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064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8
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充氮吸尘切换主体、充氮管路、吸尘软管、吸尘管、吸尘控制阀,通过充氮吸尘切换主体,实现充氮和吸尘的快速切换,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上更加简单,装置寿命更高,并且切换工作状态更加迅速。当设备处于非下料模式时,充氮吸尘切换主体处于吸尘工作状态,同时吸尘控制阀关闭,切断吸尘管的吸力,避免出现食品包装被吸憋从而使第一包下料容易夹粉的情况。充氮吸尘切换主体上的第二软接头与吸尘管通过吸尘软管一一连接,吸尘管安装的位置比充氮吸尘切换主体要低,这样浮粉通过排气的气流自动带入到吸尘管,可以有效避免吸尘软管内出现积粉的情况。效避免吸尘软管内出现积粉的情况。效避免吸尘软管内出现积粉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有通过抗氧化剂来实现,但大部分抗氧化剂为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对于人体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目前食品包装领域中,为防止食品氧化,会在食品包装内充放氮气,将食品与氧气隔离,以达到防止包装内食品氧化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充氮装置,例如公开号为CN2102848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在线灌装充氮气装置,包括机器转盘,机器转盘上均布设置有若干承杯孔,机器转盘可转动安装于机架上,机架上绕机器转盘依包装工艺流程依次设有落杯工位、下料工位、吸尘工位、吸膜工位以及热封工位,还包括氮气下隔板、氮气上隔板以及氮气管,氮气下隔板安装于机器转盘上端,氮气下隔板上开设有与承杯孔一一对应的下隔板通孔,氮气上隔板设置在氮气下隔板上端面,氮气上隔板上对应落杯工位、下料工位、吸尘工位、吸膜工位以及热封工位开设有上隔板通孔,氮气下隔板、氮气上隔板之间设有中间间隙,氮气管一端联通氮气分配座,氮气管另一端贯穿氮气上隔板接中间间隙,中间间隙与下隔板通孔贯通。
[0004]例如公开号为CN10905103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载粉粒料打包充氮系统及其打包充氮方法,充氮系统包括阀口灌装机、充氮系统、抽气系统以及控制系统;阀口灌装机的物料灌装螺旋套管外增设一根充氮套管;充氮系统包括充氮管系、充氮电磁阀、氮气减压阀以及氮气发生器;充氮管系的一端与充氮套管接通,充氮管系的另一端与氮气发生器接通;充氮电磁阀、氮气减压阀设置在充氮管系与氮气发生器连接的管路上;抽气系统包括抽气管系、抽气电磁阀以及抽风机,抽气管系的一端与充氮套管接通,抽气管系的另一端与抽风机连接;抽气电磁阀设置在抽气管系与抽风机连接的管路上;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氮气发生器、氮气减压阀、充氮电磁阀和抽气电磁阀工作。结构简单,充氮与物料灌装同步,效率高。
[0005]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充氮系统以及吸尘系统,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并处理置换出的气体中的浮粉,但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6]1.采用三通配合电磁阀来控制充氮和吸尘反应较慢;
[0007]2.在不下料的状态下,空包装袋受吸尘的影响很容易吸憋,导致第一包下料时很容易夹粉。
[0008]3.吸尘软管内存在积粉问题,影响吸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能够快速切换充氮和吸尘状态,并避免出现夹粉以及积粉的问题。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1]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充氮吸尘切换主体、充氮管路、吸尘软管、吸尘管、吸尘控制阀,所述充氮管路与充氮吸尘切换主体连接,所述吸尘管通过吸尘软管连接到充氮吸尘切换主体上,所述吸尘控制阀设置在吸尘管上。所述充氮吸尘切换主体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滑块、隔套、气缸、连接块、支撑架、第一软接头、第二软接头、第三软接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吸尘管安装位置要比吸尘切换主体低。
[0013]进一步地,所述前固定板的外形为L形的长板并设置有第一软接头固定孔、第三软接头固定孔,所述后固定板的外形为L形的长板并设置有第二软接头固定孔,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设置在一起,两板之间形成一道长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设置在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形成的长槽内,并能够在长槽内沿长槽方向平移。
[0015]进一步地,所述隔套的材料为耐磨的材质,设置在滑块上,当滑块在长槽内平移时,滑块不与长槽接触,而是隔套与长槽接触,提高了装置的寿命,所述轴套进行防呆设计,在滑块的左上角额外设置一个轴套。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滑块的两侧,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后固定板的两侧下方,所述气缸具有两个,缸体部分设置在前固定板的两侧,活塞杆部分与两侧的连接块连接,所述气缸通过一个电磁阀进行控制。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接头设置在第一软接头固定孔上,所述第二软接头设置在第二软接头固定孔上,所述第三软接头设置在第三软接头固定孔上,所述第一软接头与充填机的充氮、吸尘通道连接,所述第二软接头连接吸尘通道,所述第三软接头连接充氮管路。
[0018]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9]1.通过充氮吸尘切换主体,实现充氮和吸尘的快速切换,现有技术中通过三通和电磁阀的配合进行充氮和吸尘工作,而本专利技术利用一个电磁阀控制两个气缸同步进行工作,在滑块位于两个气缸的极限位置时,装置处于充氮和吸尘状态,相较于现有技术结构上更加简单,装置寿命更高,并且切换工作状态更加迅速,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0020]2.当设备处于非下料模式时,充氮吸尘切换主体处于吸尘工作状态,同时吸尘控制阀关闭,切断吸尘管的吸力,避免出现食品包装被吸憋从而使第一包下料容易夹粉的情况。
[0021]3.充氮吸尘切换主体上的第二软接头与吸尘管通过吸尘软管一一连接,吸尘管安装的位置比充氮吸尘切换主体要低,这样浮粉通过排气的气流自动带入到吸尘管,可以有效避免吸尘软管内出现积粉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充氮吸尘切换主体的结构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充氮吸尘切换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块的结构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前固定板的结构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后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应做广义理解。
[0030]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充氮吸尘切换主体1、充氮管路2、吸尘软管3、吸尘管4、吸尘控制阀5,所述充氮管路2与充氮吸尘切换主体1连接,所述吸尘管4通过吸尘软管3连接到充氮吸尘切换主体1上,所述吸尘控制阀5设置在吸尘管4上。所述充氮吸尘切换主体1包括前固定板11、后固定板12、滑块13、隔套14、气缸15、连接块16、支撑架17、第一软接头181、第二软接头182、第三软接头183。述前固定板11和后固定板12连接,之间形成一道长槽,所述滑块13设置在长槽内。所述隔套14设置在滑块13上,所述连接块16设置在滑块13的两侧,所述支撑架17设置在后固定板12的两侧下方。所述气缸15的缸体部分设置在前固定板11的两侧,活塞杆部分与两侧的连接块16连接。所述滑块13上设置有第一通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氮吸尘切换主体(1)、充氮管路(2)、吸尘软管(3)、吸尘管(4)、吸尘控制阀(5),所述充氮管路(2)与充氮吸尘切换主体(1)连接,所述吸尘管(4)通过吸尘软管(3)连接到充氮吸尘切换主体(1)上且吸尘管(4)的位置比充氮吸尘切换主体(1)低,所述吸尘控制阀(5)设置在吸尘管(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氮吸尘切换主体包括前固定板(11)、后固定板(12)、滑块(13)、隔套(14)、气缸(15)、连接块(16)、支撑架(17)、第一软接头(181)、第二软接头(182)、第三软接头(18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板(11)和后固定板(12)连接,之间形成一道长槽,所述滑块(13)设置在长槽内,并能够沿着长槽方向平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14)设置在滑块(13)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氮吸尘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杰崔宏山严光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