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向量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010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对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目标抗干扰方法,具体为一种空间向量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通过分析电磁环境复杂程度、多目标干扰分析、建立基于空间向量的粒子算法模型,对多目标干扰信号进行滤波,达到干扰抑制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向量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对抗
,具体的说是一种空间向量的自适应干 扰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技术条件下,电磁对抗异常激烈,随着雷达、通信、电子对抗设备 和指导武器的广泛应用,对战场电磁领域的争夺已成为未来战场上信息站、 电子站的根本,在电磁空间这条无形战线上,对战场电磁环境的描述,一 直是制约现场总指挥实施准确、高效指挥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指挥员 对战场电磁情势准确判断、科学决策、合理部署和调配战场电子对抗力量, 而且对于联合作战指挥员准确把握战场态势也至关重要。
[0003]战场电磁环境信号,由空域、时域、频域、能量上分布的数量繁多、 样式复杂、密集重叠、动态交迭的电磁信号构成。在战场形势复杂多变的 环境下,敌方可能使用一个或多个干扰源对我方目标信号进行干扰,我方 虽然可以集中力量重点干扰威胁目标,实现对重点威胁干扰目标的有效压 制,但是由于电磁环境复杂,所面对的有效目标往往不止一个,且大部分 都已经组网,因此对多目标干扰抑制更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间向量的自适应干扰抑 制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间向量的自适应 干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将电磁信号辐射源认定为一广义集合N(p),辐射源总数为M,
[0007][0008]其中p
i
为辐射源的第i种类型,m
i
为类型为p
i
的辐射源的数量,k为类 型的总数;
[0009]步骤S2、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程度:
[0010][0011]其中,m
ij
为第i类辐射源的数量;
[0012]步骤S3、辐射源的运动复杂程度为:
[0013][0014]m
vi
为第i个可分辨辐射源瞬时速度的数量;
[0015]步骤S4、多个干扰信号发生器行政的干扰压制区域为:
[0016][0017]θ
ij
为干扰信号偏离的最大增益方向的角度,P
i
为第i个干扰信号发射功 率,G
i
为第i个干扰信号发生器的主瓣增益,R
t
为t时干扰信号发生器与 信号之间的距离;
[0018]步骤S5、建立电磁虚信号空间向量:
[0019]假设战场空间设为D维,电磁辐射源抽象为D维空间的一个点,设一 共有N个电磁辐射源;
[0020]第i个电磁信号经过m次运动后的位置可以表示为D维空间的一个向 量:
[0021]P
im
=(P
i1(m)
,P
i2(m)
,

,P
iD(m)
)
ꢀꢀꢀ
(5)
[0022]第i个电磁信号经过m次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可表示为:
[0023]V
im
=(V
i1(m)
,V
i2(m)
,

,V
iD(m)
)
ꢀꢀꢀ
(6)
[0024]步骤S6、确定惯性因子:
[0025][0026]其中为惯性因子的最大值,为惯性因子的最小值,j为迭代次 数,J
max
为最大迭代次数;
[0027]步骤S7、进行信号数据分析:
[0028]初始化,确定信号种群数量,随机生成粒子种群和初始速度、初始位 置,确定迭代次数;
[0029]计算适应度值,将确定的惯性因子带入标准粒子群算法,并进行速度、 位置更新后,确定每一个最新位置的适应度值;
[0030]提取干扰抑制信号;
[0031]在有M个粒子的群体中,代表粒子i所经历的最好位置:
[0032]P
bestm
=(P
i1(m)
,P
i2(m)
,

,P
iD(m)
)
ꢀꢀꢀ
(8)
[0033]设定f(x)为最小化的目标函数,则粒子i的当前最好位置由下式确定:
[0034][0035]设群体中的粒子数为M,群体中所有粒子所经过的最好位置为p
g
(m), 称为全局最好位置,则
[0036]p
g
(m)∈{p0(m),p1(m),

,p
n
(m)}|f(p
g
(m))=min{f(p0(m)),f(p1(m)),

,f(p
n
(m))}(10);
[0037][0038]步骤S8、设置滤波器的幅度响应系数:
[0039]将战场区域按照距离、深度划分网格,其中距离区域上一共M个网格 点,深度域上一共有N个网格点,v(m,n)代表第(m,n)个网格点上的空间 向量,假设矩阵滤波器的幅度响应系数为:
[0040][0041]M
P
,M
T
,M
S
,N
P
,N
T
,N
S
,分别表示通带、阻带、过渡带的空间向量在距离和 深度上所对
应的网格点数集合;
[0042]设置0≤f(m,n)≤1对应的是过渡带空间向量滤波输出的期望幅度限制函 数,而过渡带的幅度响应系数既可以是1也可以为0,分别对应着将过渡带 放入通带和阻带的情况;
[0043]步骤S9、滤波处理后期望得到的响应:
[0044]目标坐标位置滤波方程为:
[0045][0046]其中,为目标在k时刻的滤波位置,为目标在k时刻的预测位 置;为k时刻的滤波增益,为目标在k

1时刻的速度估计。
[004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8]通过分析运动目标的统计特征,综合利用观测点迹与预测点迹的距离 残差和切向距离间隔,自适应调整滤波算法中的各项参数,抑制非平稳噪 声对观测位置的扰动以及目标机动等因素,并根据目标运动状态逐步修正 信号数据接收点,从而达到复杂环境下目标自适应滤波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5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间向量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步骤S1、将电磁信号辐射源认定为一广义集合N(p),辐射源总数为M,
[0052][0053]其中p
i
为辐射源的第i种类型,m
i
为类型为p
i
的辐射源的数量,k为类 型的总数;
[0054]步骤S2、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程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向量的自适应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电磁信号辐射源认定为一广义集合N(p),辐射源总数为M,其中p
i
为辐射源的第i种类型,m
i
为类型为p
i
的辐射源的数量,k为类型的总数;步骤S2、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程度:其中,m
ij
为第i类辐射源的数量;步骤S3、辐射源的运动复杂程度为:m
vi
为第i个可分辨辐射源瞬时速度的数量;步骤S4、多个干扰信号发生器行政的干扰压制区域为:θ
ij
为干扰信号偏离的最大增益方向的角度,P
i
为第i个干扰信号发射功率,G
i
为第i个干扰信号发生器的主瓣增益,R
t
为t时干扰信号发生器与信号之间的距离;步骤S5、建立电磁虚信号空间向量:假设战场空间设为D维,电磁辐射源抽象为D维空间的一个点,设一共有N个电磁辐射源;第i个电磁信号经过m次运动后的位置可以表示为D维空间的一个向量:第i个电磁信号经过m次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可表示为:步骤S6、确定惯性因子:其中为惯性因子的最大值,为惯性因子的最小值,j为迭代次数,J
max
为最大迭代次数;步骤S7、进行信号数据分析:初始化,确定信号种群数量,随机生成粒子种群和初始速度、初始位置,确定迭代次数;计算适应度值,将确定的惯性因子带入标准粒子群算法,并进行速度、位置更新后,确定每一个最新位置的适应度值;提取干扰抑制信号;在有M个粒子的群体中,代表粒子i所经历的最好位置:
P
bestm
=(P
i1(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景罗远哲李玉琼薛瑞亭吕雪萍李连庚刘志明冯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里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