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105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包括针体、支架和牵引导线,所述的针体为导电针体,所述的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每个限位环上的牵引装置,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顶部挂钩、环形支撑体、多根连接于顶部挂钩和环形支撑体两者之间的连接杆以及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的环形支撑体上的固定环;顶部挂钩能勾挂连接在限位环上;所述的牵引导线包括导线、分设于导线两端的用来分别与针体和电针灸仪器输出端导电连接的导电夹以及包覆于所述的导线外周的绝缘套,所述牵引导线能从固定环中心孔中穿过。本装置能避免频繁脱针而影响实验准确性,从而方便了电针仪在中医经络领域中涉及小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而且本方案的导线不容易缠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面上主流电针仪为华佗电针仪,韩式电针仪等,均需扎针后再连接电针夹子通电治疗,该法应用于小动物身上时,由于小动物体形较小,进针深度往往较浅,电针过程中针具不易固定,容易引起针具脱落,且电针夹子相对较重,引起针具被动歪斜,歪斜到一定程度加之电针振动,同样容易引起针具的脱落,不仅影响穴位定位准确性,也降低了科研实验效率,给研究人员带来极大困扰,为此,我们寻求一种可以兼具固位和准确的改良的小动物电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本装置应用于小动物身上,能通过对针体的牵引使针体保持初始直立插针状态,避免因电针夹具的重量以及振动等各种因素导致针体倾倒甚至脱针从而影响实验准确性,方便了电针仪在中医经络领域中涉及小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包括针体、支架和牵引导线,所述的针体为导电针体,
[0006]所述的支架包括底座、竖设于所述的底座上的支撑杆和多根横设固定于所述的支撑杆顶端的侧杆,各侧杆分设于支撑杆的不同径向方向上,每一根侧杆上沿侧杆的延伸方向设置1个以上的限位环,
[0007]所述的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每个限位环上的牵引装置,
[0008]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顶部挂钩、环形支撑体、多根连接于顶部挂钩和环形支撑体两者之间的连接杆以及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的环形支撑体上的固定环;顶部挂钩能勾挂连接在限位环上;所述的牵引导线包括导线、分设于导线两端的用来分别与针体和电针灸仪器输出端导电连接的导电夹以及包覆于所述的导线外周的绝缘套,所述牵引导线能从固定环中心孔中穿过。
[0009]使用时,将针体插设于小动物的穴位上,然后用牵引导线的一端导电夹夹住针体的尾部,然后用牵引导线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后用另一端的导电夹夹住电针灸仪器的输出端。本方案用牵引装置能将电针直立,不容易倾倒从而造成脱针,影响实验结果。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各侧杆沿所述的支撑杆的外周方向等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座中部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套筒,套筒中部设有与支撑杆的底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
[0012]本方案可以调整支撑杆的高度,从而能适应不同位置的小动物。使用时也能将牵引导线从多个固定环中间穿过,从而能适应不同的位置,而调整其电针,使电针直立。
[0013]本技术能避免频繁脱针,而且本装置能同时多只小动物使用,效率高。
[0014]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应用于小动物身上,能避免频繁脱针而影响实验准确性,从而方便了电针仪在中医经络领域中涉及小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而且本方案的导线不容易缠绕,使用方便。
[0015]用牵引导线与牵引装置配合使用,能将电针垂直悬,从而能消除因重量影响可能引起的针具偏斜影响进针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包括针体1、支架2和牵引导线3,所述的针体1为导电针体,
[0022]所述的支架2包括底座2

1、竖设于所述的底座2

1上的支撑杆2

2和多根横设固定于所述的支撑杆2

2顶端的侧杆2

3,各侧杆分设于支撑杆2

2的不同径向方向上,每一根侧杆2

3上沿侧杆2

3的延伸方向设置1个以上的限位环2
‑3‑
1,
[0023]所述的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每个限位环2
‑3‑
1上的牵引装置4,
[0024]所述的牵引装置4包括顶部挂钩4

1、环形支撑体4

2、多根连接于顶部挂钩4

1和环形支撑体4

2两者之间的连接杆4

3以及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的环形支撑体4

2上的固定环4

4;顶部挂钩4

1能勾挂连接在限位环2
‑3‑
1上;所述的牵引导线3包括导线3

2、分设于导线两端的用来分别与针体1和电针灸仪器输出端导电连接的导电夹3

1以及包覆于所述的导线3

2外周的绝缘套,所述牵引导线3能从固定环4

4中心孔中穿过。
[0025]使用时,将针体1插设于小动物的穴位上,然后用牵引导线3的一端导电夹3

1夹住针体1的尾部,然后用牵引导线3的另一端穿过固定环4

4后用另一端的导电夹3

1夹住电针灸仪器的输出端。本方案用牵引装置能将电针直立,不容易倾倒从而造成脱针,影响实验结果。
[0026]进一步地,所述的各侧杆2

3沿所述的支撑杆2

2的外周方向等间隔设置。
[0027]实施例2
[002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每一根侧杆2

3上沿侧杆2

3的延长方向设置1个限位环2
‑3‑1[002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2

2的底部外周设有外螺纹2
‑2‑
1,所述底座2

1中部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套筒2
‑1‑
1,套筒2
‑1‑
1中部设有与支撑杆2

2的底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2
‑1‑
2。
[0030]本方案可以调整支撑杆的高度,从而能适应不同位置的小动物。使用时也能将牵引导线从多个固定环中间穿过,从而能适应不同的位置,而调整其电针,使电针直立。
[0031]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技术并不
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1)、支架(2)和牵引导线(3),所述的针体(1)为导电针体,所述的支架(2)包括底座(2

1)、竖设于所述的底座(2

1)上的支撑杆(2

2)和多根横设固定于所述的支撑杆(2

2)顶端的侧杆(2

3),各侧杆分设于支撑杆(2

2)的不同径向方向上,每一根侧杆(2

3)上沿侧杆(2

3)的延伸方向设置1个以上的限位环(2
‑3‑
1),所述的新型小动物电针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每个限位环(2
‑3‑
1)上的牵引装置(4),所述的牵引装置(4)包括顶部挂钩(4

1)、环形支撑体(4

2)、多根连接于顶部挂钩(4

1)和环形支撑体(4

2)两者之间的连接杆(4

3)以及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的环形支撑体(4

2)上的固定环(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彩莲许金森萨喆燕潘晓华朱小香郑淑霞黄倩茹万隆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