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26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属于农业灌溉施肥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固定设置有控制箱和触摸显示屏,机架后侧设置有若干个吸料组件,吸料组件一端与肥料供应装置相连接,吸料组件另一端与文丘里管相连接,文丘里管顶端通过上管道与进水管相连通,文丘里管底端通过下管道和增压泵与肥料输出管相连通,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比例阀控制肥通道流量,可以将肥通道流量精确到0.1~0.2升每分钟,在通道流量较低时系统可以避免阀门开度过小时出现肥通道不吸肥的现象,同时施肥作业时,管路注肥量均匀平稳,EC含量曲线平滑稳定,具有极高的注肥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灌溉施肥
,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

技术介绍

[0002]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0003]目前的水肥一体施肥机均体积较大,价格过高,并且传统施肥系统以电磁阀为肥通道开关、以回差式控制模式为基准,主管路注入的肥液不够均匀,使得主管路水肥总比例难以达标,不能满足现有灌区的高流量配肥要求。因此,设计一种施肥精度高、稳定性强的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通过采用比例阀控制肥通道流量,可以将肥通道流量精确到0.1~0.2升每分钟,在通道流量较低时系统可以避免阀门开度过小时出现肥通道不吸肥的现象,同时施肥作业时,管路注肥量均匀平稳,EC含量曲线平滑稳定,具有极高的注肥精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包括机架9,所述机架9前端固定设置有控制箱11和触摸显示屏1,机架9后侧设置有若干个吸料组件5,吸料组件5一端与肥料供应装置相连接,吸料组件5另一端与文丘里管相连接,文丘里管顶端通过上管道4与进水管7相连通,文丘里管底端通过下管道6和增压泵2与肥料输出管10相连通。
[0007]所述吸料组件5包括肥料吸入管,肥料吸入管底部设置有过滤器,肥料吸入管中部设置有比例阀,肥料吸入管顶部设置有驱动泵3,肥料吸入管顶端通过密封法兰与文丘里管相连通。
[0008]所述吸料组件5的个数为8个,且所述肥料吸入管的比例肥通道从左到右依次减少。
[0009]所述吸料组件5、上管道4、进水管7、下管道6和肥料输出管10均通过卡箍固定设置在机架9上。
[0010]所述进水管7顶端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箱11相连接。
[0011]所述上管道4末端固定设置有排气阀。
[0012]所述吸料组件5和增压泵2均与控制箱11相连接。
[0013]所述控制箱11包括箱体、控制器、存储模块、GPS定位模块、报警模块、无线通信模块、EC/PH传感器和电源接口,控制器与存储模块、GPS定位模块、报警模块、无线通信模块、EC/PH传感器和触摸显示屏1相连接,所述EC/PH传感器固定设置在下管道6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采用比例阀控制肥通道流量,可以将肥通道流量精确到0.1~0.2升每分钟,在通道流量较低时系统可以避免阀门开度过小时出现肥通道不吸肥的现象,同时施肥作业时,管路注肥量均匀平稳,EC含量曲线平滑稳定,具有极高的注肥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序号及名称:触摸显示屏1、增压泵2、驱动泵3、上管道4、吸料组件5、下管道6、进水管7、控制按钮8、机架9、肥料输出管10、控制箱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1]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特对其做以下说明:
[0022]本技术与中央控制中心、首部管理站、肥料供应系统、气象站、墒情监测网、无线RTU站、电磁阀等组成一个整体系统,本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云服务平台实现无人值守水源监测、灌溉设施精细管理、智能水肥集成、墒情网监测等功能,可智能化精细控制灌溉水泵及首部过滤器等设施设备,按墒情信息实现分区域智能灌溉作业,或者按照制定的灌溉计划启动智能水肥机,把不同配比肥料智能化配给到相应管网,实现同水源不同作物的精细化灌溉、按需智能配比施肥作业。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所有设施设备运转情况进行监控,并远程实现水泵启停、配肥、电磁阀门启闭操作,通过云服务平台,随时随地查看灌溉计划执行情况、水量、管路流量、压力、过滤器工况、施肥机状态、施肥罐液位、气象信息、灌区多点土壤分层墒情信息,最终实现无人值守、智能精细、科学有效的智能水肥集成、节水灌溉作业目的,显著提升设施运行安全性及效益,极大降低水肥及灌溉领域投入成本。
[0023]中央控制中心可管控万亩级别多首部系统灌区设施;首部管理站监测水源水位、主管路压力、过滤系统工况,同时具备恒压供水功能,延长水泵、管路寿命,并使得滴喷灌设施工作在最佳压力范围;智能施肥中心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全新一代集施肥通道精细变比、通道动态智能配比技术、肥料管理于一体的设备,实现最大化节肥、智能施肥作业。无线RTU站结合丰富的接口功能,可与墒情站结合组成灌区级墒情监测网,实现墒情监测全灌区覆盖、提供最广泛的墒情参考信息依据。
[0024]本系统具有体系先进可靠、技术自主研发、产品成本适中的优势,部分设施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且本系统已经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
基地)、石家庄农科院赵县试验基地安装实施,运行良好。
[0025]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包括机架9,所述机架9前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控制箱11和触摸显示屏1,机架9后侧设置有若干个吸料组件5,所述吸料组件5包括肥料吸入管,肥料吸入管底部设置有过滤器,肥料吸入管中部设置有比例阀,肥料吸入管顶部设置有驱动泵3,肥料吸入管顶端通过密封法兰与文丘里管相连通,肥料吸入管底端与肥料供应装置相连接,所述文丘里管顶端通过上管道4与进水管7相连通,文丘里管底端通过下管道6和增压泵2与肥料输出管10相连通。
[0026]所述吸料组件5的个数为8个,且所述肥料吸入管的比例肥通道从左到右依次减少,因此能够将肥通道之间比例精准保持在设定值,即使最大比例通道因EC(PH)值达标而流量下降到较低水平时,最小比例肥通道依然不会进入死区,持续保持各通道间施肥比例恒定,比例精度可达0.1升每通道以内。
[0027]所述吸料组件5、上管道4、进水管7、下管道6和肥料输出管10均通过卡箍固定设置在机架9上,通过采用卡箍的固定方式,拆卸方便,便于安装。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包括机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9)前端固定设置有控制箱(11)和触摸显示屏(1),机架(9)后侧设置有若干个吸料组件(5),吸料组件(5)一端与肥料供应装置相连接,吸料组件(5)另一端与文丘里管相连接,文丘里管顶端通过上管道(4)与进水管(7)相连通,文丘里管底端通过下管道(6)和增压泵(2)与肥料输出管(1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组件(5)包括肥料吸入管,肥料吸入管底部设置有过滤器,肥料吸入管中部设置有比例阀,肥料吸入管顶部设置有驱动泵(3),肥料吸入管顶端通过密封法兰与文丘里管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阵列式多通道水肥智能精准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组件(5)、上管道(4)、进水管(7)、下管道(6)和肥料输出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程鹏王兴国汪志磊朵军王立庆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众智众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