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980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所述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包括发光节点、导光柱和型材;型材具有两端开口的光导腔,外板一侧开设有贯穿的发光口,型材内壁对称设置有卡板,型材上设置有齿棱,发光节点包括外壳和灯珠,外壳包括容纳有灯珠的容纳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腔,灯珠朝向中空腔,连接部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凸条,导光柱两端分别卡合于中空腔内,连接部自型材的两端卡合于光导腔内,凸条卡固于卡板与外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可悬挂的齿棱,满足特殊安装需求;其减少灯珠数量,并结合利用导光柱改变发光方式,达到柔和发光;降低功耗,提高使用寿命,缩小体积,实现色温及颜色可调。实现色温及颜色可调。实现色温及颜色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LED发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灯的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灯带为垂直直线型出光及垂直安装,对一些特殊位置则无法安装,并且不能满足部分客户的特殊安装需求;
[0003]普通灯带发光使用多颗LED,较为刺眼,在室内用作营造氛围或照明时,会对人眼睛造成不适感,并且功耗偏大,产生热量较多,容易损坏产品,使得使用寿命较短,增加维修次数及成本,降低客户体验度。
[0004]目前常见灯带类产品色温单调,常规只有3000K和5000K两种,营造的氛围相对比较单调,没有办法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和体验感,有局限性。
[0005]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灯的型材,所述型材包括外板、与外板平行的后板及对称设置的型材侧板,所述外板、后板及型材侧板围成具有两端开口的光导腔,所述外板沿型材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发光口,所述型材侧板内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对称分布于所述光导腔内,所述型材侧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可卡钩的齿棱。
[0008]进一步的,所述齿棱对称分布于所述型材侧板外侧,所述齿棱长度与所述型材长度一致,所述齿棱为多个,多个齿棱等间距平行排布,所述齿棱表面为倾斜面,所述齿棱高度朝向外板方向逐渐增高,所述齿棱靠近外板一侧垂直于所述型材侧板;
[0009]所述型材为金属型材。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后板设置贯通的线槽,所述线槽长度方向与所述型材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线槽长度与所述型材长度一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长度与所述型材长度一致,所述延伸板能够遮挡开槽墙的不平整槽口。
[001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节点、导光柱及上述方案任一所述的型材;
[0013]所述导光柱卡合于所述光导腔内;
[0014]所述发光节点包括外壳和灯珠,所述外壳包括连接部及容纳有灯珠的容纳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腔,所述灯珠朝向中空腔,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凸条,所述导光柱的两端分别卡合于中空腔内,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型材的两端卡合于所述光
导腔内,所述凸条卡固于所述卡板与所述外板之间。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光导腔为过盈配合;
[0016]所述发光口的长度与光导腔的长度一致,所述发光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光导腔的宽度,且导光柱的宽度大于所述发光口的宽度;
[0017]所述发光节点分别装配于导光柱的两端,通过灯珠自导光柱两端发光,所述发光节点有两个。
[0018]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柱为透明方形柱体;所述导光柱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靠近所述后板;
[0019]位于型材两端的发光节点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
[0020]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面上设置点阵;
[0021]所述点阵为变距点阵,点阵中的点自导光柱的两端向中间由疏变密、深度由深变浅、面积由小变大。
[002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外表面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部中心轴线一致,所述卡条外侧与所述容纳部外侧平齐;
[0023]所述卡条自所述外板的两端分别卡扣于所述发光口内。
[0024]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光薄片;
[0025]所述反光薄片容纳于所述光导腔内,所述反光薄片置于所述后板和所述导光柱之间,所述反光薄片分别与所述后板和所述导光柱相抵触,所述反光薄片长度不大于所述导光柱长度,所述反光薄片长度与所述导光柱长度一致,所述反光薄片宽度与所述导光柱宽度一致。
[0026]本技术的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7](1)本技术的直线二次发光装置,其采用两端发光,将低功率的LED 灯做出高功率的效果,降低能耗,发热减少,通过发光节点、导光柱及反射纸的配合,使得发光效果更好,达到照度要求;
[0028](2)本技术的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其设置可悬挂的齿棱,便于本装置灵活组装于其他部件上,为各种安装方式和安装效果提供可能;
[0029](3)本技术的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其通过型材及两端发光节点节点过盈配合将导光柱包裹在中间,实现不漏光的效果;
[0030](4)本技术的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其减少灯珠数量,并结合利用导光柱改变发光方式,达到柔和发光的效果;
[0031](5)本技术的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其使用高质量高寿命 LED灯,减少灯珠数量,降低功耗,节约电力资源,减少热量产生,提高使用寿命,大幅缩小装置体积,节约空间,可使外观造型更为美观;
[0032](6)本技术的型材及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其通过彩色光LED结合导光的发光方式,实现色温可调及256种颜色可调,可以实现健康光学的理念。
[003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35]图1是本申请所述的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申请所述的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图2的K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本申请所述的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是本申请所述的型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0]图6是本申请所述的发光节点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1]图7是本申请所述的发光节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8是本申请所述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9是本申请所述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10是图4的外壳的A向结构示意图;
[0045]图11是图4的外壳的B向结构示意图;
[0046]图12是本申请所述的外壳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47]图13是本申请所述的导光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8]图14是图13的A向结构示意图;
[0049]图15是本申请所述的导光柱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50]图16是本申请所述的导光柱的又一实施例的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51]其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安装灯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4)包括外板、与外板平行的后板及对称设置的型材侧板,所述外板、后板及型材侧板围成具有两端开口的光导腔(41),所述外板沿型材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的发光口(42),所述型材侧板内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卡板(43),所述卡板(43)对称分布于所述光导腔(41)内,所述型材侧板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可卡钩的齿棱(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棱(44)对称分布于所述型材侧板外侧,所述齿棱(44)长度与所述型材(4)长度一致,所述齿棱(44)为多个,多个齿棱等间距平行排布,所述齿棱(44)表面为倾斜面,所述齿棱(44)高度朝向外板方向逐渐增高,所述齿棱(44)靠近外板一侧垂直于所述型材侧板;所述型材(4)为金属型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设置贯通的线槽(45),所述线槽(45)长度方向与所述型材(4)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线槽(45)长度与所述型材(4)长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板(46),所述延伸板(46)长度与所述型材(4)长度一致,所述延伸板(46)能够遮挡开槽墙的不平整槽口。5.一种可悬挂的二次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节点(1)、导光柱(3)及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型材(4);所述导光柱(3)卡合于所述光导腔(41)内;所述发光节点(1)包括外壳(10)和灯珠(21),所述外壳(10)包括连接部(12)及容纳有灯珠(21)的容纳部(11),所述连接部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腔(120),所述灯珠(21)朝向中空腔(120),所述连接部(1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凸条(124),所述导光柱(3)的两端分别卡合于中空腔(120)内,所述连接部(12)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华唐柯磊吴远鹏许阁牛金科俞鸿雁朱福才黄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特普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