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屋屋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58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0
一种木屋屋顶机构,它涉及木屋屋顶机构技术领域。所述的连接架本体垂直安装在主框架本体的中部,主框架本体包含屋架上弦、屋架下弦、腹杆梢径,屋架上弦、屋架下弦、腹杆梢径设置有若干根,屋架上弦之间通过第一硬木夹板固定连接,屋架下弦之间通过铁夹板固定连接,屋架上弦设置有两组,两者一端相互连接呈度且通过第二硬木夹板固定连接。屋顶结构连接处大部分采用圆钢螺栓或节点螺栓进行位置限位固定,主框架本体的中部还设置有连接架本体,整体构造性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安装过程中具有快速连接、快速紧固的特点,不容易产生晃动,安装方便,减少了加工成本,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市场推广价值。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屋屋顶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木屋屋顶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木屋屋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木屋享有“会呼吸的房屋”的美誉,是集绿色环保、健康、居住舒适、安全、贴近自然、使用寿命长和设计风格独具个性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健康型住宅;木屋可以按照个性风格进行设计建造,并且建设周期短,房屋的所有建筑产品都来自天然木材,环保无污染,结构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从而达到环保、安全、健康住宅的各种要求,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因此木屋在中国成为休闲地产、园林建筑的新宠,并呈现了快速成长的趋势。
[0003]传统的木屋屋顶在整体安装后屋顶的稳定性较差,特别是靠近沿海城市的边缘由于风力大导致部分木屋屋顶不稳,容易产生晃动,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部分结构稳定的木屋屋顶构造比较复杂,建造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木屋屋顶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屋顶结构连接处大部分采用圆钢螺栓或节点螺栓进行位置限位固定,主框架本体的中部还设置有连接架本体,整体构造性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安装过程中具有快速连接、快速紧固的特点,不容易产生晃动,安装方便,减少了加工成本,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框架本体1、连接架本体2,所述的连接架本体2垂直安装在主框架本体1的中部,主框架本体1包含屋架上弦11、屋架下弦12、腹杆梢径13,屋架上弦11、屋架下弦12、腹杆梢径13设置有若干根,屋架上弦11之间通过第一硬木夹板14固定连接,屋架下弦12之间通过铁夹板15固定连接,屋架上弦11设置有两组,两者一端相互连接呈120度且通过第二硬木夹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共同连接屋架下弦12且通过圆钢螺栓17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结构,屋架上弦11与屋架下弦12之间插接有多个腹杆梢径13且左右对称分布。
[0006]所述的圆钢螺栓17竖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连接在屋架上弦11与屋架下弦12之间且相互平行。
[0007]所述的连接架本体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支撑条21,支撑条21与主框架本体1的连接处通过节点螺栓22辅助固定。
[0008]所述的屋架上弦11的连接角120度之间连接有连接条3且通过圆钢螺栓17进行位置固定。
[0009]所述的屋架下弦12的左右两端通过圆钢螺栓17固定连接有卡接块18。
[0010]所述的主框架本体1与连接架本体2的屋架上弦11上架设有若干个屋面木檀条19与屋面木椽条20,屋面木椽条20安装在屋面木檀条19的顶部且相互垂直。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安装屋顶时,先将主框架本体1安装好,根据建造面积
程度,选用适当的屋架上弦11、屋架下弦12、腹杆梢径13条数,然后将屋架上弦11之间通过第一硬木夹板14进行串联固定,屋架下弦12之间通过铁夹板15进行串联固定,然后将屋架上弦11连接准备好两组,两组的一端通过第二硬木夹板16固定连接且连接夹角呈120度,底部并通过连接条3进行加强连接固定,屋架上弦11与屋架下弦12之间的竖向连接方向通过多根腹杆梢径13连接加强连接,使得主框架本体1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主框架本体1安装完成后,再将连接架本体2通过节点螺栓22固定安装在主框架本体1相应的屋架上弦11与屋架下弦12上。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屋顶结构连接处大部分采用圆钢螺栓或节点螺栓进行位置限位固定,主框架本体的中部还设置有连接架本体,整体构造性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安装过程中具有快速连接、快速紧固的特点,不容易产生晃动,安装方便,减少了加工成本,整体实用性强,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屋架上弦11与第一硬木夹板14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对应图1中A

A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主框架本体1、屋架上弦11、屋架下弦12、腹杆梢径13、第一硬木夹板14、铁夹板15、第二硬木夹板16、圆钢螺栓17、卡接块18、屋面木檀条19、屋面木椽条20、连接架本体2、支撑条21、节点螺栓22、连接条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主框架本体1、连接架本体2,所述的连接架本体2垂直安装在主框架本体1的中部,主框架本体1包含屋架上弦11、屋架下弦12、腹杆梢径13,屋架上弦11、屋架下弦12、腹杆梢径13设置有若干根,屋架上弦11之间通过第一硬木夹板14固定连接,屋架下弦12之间通过铁夹板15固定连接,屋架上弦11设置有两组,两者一端相互连接呈120度且通过第二硬木夹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共同连接屋架下弦12且通过圆钢螺栓17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结构,屋架上弦11与屋架下弦12之间插接有多个腹杆梢径13且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的圆钢螺栓17竖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连接在屋架上弦11与屋架下弦12之间且相互平行,加强了主框架本体1的整体稳定性,所述的连接架本体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支撑条21,支撑条21与主框架本体1的连接处通过节点螺栓22辅助固定,所述的屋架上弦11的连接角120度之间连接有连接条3且通过圆钢螺栓17进行位置固定,连接条3进一步加强了屋架上弦11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从而保证主框架本体1的稳定性,所述的屋架下弦12的左右两端通过圆钢螺栓17固定连接有卡接块18,通过卡接块18可以更快速。方便的将主框架本体1与相应的墙板连接件进行位置固定,所述的主框架本体1与连接架本体2的屋架上弦11上架设有若干个屋面木檀条19与屋面木椽条20,
屋面木椽条20安装在屋面木檀条19的顶部且相互垂直。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安装屋顶时,先将主框架本体1安装好,根据建造面积程度,选用适当的屋架上弦11、屋架下弦12、腹杆梢径13条数,然后将屋架上弦11之间通过第一硬木夹板14进行串联固定,屋架下弦12之间通过铁夹板15进行串联固定,然后将屋架上弦11连接准备好两组,两组的一端通过第二硬木夹板16固定连接且连接夹角呈120度,底部并通过连接条3进行加强连接固定,屋架上弦11与屋架下弦12之间的竖向连接方向通过多根腹杆梢径13连接加强连接,使得主框架本体1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主框架本体1安装完成后,再将连接架本体2通过节点螺栓22固定安装在主框架本体1相应的屋架上弦11与屋架下弦12上。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屋屋顶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主框架本体(1)、连接架本体(2),所述的连接架本体(2)垂直安装在主框架本体(1)的中部,主框架本体(1)包含屋架上弦(11)、屋架下弦(12)、腹杆梢径(13),屋架上弦(11)、屋架下弦(12)、腹杆梢径(13)设置有若干根,屋架上弦(11)之间通过第一硬木夹板(14)固定连接,屋架下弦(12)之间通过铁夹板(15)固定连接,屋架上弦(11)设置有两组,两者一端相互连接呈120度且通过第二硬木夹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共同连接屋架下弦(12)且通过圆钢螺栓(17)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结构,屋架上弦(11)与屋架下弦(12)之间插接有多个腹杆梢径(13)且左右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屋屋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钢螺栓(17)竖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连接在屋架上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云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企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