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烘烤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20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烘烤房,包括热风循环系统及烘烤房本体,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及送风系统,烘烤房本体设有供货品进出的烘烤房门,烘烤房本体内部设有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烘烤室及第二烘烤室;送风系统包括第一送风管及第二送风管,第一送风管的出风端伸入第一烘烤室的进风端,第二送风管的出风端伸入第二烘烤室的进风端;第一烘烤室与第二烘烤室之间设有第一负压风机,第一负压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一烘烤室的出风端相连通,第一负压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二烘烤室的进风端相连通,第一烘烤室的进风端与第二烘烤室的出风端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改善现有烘烤房对各个产品的烘干程度相差较大的问题。个产品的烘干程度相差较大的问题。个产品的烘干程度相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烘烤房


[0001]本技术涉及烘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烘烤房。

技术介绍

[0002]中西制药、造纸、纸浆塑模、烟草及食品等行业在制造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烘干,一般使用烘烤房对以上产品进行烘干。现有技术的烘烤房的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将盛放产品的货架或者直接将产品放置在烘烤房17内,将经过加热的风送入烘烤房17内,通过负压风机的作用使热风自烘烤房17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使热风与产品表面充分接触以达到烘干的效果。最先接触热风的产品将最先被烘干,而热风逐个接触产品自身也将逐步降温,这就使得各个产品的烘干程度相差较大,影响了产品的烘干效率及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烘烤房,以解决现有烘烤房对各个产品的烘干程度相差较大的问题。
[000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烘烤房,包括热风循环系统及烘烤房本体,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及送风系统,所述烘烤房本体设有供货品进出的烘烤房门,所述烘烤房本体内部设有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烘烤室及第二烘烤室;所述送风系统包括第一送风管及第二送风管,所述第一送风管的出风端伸入所述第一烘烤室的进风端,所述第二送风管的出风端伸入所述第二烘烤室的进风端;所述第一烘烤室与所述第二烘烤室之间设有第一负压风机,所述第一负压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烘烤室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负压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烘烤室的进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烘烤室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烘烤室的出风端相互连通。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烘烤室的进风端及所述第二烘烤室的出风端分别设有均与所述烘烤房门相对应的开口以供货品进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烘烤室的远离所述第一烘烤室的侧壁上设有通风门,所述通风门正对所述第一负压风机的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二烘烤室内设有第二负压风机,所述第二负压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所述第二烘烤室的出风端设置;所述第二负压风机位于所述通风门的靠近所述烘烤房门的一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烘烤房本体上设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喷嘴伸入所述第二烘烤室的进风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燃烧器及热风炉,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机,所述第一送风管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送风管的进风端均与所述送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送风管的出风端的离地高度高于或低于所述第二送风管的出风端的离地高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烘烤室及所述第二烘烤室的顶壁上设有排气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送风管设在所述第一烘烤室内,所述第一送风管的长度方向
与所述第一烘烤室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烘烤房门为双开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通风门为双开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负压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一烘烤室的出风端连通,第一负压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二烘烤室的进风端相连通,使得第一烘烤室的出风端形成负压,而第二烘烤室的进风端形成正压,这使得第一烘烤室内的热风自其进风端向出风端流动,而第二烘烤室内的热风自其进风端向出风端流动,由于第一烘烤室的进风端与第二烘烤室的出风端是相连通的,因而整个烘烤房本体内的热风流动依次为第一烘烤室的进风端、第一烘烤室的出风端、第二烘烤室的进风端及第二烘烤室的出风端,因而热风流动形成了循环,热风在整个烘烤房本体内循环流动,被烘烤物品受热较为均匀,这就使得各个物品的烘干较为均衡,保证了烘烤的效率,有利于提升物品的质量;另外,第一烘烤室及第二烘烤室平行设置,有利于降低整个烘烤房本体的占地面积,节约用料成本;本新型烘烤房同样适用于在气温较高时通过自然风烘干的形式进行烘干,气温较高时,同时打开烘烤房门及通风门,通过第一负压风机及第二负压风机的作用引入自然风对物品进行烘干。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技术的烘烤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烘烤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烘烤房的立体图。
[0018]图中:1—烘烤房本体;2—加热装置;3—送风系统;4—烘烤房门;5—第一烘烤室;6—第二烘烤室;7—第一送风管;8—第二送风管;9—第一负压风机;10—通风门;11—第二负压风机;12—加湿器;13—燃烧器;14—热风炉;15—送风机;16—排气孔;17—烘烤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烘烤房,黑色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包括热风循环系统及烘烤房本体1,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加热装置2及送风系统3,烘烤房本体1设有供货品进出的烘烤房门4,烘烤房本体1内部设有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烘烤室5及第二烘烤室6;送风系统3包括第一送风管7及第二送风管8,第一送风管7的出风端伸入第一烘烤室5的进风端,第二送风管8的出风端伸入第二烘烤室6的进风端;第一烘烤室5与第二烘烤室6之间设有第一负压风机9,第一负压风机9的进风口与第一烘烤室5的出风端相连通,第一负压风机9的出风口与第二烘烤室6的进风端相连通,第一烘烤室5的进风端与第二烘烤室6的出风端相互连通。热风循环系统通过加热装置2形成热风,送风系统3通过第一送风管7和第二送风管8将热风分别送至第一烘烤室5的进风端及第二烘烤室6的进风端,而第一烘烤室5及第二烘烤室6之间设有第一负压风机9,第一负压风机9的进风口与第一烘烤室5的出风端连通,第一负压风机9的出风口与第二烘烤室6的进风端相连通,使得第一烘烤室5的出风端形成负压,而第二烘烤室6的进风端形成正压,这使得第一烘烤室5内的热风自其进风端向出风端流动,而第二烘烤室6内的热风自其进风端向出风端流动,由于第一烘烤室5的进风端与第二烘烤室6的出风端是相连通的,因而整个烘烤房本体1内的热风流动依次为第一烘烤室5
的进风端、第一烘烤室5的出风端、第二烘烤室6的进风端及第二烘烤室6的出风端,因而热风流动形成了循环,热风在整个烘烤房本体1内循环流动,被烘烤物品受热较为均匀,这就使得各个物品的烘干较为均衡,保证了烘烤的效率,有利于提升物品的质量。另外,第一烘烤室5及第二烘烤室6平行设置,有利于降低整个烘烤房本体1的占地面积,节约用料成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物品可以通过货架小车进入烘烤房,也可以在烘烤房内设置滑轨的方式。
[0021]作为优选的,第一烘烤室5的进风端及第二烘烤室6的出风端分别设有均与烘烤房门4相对应的开口以供货品进出。将烘烤房门4与第一烘烤室5及第二烘烤室6对应起来,便于整体设计,有利于降低占地面积,节约空间;烘烤房门4打开后,物品就可以从第一烘烤室5的进风端及第二烘烤室6的出风端分别进入两个烘烤室,有利于物品的进出。
[0022]作为优选的,第二烘烤室6的远离第一烘烤室5的侧壁上设有通风门10,通风门10正对第一负压风机9的出风口设置;第二烘烤室6内设有第二负压风机11,第二负压风机11的出风口正对第二烘烤室6的出风端设置;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烘烤房,包括热风循环系统及烘烤房本体(1),所述热风循环系统包括加热装置(2)及送风系统(3),所述烘烤房本体(1)设有供货品进出的烘烤房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房本体(1)内部设有长度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烘烤室(5)及第二烘烤室(6);所述送风系统(3)包括第一送风管(7)及第二送风管(8),所述第一送风管(7)的出风端伸入所述第一烘烤室(5)的进风端,所述第二送风管(8)的出风端伸入所述第二烘烤室(6)的进风端;所述第一烘烤室(5)与所述第二烘烤室(6)之间设有第一负压风机(9),所述第一负压风机(9)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烘烤室(5)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负压风机(9)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烘烤室(6)的进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烘烤室(5)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烘烤室(6)的出风端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烘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烘烤室(5)的进风端及所述第二烘烤室(6)的出风端分别设有均与所述烘烤房门(4)相对应的开口以供货品进出。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烘烤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烘烤室(6)的远离所述第一烘烤室(5)的侧壁上设有通风门(10),所述通风门(10)正对所述第一负压风机(9)的出风口设置;所述第二烘烤室(6)内设有第二负压风机(11),所述第二负压风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菊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鼎华电脑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