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516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内供液导管;内供液囊,其设置在所述内供液导管一端;内连接阀,其设置在所述内供液导管另一端;外供液导管,其套设在所述内供液导管上;外供液球囊,其设置在所述外供液导管一端,并套设在所述内供液囊上;外连接阀,其设置在所述外供液导管另一端,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连接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导管为双层结构,可以在导管循环不畅的时候通过拆卸内供液导管使导管复通,以克服导管循环不畅的问题。不畅的问题。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中心静脉置管术是急救复苏、危重病人、大手术术中监测与治疗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主要经皮肤穿刺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再插入各种导管至大血管腔内或心腔,利用其测定各种生理学参数,同时也为治疗提供直接便利的通路。主要适用于:1、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或者经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2、危重病人、急性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等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患者,需要体外循环透析的患者。3、颈静脉放置心脏,起搏器患者。
[0003]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所采用的手术耗材一般包括穿刺针、导管、撕脱鞘、扩皮器、隧道针、导丝等,其中,撕脱鞘用于在扩皮器扩充皮肤后经皮下插入中心静脉,塑造为质地较软的导管的穿行通道,导管插入后,再将导管鞘破坏取出。
[0004]导管一般是双腔结构,一腔为血液吸入口(从血管将血液抽出到体外进行透析),一腔为血液回流口(经体外透析的血液回流但中心静脉置管仍存在如下问题:1)插入到血管中的导管经常出现入口或者出口贴血管壁造成循环不畅的现象;2)长期留置的导管,和人体容易产生排斥反应,在血管破口处开始生长纤维蛋白鞘,随着时间增长,最终布满整个血管内的导管,堵塞吸入口和回流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导管为双层结构,可以在导管循环不畅的时候通过拆卸内供液导管使导管复通,以克服导管循环不畅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内供液导管;内供液囊,其设置在所述内供液导管一端;内连接阀,其设置在所述内供液导管另一端;外供液导管,其套设在所述内供液导管上;外供液球囊,其设置在所述外供液导管一端,并套设在所述内供液囊上;外连接阀,其设置在所述外供液导管另一端,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连接阀。
[0007]优选的是,所述内供液球囊包括:囊体;多个柱体,其设置在所述囊体表面,并与所述囊体连通,所述柱体具有贯通孔。
[0008]优选的是,所述外供液球囊包括:外囊体;
多个渗出孔,其设置在所述外囊体表面,所述柱体能够穿过所述渗出孔。
[0009]优选的是,所述内供液球囊和所述外供液球囊均由软硅胶材料制成。
[0010]优选的是,所述外连接阀包括:外导管连接端,其一端连接所述外供液导管;外套筒端,其与所述外导管连接端一体连接。
[0011]优选的是,所述内连接阀包括:内导管连接端,其套设在所述外连接阀内;内套筒端,其一端与所述内导管连接端一体连接,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套筒端;注入端,其与所述内套筒端另一端一体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内套筒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外套筒端具有与所述内套筒端配合的外螺纹。
[0013]优选的是,所述注入端与所述外套筒外径相等,并具有相同的外螺纹。
[0014]优选的是,还包括盖帽,其与所述注入端或所述外套筒螺纹连接。
[0015]优选的是,所述内供液导管和所述外供液导管的制作材料均包括:氯乙烯单体80

85份、硅胶10

15份、纳米铜粉3

8份、纳米银粉2

4份。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导管为双层结构,可以在导管循环不畅的时候通过拆卸内供液导管使导管复通,以克服导管循环不畅的问题。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供液囊采用套接式结构,在外供液球囊和内供液囊套接时由内供液囊柱体上的贯通孔作为入口或出口,当内供液囊柱体上的贯通孔阻塞时,将内供液囊拉出,以使外供液球囊的渗出孔复通,从而延长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配比供液导管和所述外供液导管的制作材料,加入纳米银粉和纳米铜粉,能够减少排斥反应,有效抑制纤维蛋白鞘生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供液囊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横”、“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如图1所示,基于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包括:供液导管110、供液囊120和连接阀130,具体包括:内供液导管;内供液囊设置在内供液导管一端;内连接阀设置在内供液导管另一端;外供液导管套设在所述内供液导管上;外供液球囊121设置外供液导管一端,并套设在内供液囊122上;外连接阀,其设置在外供液导管另一端,并可拆卸连接内连接阀。
[0026]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导管为双层结构,可以在导管循环不畅的时候通过拆卸内供液导管使导管复通,以克服导管循环不畅的问题。
[0027]如图2所示,供液囊120包括内供液球囊121和外供液球囊122,内供液球囊121包括:囊体121a和多个柱体121b;多个柱体121b设置在囊体121a表面,并与囊体121a连通,柱体121b具有贯通孔。
[0028]外供液球囊122包括:外囊体122a和多个渗出孔122b;多个渗出孔122b,设置在外囊体122a表面所述柱体能够穿过渗出孔。
[0029]其中,供液囊采用套接式结构,在外供液球囊121和内供液囊122套接时由内供液囊柱体上的贯通孔作为入口或出口,当内供液囊柱体上的贯通孔阻塞时,将内供液囊拉出,以使外供液球囊的渗出孔复通,从而延长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
[0030]作为一种优选,内供液球囊121和外供液球囊122均由软硅胶材料制成。
[0031]如图3所示,连接阀130包括外连接阀131和内连接阀132,其中,外连接阀131包括:外导管连接端131a,其一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供液导管;内供液囊,其设置在所述内供液导管一端;内连接阀,其设置在所述内供液导管另一端;外供液导管,其套设在所述内供液导管上;外供液球囊,其设置在所述外供液导管一端,并套设在所述内供液囊上;外连接阀,其设置在所述外供液导管另一端,并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连接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供液球囊包括:囊体;多个柱体,其设置在所述囊体表面,并与所述囊体连通,所述柱体具有贯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供液球囊包括:外囊体;多个渗出孔,其设置在所述外囊体表面,所述柱体能够穿过所述渗出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供液球囊和所述外供液球囊均由软硅胶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阀包括:外导管连接端,其一端连接所述外供液导管;外套筒端,其与所述外导管连接端一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芬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