底端固定套接在过滤箱(21)顶部的内侧,所述过滤箱(21)底部的内侧固定套接有输料管(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且导向杆(6)的一端卡接有卡位套(7),所述卡位套(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外容箱(1)底部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站垃圾渗滤液的施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机构(3)的内部包括有压板(31),且压板(31)活动套接在过滤箱(21)的内部,所述压板(31)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房正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