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45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病人在手术床上变换体位的体位调整垫,其包括上层垫体、下层垫体、充气结构和放气结构,所述上层垫体与下层垫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层垫体包括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所述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与所述下层垫体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连通,所述放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连通。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充气结构与放气结构对患者进行背部、腰部和腿部的体位变换,减少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同时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因体位不当从而引发的各种问题。当从而引发的各种问题。当从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不同的手术或者不同位置处的手术,要求患者有不同的体位,通常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耗费一定的体力与精力去调整患者到最合适的体位,并保持体位。
[0003]手术过程中如若患者手术体位不当,会造成医生视野的不佳,影响手术的操作,而且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使得患者不能完美配合医生做完手术,另外手术时患者体位的不当,在手术后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纠纷。
[0004]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变换体位耗时耗力,患者体位不好维持,并且容易变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
[0006]一种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其包括上层垫体、下层垫体、充气结构和放气结构,所述上层垫体与下层垫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层垫体包括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所述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与所述下层垫体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连通,所述放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连通。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充气结构与放气结构对患者进行背部、腰部和腿部的体位变换,减少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同时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因体位不当从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0007]进一步,所述腿部气囊包括左腿气囊和右腿气囊,所述左腿气囊和右腿气囊分别与充气结构连通。方便医护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患者左腿与右腿分开进行体位调整,防止因调整不当而造成阻挡医护人员视线的问题。
[0008]进一步,所述上层垫体包括左腿与右腿分开放置的结构垫体,所述结构垫体与所述下层垫体可拆卸连接。防止医护人员在对左腿气囊或右腿气囊进行充气时,患者腿部因上层垫体不平稳而造成左腿或右腿下滑的现象,从而保证左右腿的单独体位调节。
[0009]进一步,所述起背气囊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括左侧气囊与右侧气囊,所述第二层包括整体气囊,所述整体气囊与所述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固定连接。此种设置下,医护人员通过对左侧气囊或右侧气囊的充放气从而辅助患者进行左侧翻身和右侧翻身,通过对整体气囊的充放气从而对患者进行起背。
[0010]进一步,所述上层垫体包括腋枕气囊,所述腋枕气囊位于所述上层垫体与患者接触的一面,所述腋枕气囊与所述上层垫体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所述腋枕气囊能够在患者侧卧时代替枕头对患者进行支撑,防止患者侧卧时将手臂压到麻木。
[0011]进一步,所述充气结构包括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包括至少七根,所述充气管与所述
充气结构连通,左腿气囊、右腿气囊、腰部气囊、左侧气囊、右侧气囊、整体气囊和腋枕气囊分别与所述充气结构通过充气管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充气结构包括充放气的密闭腔室、向密闭腔室充气的电动充气泵,所述密闭腔室包括与充气管连通的充气孔,所述充气孔设置在所述密闭腔室的侧壁上,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孔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充气结构包括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充气结构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电动充气泵电路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充气孔均包括控制充气孔开关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所述充气孔的一端,所述控制结构与所述充气孔活动连接,当操作人员想要对单个气囊进行充气操作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结构对想要充气的气囊进行充气。
[0015]进一步,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气囊的充气管与充气孔连接口处的封堵口开关和在充气结构的外侧设置的控制封堵口开关开闭的单控开关,所述单孔开关与所述封堵口开关数据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封堵口开关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充气孔活动连接,所述单控开关与电磁阀数据连接。通过按动充气结构上的单控开关控制电磁阀对充气孔进行开关控制,进而实现对每个气囊的单独充放气。
[0017]进一步,所述充气结构包括进气孔,所述电动充气泵设置在充气结构内部,所述电动充气泵的一端与所述腔室连通,电动充气泵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孔连通,当操作人员想要对气囊充气时打开电动充气泵和充气管对应的充气孔上的电磁阀对气囊进行充气。
[0018]进一步,所述放气结构与所述密闭腔室通过放气管一连通,所述放气结构与电动充气泵不会同时开启。
[0019]进一步,所述放气结构包括放气阀和放气管二,所述放气阀的一端与所述放气管一连通,放气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放气管二连通。
[0020]进一步,所述放气阀包括阀体、控制杆、阻挡结构和供阻挡结构移动的移动腔,所述控制杆与所述阻挡结构活动连接,所述移动腔位于阀体的内部中心位置,由所述阀体上伸出的管型结构围成,通过控制杆的移动带动阻挡结构,通过阻挡结构与移动腔的配合实现对放气速度的调节。
[0021]进一步,所述阀体包括防止阻挡结构过渡移动的防脱出结构,防脱出结构包括槽体和深入槽体的防脱出板;所述槽体设置在所述移动腔的底部,所述防脱出板与所述阻挡结构通过连接杆一体连接,所述防脱出板的直径大于槽体出口直径,通过设置防脱出结构从而实现控制杆移动时与水平方向保持垂直。
[0022]进一步,所述控制杆与所述阻挡结构之间设置缓冲用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结构固定连接。此种设置下的弹簧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放气时气压冲击对控制杆和阻挡结构造成损坏。
[0023]进一步,阻挡结构包括椎体结构,椎体结构的设置更加方便对流速进行控制。
[0024]进一步,所述阻挡结构包括橡皮垫圈,所述橡皮垫圈位于所述阻挡结构与所述弹簧之间,橡皮垫圈的一端与所述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橡皮垫圈的另一端与所述阻挡结构一体连接。此种设置能够保证放气阀的气密性。
[0025]进一步,控制杆与阀体接口对应设置螺纹,且在控制杆的一端设置把手,所述把手
与所述控制杆固定连接。把手能够方便医护人员对放气阀进行扭转调节。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辅助病人在手术床上变换体位的体位调整垫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左腿气囊、右腿气囊、左侧气囊、右侧气囊、整体气囊、腋枕气囊、腰部气囊、电动充气泵、电磁阀和放气阀从而辅助医护人员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各种体位的调节,减少调节患者体位时人力的消耗,提高手术效率。
[0027]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手术过程中需要调整患者体位时,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充气结构外侧的按钮对单独的气囊进行充气,从而对患者的腿部、腰部或肩部进行支撑,当需要辅助患者翻身时,医护人员可以同时对左腿气囊和左侧气囊进行充气,以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或者,医护人员能够在上层垫体与患者之间放置可移动的单子,在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充满气的状态下,患者位于左侧气囊与右侧气囊之间,医护人员通过移动患者身下的单子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其包括上层垫体、下层垫体、充气结构和放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垫体与下层垫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层垫体包括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所述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与所述下层垫体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连通,所述放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起背气囊、腰部气囊和腿部气囊连通,所述腿部气囊包括左腿气囊和右腿气囊,所述左腿气囊和右腿气囊分别与充气结构连通,所述起背气囊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括左侧气囊与右侧气囊,所述第二层包括整体气囊,所述整体气囊与所述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垫体包括腋枕气囊,所述腋枕气囊位于所述上层垫体与患者接触的一面,所述腋枕气囊与所述上层垫体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结构包括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包括至少七根,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结构连通,左腿气囊、右腿气囊、腰部气囊、左侧气囊、右侧气囊、整体气囊和腋枕气囊分别与所述充气结构通过充气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结构包括充放气的密闭腔室、向密闭腔室充气的电动充气泵,所述密闭腔室包括与充气管连通的充气孔,所述充气孔设置在所述密闭腔室的侧壁上,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孔可拆卸连接,所述充气结构包括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充气结构的外侧壁上,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电动充气泵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中使用的体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孔均包括控制充气孔开关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所述充气孔的一端,所述控制结构与所述充气孔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气囊的充气管与充气孔连接口处的封堵口开关和在充气结构的外侧设置的控制封堵口开关开闭的单控开关,所述单控开关与所述封堵口开关数据连接,所述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隆王天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