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模具的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63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型模具的烘干装置,所述烘干窑体一侧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一侧连接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连接有燃料斗,燃料斗顶部连接有斗盖;进料通道内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液压杆连接,液压杆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燃烧室内设置有放置网板,燃烧室两一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均匀连接有第一动力泵、流量调节器,燃烧室下壁倾斜设置,燃烧室侧壁上连接有室门,室门过锁扣结构连接在燃烧室上;燃烧室上部设置有集气管,集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动力泵;烘干窑体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集气管与烘干窑体的空腔结构连通设置。便于砂型模具进行烘干。便于砂型模具进行烘干。便于砂型模具进行烘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砂型模具的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烘干
,具体涉及砂型模具的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熔砖是用纯净的氧化铝粉(Al2o3)与含氧化锆(ZrO2) 65%、二氧化硅(SiO2) 34%左右的锆英砂在电熔炉熔内化后注入模型内冷却而形成的的白色固体,其岩相结构由刚玉与锆斜石的共析体和玻璃相组成,从相学上讲是刚玉相和锆斜石相的共析体,玻璃相充填于它们的结晶之间。
[0003]电熔砖生产制备时采用砂型模具,制备的砂型模具需要进行烘干,烘干后可以进行使用。因此,提供一种砂型模具的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型模具的烘干装置,解决砂型模具不易进行烘干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砂型模具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窑体、燃烧室、进料通道、燃料斗、斗盖、挡板、液压杆、液压泵、第一控制器、进气管、第一动力泵、流量调节器、室门、集气管、第二动力泵;
[0007]所述烘干窑体一侧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一侧连接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连接有燃料斗,燃料斗顶部连接有斗盖;
[0008]进料通道内活动连接有挡板,挡板与液压杆连接,液压杆与液压泵连接,液压泵与第一控制器连接;
[0009]燃烧室内设置有放置网板,燃烧室一侧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动力泵、流量调节器,燃烧室下壁倾斜设置,燃烧室侧壁上连接有室门,室门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燃烧室上;
[0010]燃烧室上部设置有集气管,集气管上设置有第二动力泵;
[0011]烘干窑体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集气管与烘干窑体的空腔结构连通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窑体一侧活动连接有窑门,窑门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烘干窑体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窑体的空腔结构内设置有滑轨,滑轨内设置有带动轴,带动轴与往复电机连接,带动轴连接刮刷。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窑体的空腔结构下壁倾斜设置,烘干窑体的空腔结构连接有输出管,输出管设置有控制阀。
[0015]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窑体的空腔结构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气体处理装置连接,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三动力泵。
[0016]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窑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一动力泵、流量调
节器、第二动力泵、第三动力泵均与第二控制器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8]1、燃料斗内放入燃料,燃料斗内的燃料通过进料通道进入到燃烧室内进行燃烧,进料通道内的活动连接有挡板,液压杆带动挡板运动,调节挡板与进料通道间形成的出料口大小,便于进行调节进入进入燃料的量,进气管进入助燃气,进气管上的第一动力泵、流量调节器,便于进气量,便于燃料进行燃烧,燃烧的热量通过集气管进入到烘干窑体的空腔结构内,便于对烘干窑体内砂型模具进行干燥,室门打开,燃烧产生的灰渣进行清扫。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燃烧室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烘干窑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刮刷的侧视图。
[0023]图中:烘干窑体1、燃烧室2、进料通道3、燃料斗4、斗盖5、挡板6、液压杆7、液压泵8、第一控制器9、进气管10、第一动力泵11、流量调节器12、室门13、集气管14、第二动力泵15、窑门16、滑轨17、带动轴18、往复电机19、刮刷20、输出管21、控制阀22、排气管23、温度传感器24、第二控制器25、第三动力泵26、放置网板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图1

4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砂型模具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窑体1、燃烧室2、进料通道3、燃料斗4、斗盖5、挡板6、液压杆7、液压泵8、第一控制器9、进气管10、第一动力泵11、流量调节器12、室门13、集气管14、第二动力泵15;
[0027]烘干窑体1一侧设置有燃烧室2,燃烧室2一侧连接有进料通道3,进料通道3连接有燃料斗4,燃料斗4顶部连接有斗盖5;
[0028]进料通道3内活动连接有挡板6,挡板6与液压杆7连接,液压杆7与液压泵8连接,液压泵8与第一控制器9连接;
[0029]燃烧室2内设置有放置网板27,燃烧室2一侧连接有进气管10,进气管10上设置有第一动力泵11、流量调节器12,燃烧室2下壁倾斜设置,燃烧室2侧壁上连接有室门13,室门13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燃烧室2上;
[0030]燃烧室2上部设置有集气管14,集气管14上设置有第二动力泵15;
[0031]烘干窑体1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集气管14与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连通设置;燃料斗4内放入燃料,燃料斗4内的燃料通过进料通道3进入到燃烧室2内进行燃烧,进料通道3内的活动连接有挡板6,液压杆7带动挡板6运动,调节挡板6与进料通道3间形成的出料口大小,便于进行调节进入进入燃料的量,进气管10进入助燃气,进气管10上的第一动力泵11、流量调节器12,便于进气量,便于燃料进行燃烧,燃烧的热量通过集气管14进入到烘干窑体
1的空腔结构内,便于对烘干窑体1内砂型模具进行干燥,室门13打开,燃烧产生的灰渣进行清扫。
[0032]实施例2:
[003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烘干窑体1一侧活动连接有窑门16,窑门16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烘干窑体1上;窑门16打开,便于砂型模具放置并就可以进行干燥。
[0034]实施例3:
[0035]在实施例1

2的基础上,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内设置有滑轨17,滑轨17内设置有带动轴18,带动轴18与往复电机19连接,带动轴18连接刮刷20;热空气经过集气管14进入到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内,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可能有灰尘,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内壁进行传导热量,带动轴18在滑轨17上进行往复运动,带动轴18连接的刮刷20进行运动,便于刮刷20进行清扫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内壁,刮刷20下部设置为软刷,便于进行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下部进行清扫。
[0036]实施例4:
[0037]在实施例1

3的基础上,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下壁倾斜设置,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连接有输出管21,输出管21设置有控制阀22;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内清扫灰尘通过输出管21输出。
[0038]实施例5:
[0039]在实施例1

4的基础上,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连接有排气管23,排气管23与气体处理装置连接,排气管23上设置有第三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型模具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窑体(1)、燃烧室(2)、进料通道(3)、燃料斗(4)、斗盖(5)、挡板(6)、液压杆(7)、液压泵(8)、第一控制器(9)、进气管(10)、第一动力泵(11)、流量调节器(12)、室门(13)、集气管(14)、第二动力泵(15);所述烘干窑体(1)一侧设置有燃烧室(2),燃烧室(2)一侧连接有进料通道(3),进料通道(3)连接有燃料斗(4),燃料斗(4)顶部连接有斗盖(5);进料通道(3)内活动连接有挡板(6),挡板(6)与液压杆(7)连接,液压杆(7)与液压泵(8)连接,液压泵(8)与第一控制器(9)连接;燃烧室(2)内设置有放置网板(27),燃烧室(2)一侧连接有进气管(10),进气管(10)上设置有第一动力泵(11)、流量调节器(12),燃烧室(2)下壁倾斜设置,燃烧室(2)侧壁上连接有室门(13),室门(13)通过锁扣结构连接在燃烧室(2)上;燃烧室(2)上部设置有集气管(14),集气管(14)上设置有第二动力泵(15);烘干窑体(1)侧壁设置为空腔结构,集气管(14)与烘干窑体(1)的空腔结构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立博杨保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富立信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