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988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背光模组包括壳体、光源和多个光学膜片,壳体包括连接的背板和侧板,侧板至少包括第一侧板,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一侧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包括台阶结构,台阶结构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包边板;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一包边板远离背板的一侧还包括多个第一卡扣,第一侧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卡扣对应的第一卡槽,第一包边板通过第一卡扣卡嵌于第一卡槽内与第一侧板固定。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上述背光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窄边框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整个背光模组的牢固性,避免光学膜片被压伤,保证显示效果。保证显示效果。保证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在平板显示领域中占主导地位。液晶显示装置是目前绝大多数手机产品采用的显示部件,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驱动电路等组件构成。液晶显示屏是被动发光部件,背光模组的作用就是为液晶显示屏提供均匀的面光源。随着窄边框移动终端的出现,应用LCD显示屏的移动终端呈现边框越来越窄的趋势,相应的,给LCD显示屏提供光源的背光模组的边框也需进一步做窄,以满足移动终端的窄边框需求。
[0003]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中的壳体一般采用中钣金材料,中钣金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显示面板中的玻璃基板,相对于一般胶框承载的强度要高很多。随着铸铝模组及大尺寸模组的发展,采用铸铝壳体的背光越来越多,而往往在铸铝壳体上没有充足的宽度空间来设计支撑中钣金的台阶,导致铸铝模组很难进一步向窄边框发展,且常因在组装或贴合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后的压力作用,使得中钣金下塌压伤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引起膜片Waving现象(指膜片翘曲,导致表面不平整,从而呈现出波纹状态的现象),最终很容易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效果。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窄边框的同时,又可以提高背光壳体的承载强度,防止显示不良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实现窄边框,容易导致组装后的显示面板中的玻璃基板压伤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引起显示不良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壳体、光源和多个光学膜片,壳体形成容纳光源和多个光学膜片的空间;壳体包括连接的背板和侧板,背板的延伸方向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侧板的延伸方向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相交;侧板至少包括第一侧板,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一侧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包括台阶结构,台阶结构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包边板;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一包边板远离背板的一侧还包括多个第一卡扣,第一卡扣的延伸方向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且第一卡扣朝靠近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第一侧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卡扣对应的第一卡槽,第一包边板通过第一卡扣卡嵌于第一卡槽内与第一侧板固定。
[0007]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上述背光模组,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显示面板设置于第一包边板上。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壳体包括连接的背板和侧板,背板的延伸方向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背板用于作为背光模组的各种结构的承载件,使得光源、光学膜片等结构可以放置在该背板上。侧板的延伸方向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相交,侧板用于将光源、光学膜片等结构围在背板的范围内的同时,侧板还可以作为显示面板的承载件使用,保证壳体对显示面板的良好支撑性能。侧板至少包括第一侧板,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第一侧板远离背板的一侧包括台阶结构,台阶结构用于固定设置第一包边板,通过该台阶结构和第一包边板共同承载显示面板的重量,可以在保证台阶结构的支撑效果的基础上,通过限定台阶结构在平行于背光模组出光面方向上的宽度将背光模组的边框设计的较窄,进而有利于促进应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向窄边框发展。并且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第一包边板的第一卡扣卡嵌于第一侧板的第一卡槽内,实现第一包边板与第一侧板的固定,第一卡扣卡嵌于第一卡槽内,可以提高第一包边板的承载能力和强度,在垂直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防止在组装显示面板后,在显示面板的重量产生的压力下容易发生第一包边板下塌,压伤光学膜片的现象,进而有利于提升整个背光模组的牢固性,保证显示效果。
[0010]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001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2]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A

A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B

B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组装后的第一侧板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1中A

A

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图1中A

A

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图1中C区域的一种结构放大图;
[0020]图8是图1中C区域的另一种结构放大图;
[0021]图9是图1中C区域的另一种结构放大图;
[0022]图10是图1中A

A

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是图11中D

D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组装后的第二侧板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14是图11中D

D

向另一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15是图11中D

D

向另一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7是图16中F

F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8是图16中G

G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19是图16中I区域的一种结构放大图;
[0032]图20是图16中I区域的另一种结构放大图;
[0033]图21是图16中F

F

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23是图22中J

J

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光源和多个光学膜片,所述壳体形成容纳所述光源和多个所述光学膜片的空间;所述壳体包括连接的背板和侧板,所述背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相交;所述侧板至少包括第一侧板,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包括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包边板;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包边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还包括多个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且所述第一卡扣朝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卡扣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包边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卡嵌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结构包括第一台面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台面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相交;所述第一包边板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板朝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相交;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侧壁卡嵌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台面贴合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凸块对应的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凸块卡嵌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台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3mm,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大于或等于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向所述背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一字形或T字形中的任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双面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包括第二侧板;在垂直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包边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寸敏敏曾东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