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发散角度电控可调型向列相液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992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束发散角度电控可调型向列相液晶装置,包括堆叠的液晶单元。液晶单元包括层叠的两个液晶盒。液晶盒包括上、下基板,上、下基板之间设有向列相液晶层,上基板一面镀有上ITO电极,下基板一面镀有下ITO电极,上ITO电极和/或下ITO电极上设有开孔。从垂直于上ITO电极的方向看,上、下ITO电极上的开孔互补形成一规则阵列,上、下基板与向列相液晶层借由开孔形成微液晶透镜,入射光束经过相邻微液晶透镜射出的出射光束互相交叠呈发散状,且发散角度大小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出射光束发散角度大小的有效控制与调节,易实现,成本低,适于推广普及。适于推广普及。适于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束发散角度电控可调型向列相液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向列相液晶调光装置,尤指一种用于非机械调节光束发散角度的向列相液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日常使用的聚光灯、手电筒、射灯等照明灯具通常都自带有光束聚焦透镜,在使用时,通过调节光源与光束聚焦透镜(或说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出射光束发散角度(或说光斑)大小的调节。但是,这种传统的光束聚焦透镜技术在调节光斑大小方面通常采用的是手动调节方式或者马达自动调节方式,但手动调节方式不够精准,费时费力,应用场合受限,而马达自动调节方式存在驱动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较高等缺点,难于推广普及。
[0003]申请号为201880024971.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光束匀称性的液晶光束拓宽装置,其通过特殊设计的电极驱动液晶形成特殊排列结构,从而实现了调节光斑大小的功能。但是,这种装置因受驱动原理影响,驱动电压较高,驱动信号也较复杂(4路不同相位的方波),成本较高,应用场合同样受限,难于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束发散角度电控可调型向列相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共轴堆叠在一起的至少一液晶单元,其中:液晶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两个液晶盒;液晶盒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设有向列相液晶层,向列相液晶层包括向列相液晶,上基板朝向向列相液晶层的一面镀有上ITO电极,下基板朝向向列相液晶层的一面镀有下ITO电极,上ITO电极和/或下ITO电极上设有开孔,其中,从垂直于上ITO电极的方向看,上ITO电极与下ITO电极上的开孔互补形成一规则阵列,上基板、下基板与两者之间的向列相液晶层借由每个开孔形成一微液晶透镜,入射光束经过相邻的微液晶透镜后射出的出射光束互相交叠呈发散状,且发散角度的大小受上ITO电极和下ITO电极所输入电压信号幅值大小的控制;在上ITO电极和下ITO电极未通电状态下,液晶单元的两个液晶盒中的向列相液晶的长轴方向互相正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发散角度电控可调型向列相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晶单元中的两个所述液晶盒之间、相邻的所述液晶单元之间通过光学胶粘结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发散角度电控可调型向列相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盒的厚度为2μm~100μm,所述开孔为圆形,所述开孔的直径为10μm~200μm,相邻两个所述开孔之间的间距为1μm~50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盼华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