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006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棚种植蔬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包括:在大棚中设置若干个高畦,每个高畦中设置有并列的两行植穴,所述植穴中填铺有种植基质;将黄瓜幼苗定植至植穴中,采用绑带将黄瓜幼苗固定在引导架上,在开花期喷施第一叶面肥,在膨果期喷施第二叶面肥,收获完成后,将果蔬大棚完全密封曝晒使黄瓜秧自然干枯,将干枯黄瓜秧粉碎后用于制备种植基质。上述黄瓜种植方法具有黄瓜弯曲率低、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及虫害面积小的优点。害面积小的优点。害面积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棚种植蔬菜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瓜,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也称胡瓜、青瓜。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粗糙。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
[0003]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
[0004]对于大棚种植黄瓜而言,如何快速育苗,让黄瓜快速开花结果,缩短周期提高黄瓜年产量,又能保证黄瓜品质是研究的重点。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其具有黄瓜弯曲率低、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及虫害面积小的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大棚中设置若干个高畦,每个高畦中设置有并列的两行植穴,所述植穴中填铺有种植基质;步骤二、将黄瓜幼苗定植至植穴中,定植后浇水浇透,在白天温度为25~32℃、夜间温度为15~18℃下培育;步骤三、在植穴的外侧设置有引导架,当黄瓜幼苗长至30~50cm时,采用绑带将黄瓜幼苗固定在引导架上;步骤四、在开花期喷施第一叶面肥,间隔2~3天后再喷施第一叶面肥,然后进行叶面喷淋水;步骤五、在膨果期喷施第二叶面肥,间隔2~3天后再喷施第二叶面肥,然后进行叶面喷淋水,黄瓜生长直至果实成熟,完成棚室黄瓜的提质栽培;步骤六、收获完成后,将果蔬大棚完全密封,曝晒使黄瓜秧自然干枯,将干枯黄瓜秧粉碎后用于制备种植基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对每一个高畦都设置两行植穴,尽可能提高大棚内面积利用率,即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黄瓜种植密度高,对应的种植基质需要分别填铺,为黄瓜幼苗提供足够的肥料,避免其出现营养不均的问题。此外,通过设置引导架,也可
以避免相邻的黄瓜秧相互影响,在结果期也能为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避免其接地腐烂或弯曲等问题,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最后,在黄瓜开花期和膨果期分别施加不同的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结果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也能提高黄瓜的品质。
[0009]上述种植基质将干枯的黄瓜秧混合作为基质,实现废物利用,在环保的同时也能降低种植成本。
[0010]为了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既要使营养生长充分、叶片肥厚、茎秆粗壮、根深叶茂,又要避免徒长,防止落花和延迟开花结果,因此在开花期施加第一叶面肥的周期短,更利于黄瓜开花结果。
[001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高畦的宽度为50~80cm,所述高畦之间的间距为20~40cm。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畦的宽度较大,更利于两行黄瓜秧生长。
[0013]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植穴的宽度为5~10cm,同一个高畦中相邻植穴的间距为10~20cm。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穴之间的间距适宜两行黄瓜秧自由生长且互不打扰。
[0015]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种植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5~30份的腐熟牛粪,15~25份的氮肥,30~45份的干枯黄瓜秧,5~10份的尿素,20~30份的沙土。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基质将干枯的黄瓜秧混合作为基质,实现废物利用,在环保的同时也能降低种植成本。此外,在种植基质中添加沙土,更利于黄瓜秧生根发芽并汲取营养。
[001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种植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20~22份的腐熟牛粪,18~22份的氮肥,35~40份的干枯黄瓜秧,8~10份的尿素,25~30份的沙土。
[001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种植基质的施加量为350~450kg/亩。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基质的施加量控制在350~450kg/亩,此范围即可保证黄瓜秧快速生长且不出现烧根的问题。
[002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引导架的高度为100~200cm。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架的高度可以略高于黄瓜秧,更利于固定黄瓜秧,也利于挂果。
[0022]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叶面肥由如下组分组成:0.05~0.1wt%的硼砂,0.08~0.15wt%的硫酸锌,余量为水;所述第二叶面肥由如下组分组成:0.5~2wt%的硫酸镁,0.5~2wt%的硝酸钙,0.01~0.03wt%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余量为水。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黄瓜开花期和膨果期分别施加不同的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结果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也能提高黄瓜的品质。
[0024]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叶面肥由如下组分组成:0.1wt%的硼砂,0.15wt%的硫酸锌,余量为水;所述第二叶面肥由如下组分组成:1.0wt%的硫酸镁,1.5wt%的硝酸钙,0.02wt%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余量为水。
[0025]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预先对每一个高畦都设置两行植穴,尽可能提高大棚内面积利用率,即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由于黄瓜种植密度高,对应的种植基质需要分别填铺,为黄瓜幼苗提供
足够的肥料,避免其出现营养不均的问题。
[0026](2)、通过设置引导架,也可以避免相邻的黄瓜秧相互影响,在结果期也能为其提供一定的支撑力,避免其接地腐烂或弯曲等问题,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0027](3)、在黄瓜开花期和膨果期分别施加不同的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结果率和单位面积产量,也能提高黄瓜的品质。为了调节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既要使营养生长充分、叶片肥厚、茎秆粗壮、根深叶茂,又要避免徒长,防止落花和延迟开花结果,因此在开花期施加第一叶面肥的周期短,更利于黄瓜开花结果。
[0028](4)、上述种植基质将干枯的黄瓜秧混合作为基质,实现废物利用,在环保的同时也能降低种植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施例高畦纵向截面示意图。
[0030]1‑
高畦;2

植穴;3

引导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2]实施例1: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大棚(面积为一亩)中设置若干个高畦1(请参阅图1),每个高畦1中设置有并列的两行植穴2,植穴2中填铺有种植基质,种植基质的施加量为350kg/亩,种植基质的pH为6.5~6.6;高畦1的宽度为80cm,高畦1之间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大棚中设置若干个高畦,每个高畦中设置有并列的两行植穴,所述植穴中填铺有种植基质;步骤二、将黄瓜幼苗定植至植穴中,定植后浇水浇透,在白天温度为25~32℃、夜间温度为15~18℃下培育;步骤三、在植穴的外侧设置有引导架,当黄瓜幼苗长至30~50cm时,采用绑带将黄瓜幼苗固定在引导架上;步骤四、在开花期喷施第一叶面肥,间隔2~3天后再喷施第一叶面肥,然后进行叶面喷淋水;步骤五、在膨果期喷施第二叶面肥,间隔2~3天后再喷施第二叶面肥,然后进行叶面喷淋水,黄瓜生长直至果实成熟,完成棚室黄瓜的提质栽培;步骤六、收获完成后,将果蔬大棚完全密封,曝晒使黄瓜秧自然干枯,将干枯黄瓜秧粉碎后用于制备种植基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畦的宽度为50~80cm,所述高畦之间的间距为20~40c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穴的宽度为5~10cm,同一个高畦中相邻植穴的间距为10~2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5~30份的腐熟牛粪,15~25份的氮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晓俊许晓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好农果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