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33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对处于下沉状态的钢围堰进行防护,包括若干气囊,其内填充有填充材料,或者所述气囊外部绑有压重材料;若干所述气囊分布在钢围堰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且气囊呈空瘪状态,其内尚未充气,位于水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和方法,既可以实现冲刷防护材料的可周转利用,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又能降低项目的建造成本。目的建造成本。目的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梁连通着世界各地的交通,桥梁部分桥墩位于江河湖海当中,部分水域水流湍急,如杭州湾跨海大桥面临着最大6m/s的流速,在较大流速中修建建筑物时,将改变原来的流场,进而导致河床的冲刷,在粉细砂、细砂河床中,由于砂颗粒自重较小,且无粘聚力,极容易被河流冲走,形成建筑物前后地层掏空的现象,冲刷深度也随着建筑物的阻水面宽度的增大而增大,甚至可能有十余米或数十米的冲刷深度。工程中一般采用在建筑物前后布置大粒径碎石、沙袋、石笼、膜袋混凝土的方法,甚至有学者提出注浆加固河床的理念;但这些方法均不可进行重复利用。
[0003]而在工程施工中,常需建立临时钢围堰,从而为承台浇筑提供干作业的施工环境,临时钢围堰通常尺寸较大,阻水面宽度约数十米,导致会面临较大的冲刷;如采用传统的防护方法,如抛碎石、沙袋等,抛下的石料将无法回收利用,导致材料的浪费。
[0004]综上所述,有必要研究桥梁临时冲刷防护可周转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对处于下沉状态的钢围堰进行防护,包括若干气囊,其内填充有填充材料,或者所述气囊外部绑有压重材料;
[0006]若干所述气囊分布在钢围堰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且气囊呈空瘪状态,其内尚未充气,位于水底。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所述气囊在高度方向上为单层或者多层分布,且为多层分布时,气囊交错搭接。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所述填充材料的体积不超过气囊总体积的1/2。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靠近所述钢围堰最近的气囊与钢围堰的距离不小于50cm,且不大于气囊直径的一半。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当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其长度和宽度大于高度的2倍以上。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当气囊位于水底时,所述气囊的充气口朝上。
[0012]一种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一、将内部填充有填充材料或者外部绑有压重材料的气囊吊放至水底,此时,所述气囊内部尚未充气,并将若干所述气囊分别分布在钢围堰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上游以及
下游;
[0014]步骤二、将钢围堰定位下沉,在靠近钢围堰的位置最后安装一排气囊;
[0015]步骤三、待钢围堰功能完成后拆除,对水底的气囊进行充气;
[0016]步骤四、气囊充足气后,会自动浮起。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步骤二中,靠近钢围堰的气囊与钢围堰的距离不小于50cm,且不大于气囊直径的一半。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如果所述气囊内填充有砂石或卵石,则采用泵送向其中泵入砂石或卵石。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气囊在高度方向上为单层或者多层分布,且为多层分布时,气囊交错搭接。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进一步包括:
[0021]步骤五、采用拖轮将装有气囊的船舶运至下一墩位,或者,再将浮起的气囊吊放至船舶进行泄气处理,再放置于船舶上,进行船舶运输。
[0022]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3]1、能避免冲刷防护材料的浪费,实现资料节约;
[0024]2、能避免冲刷防护材料遗留在现场,对原生态的影响,从而实现环境保护;
[0025]3、能周转施工,重复利用,降低了工程成本;
[0026]4、基于气囊的结构,即便在无需进行冲刷防护的工程时,也可以考虑充水后做压载水袋进行地基处理的堆载预压使用;
[0027]5、结构完整性和连续性较传统结构型式更好,冲刷防护质量更高,能更好地保证工程安全。
[002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的施工阶段防护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的周转示意图。
[0031]1‑
水面;2

水底;3

气囊;4

填充材料;5

钢围堰。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3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3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对处于下沉状态的钢围堰进行防护,包括若干气囊3,其内填充有填充材料4,或者所述气囊3外部绑有压重材料;
[0037]若干所述气囊3分布在钢围堰5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且气囊3呈空瘪状态,其内尚未充气,位于水底2。
[0038]上述实施方案中,所述气囊3呈空瘪状态,其内再填充材料或者外部压重材料,在填充材料或者压重材料的作用下,气囊3是可以沉入水底的,而且填充材料必须是密度较大且不溶于水的材料,日常施工,可以用砂石或者卵石,但是不能用碎石,因为碎石有棱角,容易造成气囊被破坏,而造成气囊破损。
[0039]而且气囊3边界距离钢围堰5设计位置仍留有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对处于下沉状态的钢围堰进行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气囊,其内填充有填充材料,或者所述气囊外部绑有压重材料;若干所述气囊分布在钢围堰平行于水流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且气囊呈空瘪状态,其内尚未充气,位于水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在高度方向上为单层或者多层分布,且为多层分布时,气囊交错搭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的体积不超过气囊总体积的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钢围堰最近的气囊与钢围堰的距离不小于50cm,且不大于气囊直径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其长度和宽度大于高度的2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填充气囊的桥梁临时冲刷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气囊位于水底时,所述气囊的充气口朝上。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科骆钊曾炜张帅军颜俊王振桂林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