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水肥与节水灌溉的墒情监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26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水肥与节水灌溉的墒情监测站,属于灌区墒情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墒情站和与墒情站通讯连接的若干个墒情监测点,所述墒情监测点包括控制器、土壤数据信息采集器、大气数据信息采集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器还与设置在同一灌区的水肥灌溉系统的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实现水肥灌溉系统的远程控制,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同时对灌区土壤和大气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监控,能够实时实现灌区灌溉和施肥量的调控,满足了灌区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有助于提高土壤的灌溉和改良效果,同时采集的土壤和大气信息能够帮助蒸发蒸腾量模型的建立,为灌区灌溉调度框架下的按需灌溉作业提供了数据支撑。度框架下的按需灌溉作业提供了数据支撑。度框架下的按需灌溉作业提供了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水肥与节水灌溉的墒情监测站


[0001]本技术属于灌区墒情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水肥与节水灌溉的墒情监测站。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地植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能力,称土壤肥力。土壤的这些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如水分多了,土壤的通气性就差,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而且容易流失;相反,土壤水分过少,又不能满足药用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同时由于好气菌活动强烈,土壤的有机质分解过快,也会造成养分不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有营养保证,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锌、钼等养分,其中尤以氮、磷、钾的需要最多。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平衡施肥,以利于改良土壤。因此,为满足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需要在作物区设置土壤墒情监测以便于实现水肥的实时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水肥与节水灌溉的墒情监测站,通过同时对灌区土壤和大气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监控,能够实时实现灌区灌溉和施肥量的调控,满足了灌区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有助于提高土壤的灌溉和改良效果,同时采集的土壤和大气信息能够帮助蒸发蒸腾量模型的建立,为灌区灌溉调度框架下的按需灌溉作业提供了数据支撑。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用于智能水肥与节水灌溉的墒情监测站,包括墒情站和设置在灌区中与墒情站通讯连接的若干个墒情监测点,所述墒情监测点包括控制器、土壤EC值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大气温湿度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土壤EC值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墒情站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设置在同一灌区的水肥灌溉系统的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实现水肥灌溉系统的远程控制。
[0006]所述墒情监测点还包括声光报警模块、操作面板和LED显示屏,声光报警模块、操作面板和LED显示屏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用于实现水肥灌溉系统的现地控制。
[0007]所述电源模块与光伏单元相连接。
[0008]所述墒情站包括管理终端,管理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墒情监测点通讯连接。
[0009]所述管理终端包括手机移动终端和计算机管理平台。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通过同时对灌区土壤和大气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监控,能够实时实现灌区灌溉和施
肥量的调控,满足了灌区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有助于提高土壤的灌溉和改良效果,同时采集的土壤和大气信息能够帮助蒸发蒸腾量模型的建立,为灌区灌溉调度框架下的按需灌溉作业提供了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水肥与节水灌溉的墒情监测站,包括墒情站和设置在灌区中与墒情站通讯连接的若干个墒情监测点,通过多个墒情监测点来实现灌区的全面监控,便于实现灌区的水肥灌溉的全面调控,为灌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0015]所述墒情监测点包括控制器、土壤EC值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大气温湿度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操作面板、LED显示屏和电源模块,所述土壤EC值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大气温湿度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模块、操作面板、LED显示屏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墒情站相连接,所述土壤EC值传感器和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灌区土壤的肥力、温度和湿度数据进行采集,所述大气压力传感器和大气温湿度传感器能够对灌区所处的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数据进行采集,能够用于反映灌区的天气状况,进而通过采集的灌区土壤和大气的数据情况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完成对灌区蒸发蒸腾量模型的建立,为灌区灌溉调度框架下的按需灌溉作业提供了数据支撑。
[0016]所述电源模块与光伏单元相连接,光伏单元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源模块中,为墒情监测点提供电力来源,节能环保,有助于降低使用成本。
[0017]所述控制器还与设置在同一灌区的水肥灌溉系统的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实现水肥灌溉系统的远程控制,所述操作面板用于实现水肥灌溉系统的现地控制,通过采用远程和现地控制两种方式实现对灌区水肥灌溉系统的操作,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实现灌区的实时灌溉调控。
[0018]所述墒情站包括管理终端,管理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墒情监测点通讯连接,所述管理终端包括手机移动终端和计算机管理平台,手机移动终端的使用便于工作人员实现对灌区水肥灌溉的远程实时调控,所述计算机管理平台能够用于实现灌区土壤和大气数据信息的存储分析,为灌区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0019]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水肥与节水灌溉的墒情监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墒情站和设置在灌区中与墒情站通讯连接的若干个墒情监测点,所述墒情监测点包括控制器、土壤EC值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大气温湿度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土壤EC值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墒情站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设置在同一灌区的水肥灌溉系统的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实现水肥灌溉系统的远程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水肥与节水灌溉的墒情监测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程鹏王兴国王立庆朵军汪志磊吉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众智众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