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09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包括机架、RFID读写器和内带芯片的餐盘,所述机架从厨房端连通到顾客座位,上层配置小火车,在顾客下单后将菜品送达座位,下层送餐轨道主体在顾客座位侧边开设若干个取餐口,有自动移门可开闭,对应的轨道底部设置两个用于取餐读取的RFID读卡器;厨房端的轨道底部也设读写器,用以读写餐盘轨迹,实现记录顾客取用餐盘统计结账,食品上架时间跟踪,自动打盘报废(轨道厨房端设有拨片组件),以及实时补货等功能,另设一台读写设备在前端用于菜品装盘后绑定,设触摸屏在后厨进行交互管理。所有设备由局域网连接,并上传服务器做远程管理,上述发明专利技术极大程度提升了就餐体验,并解决了食品过期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送餐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餐厅从物料采购到餐品制作全部依赖于人为估算,从成本和效率上来说,效率低、物料浪费率高;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物料周转和储存依靠人工看管和统计,管控薄弱,无法做到实时监管与记录,易出现食安问题;同时传统餐厅在顾客服务流程上,基本依赖服务员人工操作,如:核对点餐信息、送餐上桌、核对用餐信息、核对结账金额、开具发票等环节;与此同时,顾客需要在纸质菜单、电子点餐系统、服务员、传菜员、收银员等多个交互界面/交互人员中切换,餐厅运转存在效率低、人工服务易出错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固定有下层送餐轨道主体,所述下层送餐轨道主体的顶端侧部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有上层送餐轨道主体,所述下层送餐轨道主体的内部装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装设有塑料碟片,所述下层送餐轨道主体和上层送餐轨道主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取餐口,且每个取餐口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取餐读取的RFID读卡器,所述RFID读卡器装设在下层送餐轨道主体的底部,所述机架的一侧进菜端处设置有读写餐盘录入上架服务器机构,所述传送带的回转厨房端底部设置有用于过时报废检测的RFID检测读卡器,设置有拨片组件,所述读写餐盘录入上架服务器机构的顶部设置有触摸显示屏,且触摸显示屏安装在机架的进菜端顶部。
[0005]优选的,所述上层送餐轨道主体的顶部开设有轨道凹槽,所述轨道凹槽上设置有送餐火车,所述送餐火车装设有红外线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上层送餐轨道主体的内部顶端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部装设有灯带。
[0007]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侧部固定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侧装设有亚克力板,且配备有自动移门。
[0008]优选的,所述RFID读卡器的两端外壁均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插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在下层送餐轨道主体的底部,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有组装孔,所述组装孔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且两个卡块之间设置有挤压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挤压弹簧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纠偏柱,所述纠偏柱固定在卡块的侧部。
[0010]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一端表面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内部装设有辊筒,所述卡块的侧部表面开设有挡孔,所述挡孔的内部设置有挡柱,所述挡柱固定在组装孔内。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计的RFID读卡器,轨道开端设置一个RFRD读卡器,进行餐盘与产品绑定,将其装有相对应菜品的餐盘通过读写餐盘录入上架服务器机构顶部的触摸显示屏进行菜品选择绑定,实现对餐盘进行打标处理。
[0013]通过设计的下层送餐轨道主体对内置有RFID标签记录的餐盘进行预制菜品传送,顾客自行取用,进而提高经营效率,两个RFID读卡器安装在每一个客位取餐口的底部,对经过的带有内置RFID标签记录的餐盘进行检测,当其在前一个读写器上读到而后一个读写器读不到标签信号,同时根据传送带速度算出超时,即可将该取餐记录在相对应的座位上,实现智能送餐,极大程度降低人工与顾客的接触,使其送餐效率更高更精准,通过设计的取餐口,方便相对应的座位进行取餐操作。
[0014]通过设计的送餐火车和上层送餐轨道主体对顾客现点菜品进行及时传送,送餐火车装设有红外线组件,保证客户取餐后送餐火车能自动识别并返回出餐口,通过设计的亚克力板,安装在立柱之间,起到隔离作用,保证食品安全,并设有自动移门自动开关,避免其他顾客误取餐。
[0015]通过设计的RFID检测读卡器、拨片组件和输送架组件,对传送带上的菜品进行实时管理,及时补货,同时当检测到餐品过保质期时,设置在出菜口处的拨片组件进行打盘操作,进而将报废菜品推送到传送带分岔进入下菜区,将过期餐品报废。
[0016](2)通过设计的固定架、固定柱和卡块,固定柱穿过固定架的插孔,然后其卡块从组装孔内滑出,且两端压在固定架上,实现对RFID读卡器快速组装固定,同时后期只需按压卡块,使其滑入到组装孔内即可实现快速拆卸,通过设计的纠偏柱,对挤压弹簧进行纠偏支撑,通过设计的挡柱和挡孔,挡柱设置在卡块的挡孔内部,进而对挡块的滑移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其从组装孔内脱离。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剖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架和固定柱的组装局部剖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架和固定柱的组装仰视图;
[0022]图中:1、机架;2、下层送餐轨道主体;3、立柱;4、上层送餐轨道主体;5、亚克力板;6、传送带;7、送餐火车;8、取餐口;9、RFID读卡器;10、固定架;11、灯带;12、固定柱;13、挡柱;14、辊筒;15、卡块;16、挡孔;17、纠偏柱;18、挤压弹簧;19、组装孔;20、插孔;21、读写餐盘录入上架服务器机构;22、输送架组件;23、U型架;24、触摸显示屏;25、拨片组件;26、自动移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顶端固定有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的顶端侧部固定有立柱3,立柱3的顶部固定有上层送餐轨道主体4,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的内部装设有传送带6,传送带6的表面装设有塑料碟片,通过设计的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内的传送带6实现对内置有RFID标签记录的餐盘进行传送,进而提高传送效率,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和上层送餐轨道主体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取餐口8,通过设计的取餐口8,方便相对应的座位进行取餐操作,且每个取餐口8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取餐读取的RFID读卡器9,通过设计的RFID读卡器9,轨道开端设置一个RFRD读卡器,进行餐盘与产品绑定,两个RFID读卡器9安装在每一个客位取餐口8的底部,从而对经过的带有内置RFID标签记录的餐盘进行检测,当其在某一个取餐口检测不到标签信号时,即可将该餐盘记录在相对应的座位上,实现智能送餐,极大程度降低人工与顾客的接触,使其送餐效率更高更精准,RFID读卡器9装设在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的底部,机架1的一侧进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顶端固定有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所述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的顶端侧部固定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顶部固定有上层送餐轨道主体(4),所述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的内部装设有传送带(6),所述传送带(6)的表面装设有塑料碟片,所述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和上层送餐轨道主体(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取餐口(8),且每个取餐口(8)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取餐读取的RFID读卡器(9),所述RFID读卡器(9)装设在下层送餐轨道主体(2)的底部,所述机架(1)的一侧进菜端处设置有读写餐盘录入上架服务器机构(21),所述读写餐盘录入上架服务器机构(21)的顶部设置有触摸显示屏(24),且触摸显示屏(24)安装在机架(1)的进菜端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送餐轨道主体(4)的顶部开设有轨道凹槽,所述轨道凹槽上设置有送餐火车(7),所述送餐火车(7)装设有红外线组件,所述传送带(6)的末端底部设置有用于过时报废检测的RFID检测读卡器,所述机架(1)的出菜端处设置有输送架组件(22),所述机架(1)的出菜端内部装设有拨片组件(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厅用智能送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蜀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