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70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包括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第三高压充气帐篷、第四高压充气帐篷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第三高压充气帐篷、第四高压充气帐篷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相互拼接构成整体,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的一端设置有医护入口,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的另一端设置有发热门诊入口,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的一端设置有患者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机动性强,可快速运达指定地点,迅速展开,快速完成架设并具备处置能力,安全性高,有效避免了人流、物流等的交叉污染,有效空间大,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内部有效使用空间大。内部有效使用空间大。内部有效使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染病治疗领域,特别涉及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

技术介绍

[0002]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为传染病防控救治的重要辅助装备,用于医院无传染病病房或缺少传染病病房的补充,以及户外临时场所的小型负压医院。
[0003]现有的负压隔离帐篷机动性较差,不能快速展开,造成架设时间较长,影响使用,且安全性较低,无法形成压差梯度,无法避免人流和物流的交叉感染,空间较小,同时容纳的病人数量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包括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第三高压充气帐篷、第四高压充气帐篷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第三高压充气帐篷、第四高压充气帐篷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相互拼接构成整体;
[0006]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的一端设置有医护入口,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的另一端设置有发热门诊入口,所述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的一端设置有患者入口,所述第三高压充气帐篷的一端设置有患者出口,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第三高压充气帐篷、第四高压充气帐篷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的外侧均设置有新风空调箱和过滤排风单元。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的内侧设置有发热门诊区和医务工作区,所述发热门诊区和医务工作区的帐篷尺寸均为12m
×
6m<br/>×
3m,投影面积均为72

,所述发热门诊区和医务工作区之间设置有缓冲区和更衣区,所述缓冲区和更衣区的内侧设置有密闭互锁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三高压充气帐篷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通道和污物区,所述污物区设置于靠近患者出口的内侧,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帐篷尺寸均为14m
×
6m
×
3m,投影面积均为84


[0009]优选的,所述第四高压充气帐篷的内侧设置有负压病房区,所述第五高压充气帐篷的内侧设置有留观区,所述负压病房区和留观区的内侧均设置有折叠病床和箱式厕所,所述负压病房区和留观区的帐篷尺寸均为12m
×
6m
×
3m,投影面积均为72


[0010]优选的,所述负压病房区和留观区的内侧均设置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的内侧均设置有密闭互锁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第三高压充气帐篷、第四高压充气帐篷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的内衬均设置为气密性内衬,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第二高压充气帐篷、第三高压充气帐篷、第四高压充气帐篷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的内侧均设
置为负压。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专利技术具有机动性强,可快速运达指定地点,迅速展开,2小时内架设完成并具备处置能力,安全性高,充分考虑对医务人员及环境的保护,各医疗区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并形成压差梯度,有效避免了人流、物流等的交叉污染,从而实现了对人员流、物品流、气流等的科学控制,同时实现对整个负压病房环境进行实时监控,有效空间大,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负压病房主体为高压气柱型充气帐篷,内部有效使用空间大;
[0014](2)本专利技术功能强大,具备传染病疑似患者的诊断能力,可同时收治多数轻症传染病患者,可对患者进行负压隔离救治及连续医学观察,具备独立供配电能力,可满足日常用电需求,具备整体气压差梯度,相邻连通区域压力差不低于5Pa,隔离区内空气洁净度满足十万级净化的要求,配备可重复使用的便携式箱组,用于放置相关配件,符合传染病的三区两通道设置要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第四高压充气帐篷4、第五高压充气帐篷5、患者出口6、患者入口7、医护入口8、发热门诊入口9、新风空调箱10、过滤排风单元11、发热门诊区12、医务工作区13、缓冲区14、更衣区15、密闭互锁门16、第一通道17、第二通道18、污物区19、负压病房区20、留观区21、箱式厕所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包括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第四高压充气帐篷4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5,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第四高压充气帐篷4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5相互拼接构成整体,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第四高压充气帐篷4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5的内衬均设置为气密性内衬,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第四高压充气帐篷4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5的内侧均设置为负压;
[0021]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的一端设置有医护入口8,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的另一端设置有发热门诊入口9,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的一端设置有患者入口7,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的一端设置有患者出口6,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第四高压充气帐篷4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5的外侧均设置有新风空调箱10和过滤排风单元11,新风空调箱10专为特殊场景的空气净化及冷暖需求设计而成,采用了“初效+中效+高效”三级
过滤的方式,同时经过合理计算,使用大风量的风机,从而保证了相关区域的洁净度需求,过滤排风单元11排风量大,拥有高效过滤器,净化效率为99.999%,具备原位灭菌口、发尘测试口,具备电动生物安全密闭阀,阀体材质须为304不锈钢材质,支持PWM方式风速调节,具备过滤器两侧压差检测单元,并配置故障报警提示;
[0022]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的内侧设置有发热门诊区12和医务工作区13,发热门诊区12和医务工作区13的帐篷尺寸均为12m
×
6m
×
3m,投影面积均为72

,发热门诊区12和医务工作区13之间设置有缓冲区14和更衣区15,缓冲区14和更衣区15的内侧设置有密闭互锁门16,将相互帐篷之间隔离,避免病毒相互交叉感染;
[0023]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通道17,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通道18和污物区19,污物区19设置于靠近患者出口6的内侧,第一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包括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第四高压充气帐篷(4)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第四高压充气帐篷(4)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5)相互拼接构成整体;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的一端设置有医护入口(8),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的另一端设置有发热门诊入口(9),所述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的一端设置有患者入口(7),所述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的一端设置有患者出口(6),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第三高压充气帐篷(3)、第四高压充气帐篷(4)和第五高压充气帐篷(5)的外侧均设置有新风空调箱(10)和过滤排风单元(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充气帐篷(1)的内侧设置有发热门诊区(12)和医务工作区(13),所述发热门诊区(12)和医务工作区(13)的帐篷尺寸均为12m
×
6m
×
3m,投影面积均为72

,所述发热门诊区(12)和医务工作区(13)之间设置有缓冲区(14)和更衣区(15),所述缓冲区(14)和更衣区(15)的内侧设置有密闭互锁门(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收治帐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压充气帐篷(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陈潇男吕菊星刘军卞恒志宋征
申请(专利权)人:晶硕信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