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控光束经视觉激励脑电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89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控光束经视觉激励脑电波的装置,包括:为单只眼睛提供照明光束的照明光斑投射结构;所述投射结构的主体内部设置发光器,投射结构的出射端接近或接触眼部;发光器包括能分为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控光束经视觉激励脑电波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视觉刺激下对神经损伤或神经退化疾病的干预/治疗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可调控光束经视觉激励脑电波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包括精神紊乱(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退行(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脑创伤(急性脑卒中、外伤性脑损伤后)。目前,脑功能障碍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法,如临床一线采用的激素、神经递质拮抗剂等药物。但药物治疗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果能采用非药物的治疗方式,将极大的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0003]β

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内积累、形成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症的一个标志性病理特征。2016年,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药物治疗原理,即一种视觉刺激方案:将小鼠置于由发光二极管(LED)灯板照亮的暗室中,闪光刺激条件包括:暗/亮环境,20Hz、40Hz、80Hz闪烁(12.5ms灯亮/12.5ms熄灯,60W)1小时。连续7天,每天1小时、40Hz的光照,照射后进行分子和生化分析。发现小鼠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光束经视觉激励脑电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为单只眼睛提供照明光束的照明光斑投射结构;照明光斑投射结构的主体内部设置发光器,照明光斑投射结构的出射端接近或接触眼部;发光器包括能分为2

多个区域的平板状发光结构;发光结构的每个发光区域的形状及光强分布独立可控;设置控制结构,用于控制发光结构上不同发光区域的形状及光强分布;发光器发出有医学检测、治疗作用的闪光或连续光;发光结构不同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线、被投射到视网膜的指定区域;由此产生的视觉刺激电信号,经同侧视神经或者视觉交叉传递到对应的视觉皮层;激励对应的脑半球、产生脑电波;采用需要的“亮暗分布”图案、照射视网膜的不同分区,图案“亮区”产生的视觉电信号、可以在单侧脑区激励具有多种波形的脑电波;两个照明光斑投射结构配成一套,同步或交替照射双眼,可以在单侧脑半球激励脑电波,有针对性地产生治疗效果;通过向左/右视网膜投射多种光强分布的光斑,分别产生左/右脑均衡或非均衡两类脑电波刺激效果;可个性化设置照射方式,对不同脑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对症治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光束经视觉激励脑电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视网膜鼻侧神经纤维区/颞侧神经纤维区的“交界线”为参考线,将平板状发光结构划分成2个区域;所述2个区域的交界线称为划分线;优选的,以划分线为对称线,对称地将发光结构分为多个发光区域;其中优选发光结构分为对称的4个区域;所述“交界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三者之一;以所述交界线为参考线,划分发光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光束经视觉激励脑电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器的闪光频率为0.1

100Hz;其中优选40Hz;或者,发光器输出视频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光束经视觉激励脑电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结构能够发出静态图像与动态图像的光电器件;或者,发光结构为可左右移动的光电器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瑛谭一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