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水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175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水分离系统,包括:初级过滤装置,其内由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平行设粗一级过滤网、中间过滤网和粗二级过滤网;污水处理装置,与初级过滤装置连通;旋流装置,其顶部截面呈圆台状且底部截面呈倒圆锥状,与污水处理装置连通;沉淀腔,与旋流装置连通;螺旋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壳体及设于其内的推料螺旋,提升壳体上设置与推料螺旋连接的驱动电机,提升壳体左端伸入至沉淀腔内,提升壳体右端下侧设置出砂口,提升壳体右端上侧设置清洗口;砂子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进行三次过滤,再污水处理、离心旋流、提升,砂水分离效率高,能及时收集分离的砂子进行回用,能实现推料螺旋的清洗功能,功能多样化,可进行远程调控。调控。调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水分离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砂水分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砂水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砂水分离器是一种将混合液体中的水和砂进行分离的设备。目前大多砂水分离装置的砂水分离效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离时间、工作效率和功能性均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水分离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砂水分离系统,包括:
[0006]初级过滤装置,所述初级过滤装置用于对砂水混合液进行除杂、除重金属,初级过滤装置内由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平行设置粗一级过滤网、中间过滤网和粗二级过滤网;
[0007]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左侧与初级过滤装置连通,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对经过初级过滤装置的砂水混合液进行酸碱中和或絮凝沉淀;
[0008]旋流装置,所述旋流装置顶部截面呈圆台状且其底部截面呈倒圆锥状,旋流装置顶部与污水处理装置右侧连通;
[0009]沉淀腔,所述沉淀腔与旋流装置连通;
[0010]螺旋提升装置,所述螺旋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壳体及设置于其内的推料螺旋,提升壳体上设置与推料螺旋连接的驱动电机,提升壳体左端伸入至沉淀腔内,提升壳体右端下侧设置出砂口,提升壳体右端上侧设置清洗口,用于对推料螺旋进行清洗;
[0011]砂子收集装置,所述砂子收集装置设置于出砂口下方,砂子收集装置内置单片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称重模块和显示屏模块,砂子收集装置底部设置万向轮,单片机模块与驱动电机、万向轮、称重模块和显示屏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客户端双向通信。
[0012]进一步的,所述粗一级过滤网的厚度为2

8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过滤网的厚度为3

5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粗二级过滤网的厚度为3

6mm。
[0015]进一步的,所述粗一级过滤网、中间过滤网和粗二级过滤网两两之间的竖向距离为2.5

7cm。
[0016]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装置顶部内侧设置带有若干喷嘴的喷淋管,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内设置带有若干搅拌叶片的搅拌器。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推料螺旋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

48
°

[0018]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壳体内壁设置厚度为1

3mm的防水防油层,提升壳体外壁设置厚度为4

7mm的空气净化层。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砂水分离系统,包括:初级过滤装置,初级过滤装置用于对砂水混合液进行除杂、除重金属,初级过滤装置内由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平行设置粗一级过滤网、中间过滤网和粗二级过滤网;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左侧与初级过滤装置连通,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对经过初级过滤装置的砂水混合液进行酸碱中和或絮凝沉淀;旋流装置,旋流装置顶部截面呈圆台状且其底部截面呈倒圆锥状,旋流装置顶部与污水处理装置右侧连通;沉淀腔,沉淀腔与旋流装置连通;螺旋提升装置,螺旋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壳体及设置于其内的推料螺旋,提升壳体上设置与推料螺旋连接的驱动电机,提升壳体左端伸入至沉淀腔内,提升壳体右端下侧设置出砂口,提升壳体右端上侧设置清洗口,用于对推料螺旋进行清洗;砂子收集装置,砂子收集装置设置于出砂口下方,砂子收集装置内置单片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称重模块和显示屏模块,砂子收集装置底部设置万向轮,单片机模块与驱动电机、万向轮、称重模块和显示屏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客户端双向通信。本技术提供的砂水分离系统,先进行三次过滤,再进行污水处理和离心旋流,再利用推料螺旋进行提升,砂水分离效率高,还能及时收集分离的砂子进行回用,同时能够实现推料螺旋的清洗功能,兼具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功能多样化,可进行智能控制,实现远程调控,实用价值较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3]如图1所示,一种砂水分离系统,包括:
[0024]初级过滤装置1,初级过滤装置1用于对砂水混合液进行除杂、除重金属和除铁,初级过滤装置1内由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平行设置粗一级过滤网2、中间过滤网3和粗二级过滤网4;
[0025]污水处理装置5,污水处理装置5左侧与初级过滤装置1连通,污水处理装置5用于对经过初级过滤装置1的砂水混合液进行酸碱中和或絮凝沉淀;
[0026]旋流装置6,旋流装置6顶部截面呈圆台状且其底部截面呈倒圆锥状,旋流装置6顶部与污水处理装置5右侧连通;
[0027]沉淀腔7,沉淀腔7与旋流装置6连通;
[0028]螺旋提升装置,螺旋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壳体8及设置于其内的推料螺旋9(无轴),提升壳体8上设置与推料螺旋9连接的驱动电机10,提升壳体8左端伸入至沉淀腔7内,提升壳体8右端下侧设置出砂口11,出砂口11形状为1/3圆柱,出砂口11无需进行排砂时使用适配的出砂盖盖住出砂口11,避免异物进入提升壳体8内,提升壳体8右端上侧设置供清洗管18伸入的清洗口12,清洗管18通过清洗口12伸入至提升壳体8顶部内侧,清洗管18一端连接装有清洗液的水箱且清洗管18另一端朝向推料螺旋9设置,水箱中的清洗液通过清洗管18朝向推料螺旋9喷出,用于对推料螺旋9进行清洗作业,清洗管18的长度可调;
[0029]砂子收集装置13,砂子收集装置13可移动式设置于出砂口11下方,砂子收集装置
13上设置单片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称重模块和显示屏模块14,各电器件接入市电即可通电,称重模块放置于砂子收集装置13底部内侧,砂子收集装置13底部两侧对称设置两个万向轮15,单片机模块与驱动电机10连接再连接推料螺旋9,单片机模块输入端与称重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输出端与显示屏模块14和万向轮15连接,单片机模块通过包含蓝牙模块或4G模块或5G模块等在内的无线通讯模块与客户端双向通信,进而提高人机交互性,实现智能控制。
[0030]粗一级过滤网2的厚度为2

8mm。
[0031]中间过滤网3的厚度为3

5mm。
[0032]粗二级过滤网4的厚度为3

6mm。
[0033]粗一级过滤网2、中间过滤网3和粗二级过滤网4两两之间的竖向距离为2.5

7cm。
[0034]污水处理装置5顶部内侧设置带有若干喷嘴16的喷淋管,污水处理装置5内设置带有若干搅拌叶片17的搅拌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过滤装置,所述初级过滤装置用于对砂水混合液进行除杂、除重金属,初级过滤装置内由上至下依次等间距平行设置粗一级过滤网、中间过滤网和粗二级过滤网;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左侧与初级过滤装置连通,污水处理装置用于对经过初级过滤装置的砂水混合液进行酸碱中和或絮凝沉淀;旋流装置,所述旋流装置顶部截面呈圆台状且其底部截面呈倒圆锥状,旋流装置顶部与污水处理装置右侧连通;沉淀腔,所述沉淀腔与旋流装置连通;螺旋提升装置,所述螺旋提升装置包括提升壳体及设置于其内的推料螺旋,提升壳体上设置与推料螺旋连接的驱动电机,提升壳体左端伸入至沉淀腔内,提升壳体右端下侧设置出砂口;砂子收集装置,所述砂子收集装置设置于出砂口下方,砂子收集装置内置单片机模块、无线通讯模块、称重模块和显示屏模块,砂子收集装置底部设置万向轮,单片机模块与驱动电机、万向轮、称重模块和显示屏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客户端双向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一级过滤网的厚度为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肇聪王科宋凯霍忠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峰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