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一维纳 米或微米材料边缘场效应的。技术背景气体传感器有很多类型,如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固态电解质气体传感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金属栅MOS气体传感器、 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红外气体传感器等。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 材料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使得传感器领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纳米颗粒 往往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每克这种固体的比表面积能达到几百甚至上 千平方米,这使得它们可作为高活性的吸附剂和催化剂,利用纳米颗粒 和纳米薄膜改性传统的氧化物半导体、固态电解质和电化学等气体传感 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维纳米材料具有较小的曲率半径和较大的长径 比,场致电离气体传感器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 展,Ashish Modi等人2003年在《Nature》上发表了关于碳纳米管场致 电离气体传感器的文章,作者利用碳纳米管较小的曲率半径大幅降低了 测试气体的击穿电压,使场致电离气体传感器向实用化迈出了一大步。 当然,微米材料同样可以制成场致电离气体传感器,只是被测气体 离子化所需的电压比纳米材料高。但是,场致电离气体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结构为长方形的片状,依次由第一电极、硅片(1)、氧化硅(2)、第二电极、敏感材料薄膜(3)构成;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任意形状,位于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的第一层和第四层;所述的硅片(1)是未掺杂的硅片或掺杂的硅片,位于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的第二层;所述的氧化硅(2)是通过在硅片(1)表面原位热氧化或在硅片(1)表面溅射沉积氧化硅(2),位于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的第三层;所述的敏感材料薄膜(3)由一维纳米材料或一维微米材料组成,位于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的第五层;所述的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结构为长方形的片状,依次由第一电极、硅片(1)、氧化硅(2)、第二电极、敏感材料薄膜(3)构成;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任意形状,位于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的第一层和第四层;所述的硅片(1)是未掺杂的硅片或掺杂的硅片,位于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的第二层;所述的氧化硅(2)是通过在硅片(1)表面原位热氧化或在硅片(1)表面溅射沉积氧化硅(2),位于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的第三层;所述的敏感材料薄膜(3)由一维纳米材料或一维微米材料组成,位于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的第五层;所述的表面敏感电容式气体传感器在常温常压下工作,其中所述的氧化硅(2)作为电介质,与所述的硅片(1)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一个平板电容器结构,所述的敏感材料薄膜(3)置于平板电容器某一极板的外表面,利用一维纳米材料或一维微米材料尖端曲率半径小的特点,将待测气体极化能够增加或减少平板电容器上的电荷量、改变电容信号的大小,通过电容信号反映出来的变化,判断表面敏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利,刘锦淮,李民强,贾勇,陈星,黄家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