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及其应用该裁剪结构的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723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3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及其应用该裁剪结构的防护服,其涉及一种防护服,其包括衣服本体以及两个裤衣片,所述裤衣片与衣服本体连接,所述裤衣片上设有用于增加裆部布料的增衣片,所述增衣片与相邻裤衣片的增衣片连接。本申请具有的效果在于可以减少防护服发生崩裂的可能性。护服发生崩裂的可能性。护服发生崩裂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及其应用该裁剪结构的防护服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护服,尤其是涉及一种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及其应用该裁剪结构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是一种保护躯体的服装,防护服又可以细分为,隔热服,防寒服,防化服,防静电服,防辐射服,无尘服,医卫防护服等等。防护服一般是由帽片、上衣片、腿裁片等衣片缝制而成。
[0003]相关技术中的腿裁片包括腿衣体,腿衣体上分别设有脚腕口以及与上衣片连接的下中腰缝,腿衣体上分别设有前裆缝和后裆缝,前裆缝和后裆缝靠近上衣片的一侧,腿衣体上还分别设有裤前缝和裤后缝,裤前缝和裤后缝靠近脚腕口的一侧。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的缺陷在于:将前裆缝和后裆缝进行缝合,裤前缝和裤后缝进行缝合,最后将下中腰缝和上衣片缝合,即可完成腿裁片的缝制,但是在实际穿着过程中,尤其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防护服裆部的布料与人体贴合,人体蹲下时,腿部的防护服布料较少,防护服紧绷,容易导致裆部的防护服发生崩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防护服裆部容易发生崩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及其应用该裁剪结构的防护服。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包括衣服本体以及两个裤衣片,所述裤衣片与衣服本体连接,所述裤衣片上设有用于增加裆部布料的增衣片,所述增衣片与相邻裤衣片的增衣片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缝制时,首先将增衣片与裤衣片连接,将两个裤衣片连接,同时将两个增衣片相互连接,最后将裤衣片与衣服本体缝合,通过增衣片对防护服的裆部增加布料,这样可以减少防护服发生崩裂的可能性。
[0009]可选的,所述裤衣片上设有分别设有后上裤缝和后下裤缝;
[0010]所述增衣片包括与裤衣片连接的裆叉片,所述裆叉片位于后上裤缝和后下裤缝之间,所述裆叉片远离裤衣片的一侧设有上接缝和下接缝,所述上接缝的端部与后上裤缝的端部相连,所述下接缝的端部与后下裤缝的端部相连。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缝合时,利用裆叉片与裤衣片连接,两个裤衣片的后上裤缝和后上裤缝缝合,同时将两个裆叉片的上接缝缝合,再将两个裤衣片的后下裤缝缝合,同时将两个裆叉片的下接缝缝合,以此可以顺利将裆叉片缝合在防护服上,增加裆部的布料,减少发生防护服发生崩裂的可能性。
[0012]可选的,所述衣服本体还包括两个上衣裁片,所述上衣裁片包括上衣片以及与上衣片连接的衣袖片,所述衣袖片的宽度由靠近上衣片的一侧向远离上衣片的一侧递减。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衣袖片的宽度差,增加防护服靠近上衣片一侧的布料,这样可以适应不同粗细胳膊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增加工作人员工作的便利性。
[0014]可选的,所述衣袖片远离上衣片的一侧设有袖口橡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后,袖口橡筋箍紧手腕,有利于减少杂物从袖口处进入防护服中。
[0016]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上衣片上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上设有透明窗口。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透明窗口,方便展示工作人员的工作牌,也方便检测仪器发射检测光线透出防护服。
[0018]可选的,所述衣服本体还包括第一拉链和门襟,所述第一拉链与上衣片和裤衣片连接,所述门襟与上衣片和裤衣片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第一拉链与上衣片和裤衣片缝合,再将前襟与上衣片和裤衣片缝合,利用第一拉链,方便工作人员穿脱防护服,利用前襟,有利于减少杂物进入防护服中。
[0020]可选的,所述衣服本体还包括第二拉链、连接片以及第三拉链,所述第二拉链与上衣片和裤衣片连接,所述衣服本体上设有用于覆盖第二拉链的第一前襟;
[0021]所述连接片缝合在上衣片和裤衣片上,所述连接片远离上衣片的一侧设有拉链缝,所述连接片上设有与拉链缝连接的第三拉链,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片上设有用于遮挡第三拉链的第二前襟。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第二拉链与上衣片缝合,再将第一前襟连接在上衣片上,再将连接片缝合在上衣片上,最后将第三拉链缝合在连接片上,最后将第二前襟缝合在连接片上,通过第一前襟对第二拉链进行遮挡,第二前襟对第三拉链进行遮挡,以此可以减少杂物进入防护服的可能性。
[0023]可选的,所述衣服本体包括帽中片以及两个帽侧片,所述帽中片的两侧均设有帽中缝,所述帽侧片的一侧设有与帽中缝缝合的帽侧缝,所述帽侧片远离帽侧缝的一侧设有脸部缺口,所述帽侧片和帽中片均设有与衣服本体缝合的脖颈上缝。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帽中缝与帽侧缝缝合,再利用脖颈上缝与衣服本体缝合,工作人员穿戴好防护服后,由于帽中片与头顶贴合,这样可以减少脸部无法与防护服贴合的可能性。
[0025]本申请还提供的一种应用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的防护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26]一种应用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的防护服,采用上述的连体式隔离防护服裁剪结构缝制而成。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裁剪结构进行缝合,即可方便快捷的缝合形成防护服。
[0028]可选的,所述防护服缝合时采用锁边的方式缝制而成;
[0029]或所述防护服缝合时采用包边的方式缝制而成;
[0030]或所述防护服缝合时采用胶带热合的方式缝制而成。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包缝或者包边或者胶带热合的方式进行缝制时,这样可以提高防护服的密封效果,减少杂物或者液体从防护服接缝处的进入防护服内的可能性。
[003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3]1.通过增衣片缝合在裤衣片上,将裤衣片与衣服本体缝合,再将裤衣片进行缝合,即可将防护服缝合成型,利用增衣片增加防护服裤裆处的布料,减少工作人员在下蹲时发生崩裂的可能性;
[0034]2.利用衣袖片的宽度差,在缝合衣袖片后,衣袖片袖口窄,靠近上衣片宽,这样可以适应不同粗细胳膊的人,增加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的舒适度;
[0035]3.利用第二拉链和第三拉链对防护服进行防护,同时利用第一前襟对第二拉链进行防护,第二前襟对第二拉链进行防护,这样可以减少杂物或者液体进入防护服内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连体式防护服缝制后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连体式防护服缝制后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连体式防护服缝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的锁边缝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的包边缝制的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衣服本体(1)以及两个裤衣片(40),所述裤衣片(40)与衣服本体(1)连接,所述裤衣片(40)上设有用于增加裆部布料的增衣片(5),所述增衣片(5)与相邻裤衣片(40)的增衣片(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裤衣片(40)上设有分别设有后上裤缝(44)和后下裤缝(45);所述增衣片(5)包括与裤衣片(40)连接的裆叉片(50),所述裆叉片(50)位于后上裤缝(44)和后下裤缝(45)之间,所述裆叉片(50)远离裤衣片(40)的一侧设有上接缝(51)和下接缝(52),所述上接缝(51)的端部与后上裤缝(44)的端部相连,所述下接缝(52)的端部与后下裤缝(45)的端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1)还包括两个上衣裁片(3),所述上衣裁片(3)包括上衣片(30)以及与上衣片(30)连接的衣袖片(31),所述衣袖片(31)的宽度由靠近上衣片(30)的一侧向远离上衣片(30)的一侧递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片(31)远离上衣片(30)的一侧设有袖口橡筋(3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上衣片(30)上设有缺口(36),所述缺口(36)上设有透明窗口(37)。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体式防护服裁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1)还包括第一拉链(38)和门襟(39),所述第一拉链(38)与上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红李淑国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安迪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